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斯克收購推特的事件還在發酵,已經引發了媒體的熱議。美國媒體報道,特斯拉和中國關系過于緊密,是以擔心未來推特可能會成為發揮中國影響力的平台。還有人稱,馬斯克正在其言論自由和商業活動中取得平衡,中國會通過馬斯克對推特施加影響。上述言論,不僅毫無事實依據,并且充滿了偏見。
收購事宜牽涉中國,美國過度緊張
美國媒體稱,馬斯克曾經和中國關系交好,并公開稱贊中國,并鼓勵人們去中國看看。是以在這些美國媒體看來,馬斯克和中國關系過于緊密,是以連推特收購的事宜都要被牽扯,甚至被上升到風險的層次,可見美國的對華政策是多麼的狹隘。

美國的做法并不讓人意外,任何事情都要針對中國,并到處宣揚“中國威脅論”。這種做法純屬過度焦慮,也充分凸顯了美歐國家的自信正在嚴重下滑。如今收購推特事宜再次牽涉中國,可見美國的做法是多麼的極端,不放過任何一個針對中國的機會。
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凡是涉及所謂“中國威脅”的論調,都夾雜了很多私人的東西。比如将西方的失敗歸咎于中國,甚至用大量誇張的方式來碰瓷中國,将中國當做了掩蓋自己無能的借口。“中國威脅”已經成為了美國政府以及政客的“流量密碼”。
渲染“中國威脅”無益于解決自身問題,隻會加劇沖突
美國社會如今一直充斥着“中國恐懼症”,目的就是通過各種手段來維持美國霸權優勢。這和當年彌漫在美國社會的“日本恐懼症”并沒有什麼差別,隻不過對象換成了中國,但是中國不會輕易被美國威脅和恐吓。
美國的做法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導緻内部沖突更加激化。已經有美國國内知情人士發出了警告,如果通過一味地試圖削弱中國的優勢,以轉移美國的沖突,會導緻美國國内政策跑偏。美國學者形容這是一種反應過度,效果可能和低估對手一樣危險。
美國這種扭曲的對華政策反映了其政客内心的焦慮和掙紮,對華強硬的政策反而會讓美國社會陷入深淵。大幅宣揚“中國威脅論”并不能解決美國自身的問題,反而會加劇沖突,隻有合作共赢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部分消息來源參考: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