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家發現:越是聰明的人,心理問題往往越多

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們會發現人生中的煩惱變得越來越多,而我們也失去了孩童時期那種單純的快樂。

反倒是那些看起來思想單純的人,更容易在生活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每天都過得無憂無慮潇灑自在。

美國的一位統計學家内曼曾做過一個問卷調查,當時他随機抽取了5個城市中的1020位市民,他們都是年齡相仿的90後。問卷調查統計了他們自身的幸福感、心理健康水準、學曆等各項資料。

心理學家發現:越是聰明的人,心理問題往往越多

研究結果發現,有8成以上的人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準,都會随着自身學曆的增高而降低。是以内内曼推斷,那些聰明的人往往會伴随着更多的心理問題。

德國的一個資料調查公司也曾進行過類似的統計,不過他們當時統計的是心理變态者最多的10種職業。

讓人驚訝的是,看起來高大上的公司首席執行官、律師以及媒體工作者成為了統計資料的前三名。

這些資料向我們證明,智力水準和心理健康之間确實存在一些關聯。而心理學家進行進一步的細化研究後發現,高學曆高智商的人确實具備更高的焦慮名額。

心理學家發現:越是聰明的人,心理問題往往越多

焦慮是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态,它主要指人們對未來尚未發生的事物感到恐懼不安。具有焦慮心理的人内心常常緊張不安,總是預感身邊即将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恐懼的心理狀态往往針對于某些特定事物,這指一個人害怕某個人或事。

但焦慮這種情緒卻有彌散性,這是一種長存于内心的精神狀态,并不單純針對某件人或事,是以也更容易長時間存在。那些擁有高焦慮特質的人,往往會長時間生活在焦慮的情緒中,甚至變得寝食難安,影響正常的生活。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聰明的人更容易體驗到焦慮的情緒,或許是因為他們的智商比較高,是以能夠比普通人想得更多更長遠。他們擅長調控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行為能夠按照計劃進行,并帶有相當明确的目的性。

心理學家發現:越是聰明的人,心理問題往往越多

簡單來說,這些智商較高的人更有遠見,也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善于進行自我規劃,為自己創造合适的競争環境。但正因為他們擁有這樣的特點,這使得他們常常對不确定的未來持擔憂态度,讓他們的内心感到異常焦慮。

進化心理學認為,焦慮是一個個體适環境的方式。焦慮這種情緒能夠發出一些信号,讓我們的内心時刻保持緊張,以便于應對即将到來的突發危險。同時焦慮也是一個積累經驗的過程,聰明的人可以因為焦慮,從某件事情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不少心理學家都表示,适度的焦慮對人體來說是有益的。不過如果這種擔心沒有得到及時的緩解,就有可能引發病理性焦慮障礙。這會使這種不安的情緒泛化擴散,變成過分且沒有理由的擔憂。

心理學家發現:越是聰明的人,心理問題往往越多

這是那些智商較高的人所具備的某些特質,反而成為了影響他們身心健康的罪魁禍首。聰明的人往往善于思考,富有遠見,能夠看到更加長遠的未來,如果他們的焦慮情緒無法得到緩解,就會變成一種反作于自身的負擔。

這使得這些聰明人随時随地都在無名的擔憂中,甚至産生焦慮障礙、強迫症等心理問題,他們也無法做好當下的事情。

同時這些聰明的人情商較高,也更懂得察言觀色。為了獲得更好的社交關系,有時他們會壓抑自己的真實情緒與想法,盡可能和其他人打成一片。

但在這個過程中,這些人也會積累過多的負面能量,雖然他們沒有直接表現出來,但這些負能量卻會儲存在他們的潛意識中。

心理學家發現:越是聰明的人,心理問題往往越多

如果沒有找到合适的管道去表達内心積壓的這些負能量,這種長時間壓抑自己的狀态,也會使人出現一些心理問題。

甚至會激發出某人變态的人格特征,或是一次歇斯底裡的情緒爆發。這也提醒我們不要做一個總是聰明的人,古人常說難得糊塗、大智若愚。一個真正聰明的人,看起來更像是一位懵懂無知的愚者。

如果将這個世界看得太過透徹,我們反而會因為一些無力實作的事情變得更加悲傷焦慮。這時不如忘掉自己過人的能力,學會做一個目光短淺的普通人。

雖然擁有超越常人的眼力與洞察能力,可以幫助我們的人生獲得成功,但我們更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能力與想法,學會适當放松心情,排解掉心中積壓的不良情緒。

心理學家發現:越是聰明的人,心理問題往往越多

其實聰明的人不僅擁有長遠的眼光,也有十分敏銳的自我覺察能力,他們很容易就會發現自己内心存在的問題。一旦發現自己近期變得焦慮悲傷,就應該及時和其他人交流傳達内心的感受,及時向外界尋求幫助。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懂得什麼事情值得深思熟慮,什麼事情需要放棄思考。即使眼光長遠,我們也應該将目标在自身能力可以實作的範圍内,而不是對虛無缥缈的未來感到擔憂。畢竟古人也說船到橋頭自然直,或許那些我們正在擔憂的事情,早已在冥冥之中找到了最佳解決方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