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盡人事,聽天命!35年間,南韓個人所得翻100倍之多

盡人事,聽天命!35年間,南韓個人所得翻100倍之多

就在前不久,我們的鄰居,愛吃泡菜和盛産整容行業的大韓民國所有的銀行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他們國民紛紛想要捐出自己的金銀首飾和值錢的家當來挽救這個即将破産的國家。在1998年的一月份,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南韓群眾共捐出了226噸黃金,價值22億美元,不得不說,心還是挺齊的啊!

但是依然沒能挽救這個負債累累的國家。真是叫盡人事,聽天命啊!咱們現在看到的南韓其實是歐美資本的打工者。那麼南韓到底出了什麼事?又是如何淪落至此的呢?

盡人事,聽天命!35年間,南韓個人所得翻100倍之多

時間要回到1960年,南韓總統為了國家經濟,決定讓商業銀行以超低利率給大型企業貸款,也就是降息。這個模式啊,在最開始達到了非常非常好的效果,南韓企業拿到貸款,加大生産,出口賺外彙,企業賺到錢以後,政府獲得更多的稅收,改善民生。你看啊僅僅從1961年到1996年,短短35年間,南韓的個人所得翻了100倍之多,從一個比北韓還貧窮的國家一躍成為了亞洲四虎之一。

但是在一片祥和之下,南韓忘記了借款模式最大的弊端,等發現已經晚了,這個就是我們熟知的債務壓力。一開始南韓公司的貸款。都是從國内的銀行借的,但是随着出口業務的擴張,他們自己的錢包不夠用了就開始找歐美的國際資本借了很多錢,這就為南韓的失控埋下了伏筆。一般來說,高負債在高速增長期不會有問題,但是經濟這東西從來都是高低起伏的!一旦出現衰退,債務壓力就會顯著提高。

盡人事,聽天命!35年間,南韓個人所得翻100倍之多

1995年,南韓前30家大财團的平均負債率高達百分之428。就是如果人家讓你還錢,把你轉手賣四回都不夠還呐。這些财團的膽子倒是不小,他們開始賭,賭他們的政府會給他們兜底,自己不擴張,可是别人的擴張啊,就這樣,市場佔有率就被别人搶走了,于是,大财團們慌了,就在借錢擴張的死路上一去不複返,而普通群眾由于收入暴漲,也跟着也飄了,炒房、炒樓、報複性的消費,沖動型消費等等。

果然好飯不怕晚!危機還是如約而至了。1996年,南韓第七大财團,我們熟知的起亞集團欠下了117億美元,而當時南韓的外匯存底才300多億美元,更要命的是。起亞集團在東南亞國家有大量的投資,但是東南亞當時的市場還不如南韓呢!是以呢,起亞集團在這些國家多年的投資都打了水漂,損失十分慘重。當年7月,起亞不得已申請破産保護。也就是這一任性,讓南韓徹底地失去了能夠挽救自己的機會,公司高負債,政府不支援,國際資本怎麼想呢?南韓政府手裡沒錢了在投資者心裡啊!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一旦國際資本對你失去了信心,借債這條路就走不通了,南韓的發展根基已經動搖,接下來就是一場殊死搏鬥,但是南韓肯定不會坐以待斃,那麼南韓都做了什麼?咱們下期再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