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年人的幸福,在這三件小事中

人到中年,如同爬坡過坎,不能松勁,也沒有退路。

隻能咬緊牙關,拼命的向前走。

忙累之餘,隻要有人愛,有事做,有點錢,再苦再累,也都值得。

中年人的幸福,在這三件小事中

01

人到中年,有個夫妻,就是幸福。

中年人,似乎不太适合談愛情。

愛情是什麼顔色?愛情是什麼感覺?對于疲于奔命的中年人來說,實在是個“尬聊”的話題。

不同于年輕人的愛情,是你侬我侬,是風花雪月。中年人的愛情,是無比現實的分工合作,賺錢養家。

這個與自己站在同一個“戰壕”裡的夫妻,越來越成為最親密的“戰友”,和最值得依靠的“合作夥伴”。

如同主持人楊瀾所說:

婚姻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關于精神的共同成長,在最無助和軟弱的時候,有他(她)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令你堅強,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運,那時候,你們之間除了愛,還有肝膽相照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共同孕育的成長,以及銘心刻骨的恩情。

當一個中年人,對這段話有了深深的共鳴,其實已經學會了珍惜。他們明白,身邊那個身材走樣,性情也大有變化的夫妻,隻要對這個家的責任心沒有變,那就值得自己一如既往地付出愛和真心。

其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小确幸:

平日裡從來不管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老公,突然拿出了在市區的房産證,并輕描淡寫地說,這是給孩子準備的成年禮物

習慣于碎碎念的老婆,總會記得在屬于兩個人的特别的日子裡,準備一頓豐盛的飯菜,說話也變得溫柔。

幸福藏在瑣碎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如同作家畢淑敏在《提醒幸福》中所說的:“”幸福是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幸福是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

因為了有一個不離不棄的夫妻,生活中一切的風風雨雨,都将過去,映照在眼前的,是絢麗無比的彩虹。

中年人的幸福,在這三件小事中

02

人到中年,有事做,就是幸福。

生活不是美麗的童話劇,主角是王子和公主,無憂無慮過一生。

人到中年,任憑曾經是“五指不沾陽春水”的青春少女,還是夢想“仗劍走天涯”的追風少年,都不得不為“一日三餐”的生計奔忙,為升職加薪的前途忍辱負重。

早年,從教師部門轉行的我在一家雜志社實習,每天不是在采訪,就是在寫稿,坐我對面的同僚,也一樣忙碌。我們常常連擡起頭來,和對方打個招呼,都很少有機會。至于窗外,那一棵高大的香樟樹,什麼時候換上了嫩綠的新裝,什麼時候又落葉紛飛,我們也總是後知後覺。

當時,主管我們兩個“新兵”的,為了讓我們盡快進入角色,每天交稿之後,他便讓我們像國小生一樣,站在他的兩側,給我們一一點評。從選題立意,到謀篇布局,再到遣詞造句,娓娓道來。

那段沒日沒夜寫稿加班的日子,簡直是我們的噩夢。但雜志社的司機卻常常投來羨慕的目光,還總是對我們說:“有事做,真好啊!”

當時,他也快五十歲了,在雜志社當司機有三十來年了。新來的上司認為他年齡太大了,整整一年,不讓他開車。

沒事可做的他,常常連窗外老樟樹上每天有多少隻麻雀,都數得清清楚楚,清閑讓他感到了恐慌。

為了展現自己存在的價值,他主動攬下了辦公樓打掃衛生、管理水電等雜活,對上司和同僚愈發周到客氣,終于,得以續簽勞動合同,保住了飯碗。

一位作家說過“人們常以為清閑就是幸福。其實,清閑正是生命力的浪費和萎縮。偶爾在忙碌之中有點清閑的機會,那就是休息,也是收獲和享受。但經常的清閑卻是生命的僵化,所感到的不是清閑,而是消沉。”

是以,中年人,有事做,忙一點,才能讓自己活得更踏實。

中年人的幸福,在這三件小事中

03

人到中年,有存款,才能無懼無畏。

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從古至今,概莫能外。

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的大才子,在他還未成名成家之前,家裡其實很窮。但受到了縣令的賞識,在縣令的牽線搭橋下,他在富商卓王孫家中的宴會上,撫琴兩曲,其高超的技藝和一表人才,一下子就俘獲了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的心。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連夜私奔,這便是“琴挑文君”。

可是,甜蜜的愛情并不能填飽肚子,面對司馬相如的囊中羞澀,卓文君起先是不得不典當自己的衣物首飾,再後來便開起了小酒館。這便有了“文君當垆,相如滌器”的典故。

面對生活這道現實的難題,錢才是最好的解藥。

就如那段獲得高贊的關于“為什麼要賺錢”的解答:

辛苦地賺錢,不是因為多愛錢!而是這輩子,不想因為錢和誰低三下四,也不想因為錢而為難誰;隻希望在父母年老時,我可以有能力分擔;在孩子需要時,不讓他失望。

一個人有賺錢的能力,才不會慌張,有細水長流的存款,才無懼未來的每一天。

中年人的幸福,在這三件小事中

04

結束語:

人到中年,别歎氣,别沮喪。

生活總要苦一陣子,才不會苦一輩子。

這一路上,有人愛,有事做,有餘錢,就要感恩,就要知足,繼續勇敢地闊步前行。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檔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