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看,就非同尋常……

一看,就非同尋常……
一看,就非同尋常……

說到國寶、文物

或許你會覺得神秘遙遠

其實咱身邊有着許多

值得吉林人驕傲的寶貝

今日的主角是國家一級文物

“錯金銀” ‘丙午神鈎’ “銅帶鈎”

它可是吉林省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它來自漢朝,曾躺在劉家鄉的古墓裡

它體量小巧,但前額上碩大的水滴狀綠松石

似乎暗示着它并非尋常之輩

……

#1

文物獨白

國家一級文物——丙午神鈎

我,一個來自大漢王朝的“丙午神鈎”,以“君必高遷”式的祈願向大家問好。

我已忘記躺在吉林省榆樹縣劉家鄉那個古墓裡過了多少歲月,直到1968年一道明媚的陽光射入我的眼,最終我落戶在吉林省博物院,在這一住便是許多年……

一看,就非同尋常……
一看,就非同尋常……

據說1951年吉林省博物館在吉林市成立,1952年開放。我居住後,經曆了2003年吉林省博物館與吉林省近現代史博物館合并組建成吉林省博物院的時刻。2016年跟随博物院遷入現址。

一看,就非同尋常……

今年是吉林省博物院開放70周年。對于一件文物,70年是刹那;對于一個人,70年是将近一生的時光;而對于一個博物館,70年彙聚了幾代人的心血。

#2

文物故事

國家一級文物——丙午神鈎

東漢錯金銀“丙午神鈎”背面有銘文,“丙午神鈎,君必高遷”,以錯金銀工藝制成。故名錯金銀“丙午神鈎” 銅帶鈎。

錯金銀“丙午神鈎” 銅帶鈎通長15.7厘米,通體錯金銀,寶石鑲嵌,造型精美,鑄工精巧,色彩斑斓,交相輝映,是一件十分難得的工藝品,此帶鈎被專家确定為東漢時期的文物,現藏于吉林省博物院,國家一級文物。

一看,就非同尋常……
一看,就非同尋常……

東漢“丙午神鈎”銅帶鈎整體呈S形,鈎身作鳥喙神人,兩眼鑲嵌藍色寶石,額鑲一水滴狀綠松石,頭頂束發,分三髻環狀,一束向内、左右向後卷曲,上戴高冠;“神人”懷中雙手摟抱一條大魚,作正要吞食狀。魚通體以金銀絲填成鱗片,能活動卻不會脫落。

一看,就非同尋常……

帶鈎另一端似鷹,眼部嵌兩顆紅色玉石珠,前額嵌一綠松石,用金銀絲錯成羽毛紋。帶鈎背部中央有一圓鈕,鈕面錯銀,作卷雲狀,中心嵌一紅寶石,下部飾飛鳳,頭足錯金,翅、尾和體部錯銀。背面一側錯金隸書銘文:“丙午神鈎 君必高遷”。

#3

古人匠心

國家一級文物——丙午神鈎

古人穿衣通常外束一條腰帶,束衣的同時也做身份的象征,士大夫的腰帶有兩種,一種是絲織的大帶叫做“紳”,是以士大夫又叫“缙紳”或者“紳士”。

另一種腰帶由皮革制成,由于皮帶質地較硬,不能像絲帶那樣打結,就要用帶鈎來扣系。就目前所知,西周時期已經開始使用帶鈎,魏晉以後出現了和現代皮帶扣樣式相似的帶扣,便以其友善實用逐漸取代了帶鈎。但錯金銀“丙午神鈎”銅帶鈎繁複的制作工藝,背後的八字銘文,足以讓它昂首挺立在吉林省博物院的中央展位上。

一看,就非同尋常……
一看,就非同尋常……

錯金銀工藝源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戰國,漢代得以沿用。通常在青銅器表面上,預先鑄出或錾刻出圖案、銘文所需的凹槽,然後嵌入金銀絲片,捶打牢固,再用蠟石打磨光滑,達到突出圖案和銘文的裝飾效果。這件銅帶鈎上的鳳鳥羽毛、魚身鱗片、頭、足、翅、尾輪廓細如發絲,通體均巧妙地采用了這種錯金銀工藝。

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東漢“丙午神鈎”造型優美,富貴典雅,顯示了東漢錯金銀工藝達到相當高的水準,為現代人所歎服。

有獎征名

一看,就非同尋常……

小夥伴們還記得可以“換裝”的吉祥物嗎?就是以錯金銀“丙午神鈎” 銅帶鈎為原型哦!吉林省博物院不但為它打造了卡通形象,目前正在為它有獎征名,活動截止到2022年5月3日24時,快快發動腦筋參與起來吧!

點選上期連結了解詳情

可以“換裝”的吉祥物等你來取名,有驚喜哦!

如需轉載本文請注明來源悠遊吉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