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婚姻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不相同。每一段看似甜蜜的婚姻,都是兩個人共同經營的結果,婚姻有危機不可怕,怕的是對于危機渾然不知,甚至危機來臨,卻不能用心和智慧去對待。
其實,婚姻危機是潛伏在兩個人的感情之中的,容易出現危機的幾種婚姻,有下面幾種,中了的人要小心提防,防患未然。

沒有感情基礎
俗話說“地基牢,房不搖”。有些夫妻怎麼吵架也吵不散,而有些夫妻遇到一點小沖突就分道揚镳了。沒有感情的婚姻,就好像一棟地基沒打牢的房子,經不起太多的風吹雨打。具備感情基礎的婚姻,則像是一棟用心建造的房子,在歲月的打磨中非但不會覺得陳舊,反而會更加富有魅力。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句俗語害了不少人,小黃就是其中一個,他大學畢業後隻身到深圳打工,經過幾年的打拼,從公司的小職員晉升為公司部門主管。一直以來,小黃都是家人的驕傲,唯一不足的就是30多歲了還孑然一身。每年回老家,都會被身邊的親朋關心,“今年談對象了嗎”、“你看你多大了,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孩子都五六歲了”,“爸媽身體不好,趁着我們還在,把這婚結了,讓我們抱抱孫子”,小黃不勝其煩。
去年,小黃在父母的安排下,終于結婚了,他和妻子僅有三面之緣。一方面是為了完成父母的夙願;一方面是為了搪塞别人的口舌;另一方面,覺得對方還不錯,婚後培養感情也不是不行。
可是,因為認識的時間短,彼此都不是特别了解,結婚後僅僅生活了三個月,小黃發現兩個人根本是三觀不合,各種沖突頻現,誰也不願意讓步,委屈自己。最終,小黃的“婚後培養感情”的想法也不了了之了,結婚不到一年,小黃就堅決把結婚證變成了離婚證。
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夫妻雙方在結婚之前沒有足夠了解對方,如果婚後彼此又缺乏很好的忍耐和包容,就容易出現沖突,日積月累,最後發展成為婚姻最大的“殺手”,畢竟婚姻不是簡單的搭夥過日子。
婚後缺乏感情交流
小貝是老公戀愛的時候,好得像一個人似的,他們彼此都認為對方是自己這一輩子最适合的伴侶。卻不曾想,結婚不久,小貝就抱怨說老公變了,結婚之前溫柔體貼,浪漫多情,結婚以後連個擺設都不如,最起碼擺設還可以裝飾心情,可老公隻會和自己對着幹。
小貝的老公也抱怨說她變了,結婚以前小鳥依人,溫暖可人,結婚以後就牢騷滿腹,自己怎麼做她都會不滿意,好像自己是上帝派來折磨她的人似的。
原來,小貝老公因為結婚了,一下子感覺壓力大了,他做的是銷售工作,為了掙多點錢,他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中,應酬增多,經常晚歸。而小貝的工作是正常的朝九晚六,就這樣,大多時候,都是她一個人在家,晚上睡下了,老公才回來;第二天大早,大家又匆匆忙忙各自上班。兩個人一天之内說不上幾句話。久而久之,雙方之間幾乎沒有了情感上的交流,互相看不到對方的内心,就這樣,他們對婚姻産生抱怨和不安。
維系夫妻感情的紐帶是交流和溝通,感情久不交流就會變淡,而婚姻一旦變得索然無味,就會變得危機四伏。
婆媳關系處理困難
中國有句諺語:“婆媳親,全家和。”這說明,婆媳關系的親密無間是家庭幸福快樂的重要因素。
結婚兩年的蘭蘭覺得自己婚後的生活特别的不幸福,她想要離婚卻舍不得老公。他們是高中校友,後來又考取了同一所大學,畢業後,他們結束了7年的愛情長跑,終于喜結連理。本來應該從此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卻因為婆媳關系讓他們的婚姻幾乎觸礁。
蘭蘭和婆婆住在同一個小區,平時周末想睡個懶覺都是一種奢望,因為婆婆經常不請自來,給蘭蘭造成了了面臨“突擊檢查”的緊張壓迫感。她和老公說起,老公卻說他們不應該阻止父母的關心,更不能忤逆父母的好意,仿佛蘭蘭是一個不知好歹的兒媳。
在蘭蘭懷孕和坐月子期間,婆婆一邊照顧着她,一邊唠叨着“你們現在的小姑娘就是嬌貴,想當年我懷孕兒子的時候,哪有人照顧,大着肚子也得上班養家,沒出月子就要做家務活”之類的話。出于孝順,婆婆說再難聽的話,蘭蘭也沒有計較,隻是希望得到老公的了解自己的委屈,而老公永遠都是用一句“媽就那樣,你别和她計較”搪塞她。生完孩子後,蘭蘭考慮到孩子太小需要專人照顧,就暫時沒有出去找工作,婆婆經常閑言碎語跟鄰居說自己的兒子掙錢多不容易,兒媳隻會胡亂花錢,好吃懶做也不知道早點出去工作,等等。這些話傳到蘭蘭耳朵,難免就會和老公鬧情緒,老公不置可否,反而責怪她太多心。結婚兩年,蘭蘭覺得自己擁有了婚姻和孩子,卻失去了快樂,日子過得特别的擰巴。
婆媳關系看似隻是女人之間的鍋碗瓢盆,瑣碎不經意,其實卻是一地雞毛裡女人的幸福指數。婆媳沖突很容易影響夫妻感情,甚至讓夫妻反目,聽之任之,時間久了,就容易使婚姻産生裂變。
夫妻能力差距拉大
良好的婚姻,是需要共同進步的。要是一方在進步,另一方卻倒退,長久下去必不利于家庭關系的和諧。
朋友秀芝結婚之前,和她老公都是一家大型國企的員工,兩個人知足常樂,日子過得很惬意。婚後,因為要生小孩和以後還要長時間照顧和教育孩子,考慮再三,便辭去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和幾個媽媽做起了嬰幼兒和女性用品的生意。經過幾年的折騰,生意做大了,收入遠遠地超過了老公。原本,家庭收入增加了,是一件特别好的事,可是,秀芝的老公卻在她的這種“強勢”壓迫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卑。他開始找各種挑秀芝的問題,有時候說她得意忘形;有時候說她不顧家;有時候又說她行為不檢點。
秀芝在他給自己各種莫須有的“罪名”中,百口莫辯,她鼓勵他在公司精進業務水準,争取上一個台階,他卻質疑她看不起自己。她讓他和自己一起去上經營管理課,他卻譏諷說不想和她一樣一心隻想攀高枝。最後,在老公一次次無理取鬧之中,秀芝變得沉默而冷淡。
如果,秀芝的老公一直這麼抱怨不思進取下去,不僅他們之間的能力差距會越拉越大,連思想差距也會越拉越大,最後他們婚姻也将變得脆弱不堪。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那個人,總會甩掉那個原地踏步的人。因為,人的本能,都是希望能夠更多地探求生命、生活的内涵和外延。
美國婚姻情感專家溫格曾經說過:“即使最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50次掐死對方的沖動。”這裡所說的“200次離婚的念頭,50次掐死對方的沖動”或許就是婚姻中的危機,如何度過這些危機,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但不管怎樣,幸福的婚姻都是當事人用心經營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