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藤編丨藤編是一項古老的非遺手工藝,以藤類植物為原料,編織出各種器皿和家具。藤條外皮色澤光潤,手感平滑,彈性極佳,編織的日常用具工藝精巧,品種多樣,經久耐用,古往今來深受消費者喜愛。
杭州藤編技藝為家族傳承藤編制作技藝,采用純手工制作,原材料亦手工抛光,微型工具輔助。主要的藤制品分為家用藤制家具、餐飲類藤椅、藤制飾品擺件三大類,傳承至今,已曆經五代,每代人都在不斷地探索和創新。

匚 先民的智慧
在沒有真正了解藤編制品前,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藤編所用的材料,其原生狀态是盤踞依附在大樹上的藤蔓植物,實則不然。藤編手藝人宣柏泳介紹,“藤編使用的藤,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樣,它像甘蔗一樣,一節一節的,長度甚至可以達到10米左右,現在的原料大多是從印尼進口,那裡藤資源豐富”。
“藤”,大多生長于雨水豐沛的熱帶叢林中,特殊的生長環境賦予了“藤”強大的韌勁,是以,藤編制品經久耐用、透氣環保。正常使用,可保200年不壞,因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尤其是老一輩的人,更是對藤編制品情有獨鐘。
藤編制品不僅是一種很好的生活用具,而且還是一種奇特的生産乃至戰争器材。參閱古籍,《三國志》中就有關于“藤甲軍”的記載,所謂“藤甲”即用藤條編織的戰衣,“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嘉慶十九年(1814)後,随着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原藤進口國内的藤器制品生産也更加興旺。
匚 父輩的路
說起杭州的藤編制品,宣柏泳經營的藤器廠在行内算得上“老字号”,其父親和祖父曾經都是藤器制作的高手,一代代接力,一代代口授心傳,到宣柏泳已是五代傳承。
從小就看着家裡人制作藤編,宣柏泳自是耳濡目染,對藤有種特殊的情感。“那時候覺得很神奇,一根根一片片的藤條,通過手工編織,最後變成一張椅子,又實用又好看……”。
在宣柏泳兒時的印象中,除了父親編的各種好看精巧的藤器,還經常會看到父親将做好的藤椅捆到28寸的自行車上,騎着車大老遠地去送貨……
宣柏泳坦言,藤編需要常年保持一個姿勢坐在矮凳上,肩周炎、頸椎壓迫、腰肌勞損,都成了逃不掉的職業病。
夏天汗流浃背,冬季滿手凍瘡,藤皮邊緣又特别薄,像刀片一樣鋒利,稍不留神就容易割手,“而且這個割了比刀割得還痛,那種絮一樣的粉在上口裡,可以讓你痛上好幾天”。
匚 精神的延續
因為看到父母的辛苦,懂事後的宣柏泳毅然決定了挑起藤器廠經營的重擔,“我也覺得他們太辛苦,想幫他們分擔一點,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可能是冥冥中注定的事……”
日積月累,年複一年,随着時間的深入與精力的投入,宣柏泳慢慢愛上了藤編。“開始學習一年以後,感覺到藤編有無窮的魅力,可以編織出自己想要的造型,當自己的構思變成現實,那種喜悅無以言表。”
“藤編技藝是家族四代傳承,從曾祖父開始直到我這一代,一直延續着這門傳統技藝。對我而言,這不光是一門手藝,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很溫暖,又具有挑戰。”宣柏泳對家族制藤技藝的傳承有着自己深刻的體會和了解。
現今,低碳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居家文化的主流,藤器作為全手工的産品,自然、健康、環保,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除了利用網際網路思維拓寬銷售管道外,宣柏泳在新産品開發設計上也有自己的見解,藤器廠也在順應着市場的需求而轉變,融合更多當代元素以滿足現代審美的需求。
為匠心營造的傳統手藝人
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