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兒哭的時候,盡管不需要馬上就将其抱起來,但是一定要及時查找新生兒哭的原因,并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不要讓新生兒獨自長時間的哭個不停。
小寶寶的一舉一動都觸動父母的擔心。有些不知所措。到底寶寶哭了是否該抱起來哄逗呢?
新生兒啼哭的原因和目的?
新生兒啼哭的目的有很多,但大多是為了吸引注意,新生兒天生就具備一種情緒的反應能力。自出生後會展現出兩種不同性質的情緒反應,即積極、樂觀的情緒和消極、不愉快的情緒。且新生兒情緒的産生,與其生理需要的滿足息息相關。如餓了、尿布濕了和感覺到冷都會哭,當吃飽、換上幹淨的尿布和給予身體的保溫後,就能夠立刻停止哭泣安靜下來的。

沒有溝通能力的寶寶們,唯一通過“哭泣”來表達訴求和意願。包括生理上的需求,也有情緒表現在内
此外:
新生兒的啼哭,是其生理發育所必要的一種行為。與其神經系統的整合功能有關,可以用以預測新生兒的發育情況。
初生時寶寶的呼吸運動微弱,這時啼哭的作用是使其呼吸加深,有利于新生兒的肺膨脹,改善其呼吸運動的能力。
新生兒處于規律性的日常狀态:
健康足月新生兒具有六種狀态:1.安靜睡眠狀态;2.活躍睡眠狀态;3.瞌睡;4.安靜覺醒狀态;5.活動覺醒狀态;6.哭泣。主要是以睡眠-覺醒周期變化為主的幾個行為狀态。
這些重要的新生兒行為,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的成熟性,及其内在神經行為功能的個體差異情況。新生兒的睡眠和覺醒狀态的周期,反映了其中樞神經系統的能力,及其與外界環境互動調節的能力。
随着小家夥的成長,作息時間以及和外界的接觸以及調整。寶寶哭泣的原因也會變得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新生兒大多自出生後第3日開始出現活動、休息和注意的方式,與父母之間開始建立起聯系。父母需要對新生兒行為特點的了解,父母的态度和撫育方式影響着新生兒的行為,及對環境的适應能力和情緒的發展。
總之:
家人要時刻記住,新生兒是一個需要倍加呵護和尊重的生命體。弱小的新生兒僅能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和願望,以求得外界的關愛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當新生兒哭的時候,家長不能忽視他的存在和無視他的哭聲。每當新生兒在哭的時候,肯定會有讓他哭的理由,作為父母請立即檢視新生兒的身體狀況,及時了解讓他哭的原因,同時給以生理和情感上的慰藉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