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歲娃娃出方艙記

作者:上觀新聞

4月15日,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負責的廣粵路方艙迎來了第一批出艙患者。在100多位出艙患者中,一位兩歲的寶寶格外引人注目,因為她要由一位“陌生”阿姨護送回家。

4月初,因為确診新冠,鄭夏露一家五口住進了虹口區的廣粵路方艙。住在方艙一周後,鄭夏露的女兒兩次核酸結果均為陰性,達到了出艙标準。但令人憂愁的是,家中的另外四人還不能出艙。兩歲的娃娃怎麼回家,是擺在鄭夏露一家面前的難題。

“我幫你把孩子帶回去!”和孩子外婆住在同一街道的病友唐芬自告奮勇。廣粵路方艙醫院由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改建,一套兩房間裡住着十個人,除了客廳裡住的三位阿姨外,鄭夏露和女兒、婆婆以及唐芬一家各住一間。即便經過一周相處,兩家變得熟悉起來,她們依然算是“陌生人”。

但對于鄭夏露來說,似乎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4月15日中午,鄭夏露目送兩歲的女兒被唐芬抱上回外婆家的中巴車,沒過多久她就接到了唐芬的視訊電話,孩子已經順利回家。

以下為兩位母親的講述。

講述人:鄭夏露 30歲 新媒體營運

4月1日,寶寶開始發燒,兩天後好了。一家人4月1日的核酸報告遲遲沒有出來,四個大人又陸續有了低燒和咳嗽的症狀。

4月3日抗原試劑發下來以後,我們做出的結果都是兩道杠。結果上報後,我們又做核酸,後面幾次都是異常,居委就通知我們等待轉運。

因為有寶寶,我們平時都很小心,爺爺奶奶帶孩子,也不怎麼出門。我和丈夫下班回來都要很仔細地消毒。我從沒想到我們一家人會得新冠,确診的消息真是晴天霹靂。

4月6日,我們接到電話通知要去方艙醫院。當時收到消息心裡直打鼓,因為在網絡上看到了很多流傳的關于方艙的小視訊,對方艙的環境有些擔憂。我原本想申請居家隔離或者在酒店隔離,但是還得聽從街道的統一安排。

4月7日6點多,我們上了轉運車。上車後,大白告訴我們,要去新改建的廣粵路方艙醫院。那裡之前是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我們是第一批入住的患者。

看到我帶着孩子,從業人員還特意安排了獨立房間。兩室一廳,客廳裡住着三位阿姨,兩室中的一室住着唐女士一家,另一間,我和女兒、婆婆住着,面積十平米左右。

進方艙的第二天,4月8日做核酸,我女兒的結果就已經是陰性。4月12日,她做了第二次核酸也是陰性,4月14日通知她可以出艙了。

雖然我們在方艙的住宿條件還好,但改變生活環境後,孩子的狀态很不對勁,她不能像大人一樣能那麼快适應新環境。得知女兒能出艙,我的情感比較複雜,一面是慶幸她可以及早離開方艙,另一方面又在想,兩歲的寶寶不可能一個人出艙,該怎麼辦?

關于出艙,方艙裡的從業人員會通知街道,由各個街道安排車輛把出艙人員送回家。本來應該從哪裡來回哪裡去,但孩子的外婆在外面,我想着把女兒送到外婆家。中間協商的部分,我能做的不多,都是方艙的從業人員在幫我聯系對接,4月14日晚上10點多,終于聯系好了,孩子可以送去外婆家。

雖然街道同意,但一個兩歲的孩子脫離監護人出艙,還需要人幫忙。

唐女士是主動站出來的。她們一家和我們住在一個套間裡,她也轉陰了,和我女兒同一批出艙。出艙前我們聊起來,發現她家和我母親家在一個街道,她說,可以幫我把女兒帶出去。在方艙生活時,她就是一個爽快、熱心的人,也很喜歡我女兒。感染這個病毒是不幸,但碰到這些熱心病友還是挺幸運的。

女兒出生快兩年,沒有跟我分開過,4月15日出艙那天,我把孩子交給唐女士看着她抱走,那一刻我的眼淚就流下來了。

兩歲娃娃出方艙記

鄭夏露抱着寶寶在跟從業人員道别。

上車後,唐女士讓司機第一站先送我女兒,到了外婆的小區,她就跟我打視訊電話,讓我看到孩子奔向外婆的畫面。

同車的人也很熱心,因為小孩的東西比較多,奶粉、尿布、衣服一大堆,有一個大行李箱,唐女士抱着孩子,其他人就幫忙提箱子。

我出艙回家以後,又把孩子接了回來。在外婆家她鬧得厲害,我們跟兩個小區的居委會再次申請,由外婆家的物業從業人員穿着防護服把孩子送回到我家小區的門口,再由我們小區居委會的從業人員領進來,好在兩個小區的距離并不是很遠。

孩子出生在2020年,是一個鼠寶寶。她出生以後看到的世界就是帶着口罩的世界。雖然還小,但是她已經有了點概念,知道大白要做核酸、送飯,每次做核酸的時候,她都很配合地張大嘴巴。可能她長大以後,會記得小時候有一群穿着大白衣服的人在走來走去吧。

講述人:唐芬 40歲 公司職員

我們兩家住在一個套間裡,平日出去拿飯的時候會有交流,她家的寶寶也會跑到客廳裡來,慢慢就熟悉了。我女兒讀國中了,在方艙上網課,她書包裡有很多紙筆,會拿給小寶寶畫畫。

我剛好和孩子的外婆家住在同一個街道。我跟鄭女士說,你放心的話,我幫你一起帶回去。

兩歲娃娃出方艙記

熱心阿姨唐芬抱着寶寶出艙。

上了轉運的中巴車,我跟司機商量,先把這個娃娃送給她外婆。是以路線的第一站就去了孩子外婆家。到站了我就給鄭女士發視訊,因為視訊比較直接,看得見。剛上車的時候,我也在給她發圖檔。雖然住在一起大家稍微熟悉了一點,但之前還是不認識的陌生人,無論如何家裡人都會有擔憂,我這麼做也是想讓她安心。既然要幫忙,就要把事情做好,不然就不開這個口。

我女兒是我從小帶大的,我很能體會鄭女士作為母親的心情。非常時期,孩子還這麼小,她肯定不想讓孩子繼續在污染區的環境裡待着,能幫一把我就幫一把。我的想法很簡單。

欄目主編:王潇 文字編輯:王潇

來源:作者:王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