天天看點

隻想測個黃疸值,卻被輸了兩次血,幸虧當時醫生“吓唬”我……

新生兒黃疸是最常見的新生兒疾病,很多人會認為黃疸就是自限性疾病,無需過多幹預。事實上,很多以黃疸就診的孩子,背後的疾病都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危害也出乎意料。下面這個病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鄭XX,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人,女,日齡8天,滿族,第1胎第1産,胎齡38+5周,于2021-02-19 14:31因宮内發育受限剖宮産出生。出生體重2.62Kg。母親血型“A”型,Rh(+)、父親血型O型、患兒血型A型,Rh(+)。母乳喂養,乳量充足,生後約3小時首次排出胎便,量多,生後約48小時,大便漸轉黃。

母親無早破水,臍帶、羊水及胎盤正常,否認窒息及羊水吸入史。已采足跟血。其母孕期體健,規律産檢。孕32周彩超發現胎兒較同胎齡胎兒小1周,34周發現小2周。

隻想測個黃疸值,卻被輸了兩次血,幸虧當時醫生“吓唬”我……

體格檢查:新生兒外貌、反應正常,皮膚粘膜黃白色,未見出血點、瘀點、瘀斑,未見皮疹。頭顱無畸形,無頭皮血腫,前囟平坦,張力不高。鞏膜黃染,雙眼可見黃色分泌物。臍帶未脫落,無滲血及滲液,臍輪無充血。腹軟,肝脾肋下未觸及。

門診測經皮膽紅素:頭/胸 12.7/17.6mg/dl。

家屬帶孩子就診的主要目的就是:測一下黃疸值!

這個并不是格外高的經皮黃疸值,真的不需要特殊幹預嗎?

鑒于孩子膚色呈黃白色,有貧血貌,跟家屬反複溝通,查了靜脈血正常和肝功能。回報:血紅蛋白136g/L、總膽紅素248.1umol/L,間接膽紅素235.08umol/L。

提示并不是很嚴重的高膽紅素血症和貧血,但二者同時存在,需要警惕進一步進展并積極尋找病因。動員辦理住院的過程并不是很順利,好在最終家屬還是“忍痛”把孩子留在了新生兒病房。

隻想測個黃疸值,卻被輸了兩次血,幸虧當時醫生“吓唬”我……

一、住院後的治療過程

予新生兒科特級護理、重症監護,暖箱保暖,監測心電及血氧飽和度,低體重配方奶喂養,監測體重增長。間斷藍光照射退黃,口服維生素B2補充核黃素,雙歧杆菌四聯活菌片調理腸道菌群,口服苯巴比妥片誘導肝酶活性。

輸A、Rh陽性去白懸浮紅細胞(每次40ml,共2次)及口服鐵劑、葉酸片、維生素B12片糾正貧血治療。共治療12天,患兒膚色轉紅,貧血糾正,黃疸消退,辦理出院。

二、住院過程中,輔助檢查的變化

檢測血正常、CRP、網織紅細胞提示

血紅蛋白進行性下降,直至83g/L,經過輸血後,血紅蛋白升高、穩定(下表3-03HB為105)。

隻想測個黃疸值,卻被輸了兩次血,幸虧當時醫生“吓唬”我……

外周血塗片

外周血有核細胞以淋巴細胞為主;紅細胞輕度大小不等,偶見急性紅細胞;血小闆不少見。中性分葉細胞37%、中性杆狀細胞0、嗜酸粒細胞4%、淋巴細胞51%、單核細胞8%。

肝功能檢查提示

膽紅素持續偏高,呈現緩慢下降的過程,且始終以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

隻想測個黃疸值,卻被輸了兩次血,幸虧當時醫生“吓唬”我……

溶血病試驗

新生兒血型A(+)、直接抗人球蛋白陰性、遊離IgG抗體陰性、紅細胞放散IgG抗體陰性。抗紅細胞不規則抗體陰性。

甲功五項未見異常。

TORCH未見異常。

感染八項未見異常。

尿正常未見異常。便正常未見異常。

血培養未見細菌生長。

影像學檢查

腹部超聲-腹部彩超:餐後膽囊大小約2.3cm×0.5cm,肝脾腎未見明顯異常。

經皮膽紅素測定

隻想測個黃疸值,卻被輸了兩次血,幸虧當時醫生“吓唬”我……

三、最終診斷

1、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2、新生兒貧血(重度);3、宮内生長受限;4、房間隔缺損。

四、随訪與轉歸

出院後3天複診,黃疸消退,血紅蛋白穩定,繼續口服維生素D2,右旋糖酐鐵口服液、葉酸片、維生素B12片。每周監測體重增長情況。

五、總結與體會

黃疸和貧血同時存在的病因多見于溶血、失血、感染等。

溶血

最常見的溶血為母嬰血型不合導緻的免疫性溶血,該患兒母親血型為A(+)。

新生兒溶血病檢測

直抗、遊離、放散試驗均為陰性,抗紅細胞不規則抗體陰性,故不支援血型不合導緻的免疫性溶血性黃疸。

特殊原因導緻的溶血病包括G6PD酶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症、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地中海貧血等,診斷主要靠特異性檢查結合家族史等。

失血的證據不存在,可除外。

感染導緻的黃疸及貧血分為宮内感染和宮外感染,多見于TORCH病毒、微小病毒B19等,母親感染病毒通過胎盤傳播,出現貧血,血小闆減少,最常見的是CMV感染,多有發育落後、生後發育遲緩,有肝損害、血液系統、神經系統症狀,該患兒CMVIgM陰性,無肝功能等多系統損,不支援。細菌感染證據不足,不支援。

結合患兒症狀、體征及輔助檢查,我院針對病因進行除外性診斷,予以對症支援治療,密切觀察,與家屬溝通,建議進一步行基因檢測明确病因。

新生兒黃疸是最常見的新生兒疾病,病因複雜,可能會引起膽紅素腦病等嚴重後果。絕對不能僅僅依靠單一的膽紅素值來判斷是否需要幹預。

要根據患兒的胎齡、日齡、體重,黃疸出現的時間、進展的速度、是否存在母嬰血型不合、敗血症、貧血、早産、低出生體重等高危因進行綜合評估。

新生兒黃疸如果出現過早、持續不退、退而複現、進展過快、合并高危因素等,往往需要至醫院就診,切不可将單純的認為新生兒黃疸就是一種沒有任何危害的生理現象,等待自行消退。

來源:醫學界兒科頻道

編輯:yeah 審校:小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