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穿透苦難 直抵人心——看明代周臣的《流民圖》

周 臣 《流民圖》上卷

熟悉中國美術史的應當知道,古代繪畫最先興起開端的是人物畫,其後逐漸發展出山水畫、花鳥畫等各種繪畫分科,此後在漫長的美術史潮流中,山水逐漸成為這三種題材繪畫中主流,占據主導地位并延續至今。

豐富而深厚的中國美術史,還存在一類較為小衆、以描寫“市井小民”生活為題材的風俗畫。何為風俗?《周禮》雲:“上所化者曰風,下所習者曰俗。”班固在《漢書·地理志》中雲:“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剛柔緩急,聲高不同,系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好惡取舍,動靜亡常,随君主之情欲,故謂之俗。”即是講,自然環境不同所形成的習尚稱之為“風”,由社會環境的差異而形成的習尚稱之為“俗”。風與俗其實是融為--體的,是由自然與社會同時互動作用、陶冶于人類的結果。由于各自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所處的社會狀況不同,各自的曆史傳承不同。風俗習慣也便會不同。

風俗畫的概念在唐五代的畫史中就有記載,譬如某某喜畫“風俗田家景候”某某“能就田家風俗”,等等。一般情況下,風俗畫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風俗畫指采取客觀的視角,以普通人的生活場景和日常生活情感為内容的繪畫,其中并不帶有政治的、宗教的或倫理的價值判斷。

風俗畫以其強烈的現實性差別于以宗教、神話等虛拟世界為表現對象的繪畫。畫史上耳熟能詳作品即有唐代韓況《田家風俗圖》、五代李群《孟說舉鼎》、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南宋左建《侬家迎婦圖)》、朱光普《村田樂事圖》、李嵩《貨郎圖》等。

有宋一朝,以表現城市和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不斷呈現,很多畫家嘗試着把人物畫創作由先前的主要為宮廷、上層社會和宗教服務的功能狀态,進而轉化為服務于世俗審美趣味的新動向。究其原因,一是自古的貴族門閥制度到宋朝徹底被瓦解,宋朝建構出純粹的平民社會,如錢穆先生所言:“論中國古今社會之變,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體可稱為古代中國,宋以後,乃為後代中國。秦以前,乃封建貴族社會。東漢以下,士族門第興起。魏晉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屬門第社會,可稱為是古代變相的貴族社會。宋以下,始是純粹的平民社會。除蒙古異族入主,為特權階級外,其升入政治上層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無古代封建貴族及門第傳統的遺存。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經濟、社會人生,較之前代莫不有變。”二是宋代城市工商業的繁榮是繪畫快速發展的物質基礎,而蓬勃發展的市民通俗文藝則直接刺激并促進了風俗畫的繁榮。

穿透苦難 直抵人心——看明代周臣的《流民圖》

周 臣 《流民圖》局部

長久以來,風俗畫秉持着的傳統就是擁有強烈的寫實性。風俗畫的寫實性并非簡單地“摹寫”,其特征有三:獨特的風俗内涵;平民化的審美需求;社會曆史情境的記載。而周臣的《流民圖》正是其中的難得之作。

《流民圖》的出現,一方面來自周臣自身因素。作為“畫工”,周臣對底層群眾有着深刻的了解,熟悉周邊庶民的社會狀況,如圖中周臣題語:“正德丙子十一年(1516年)秋七月,閑窗無事,偶記素見市道丐者往往态度,乘筆硯之便,率爾圖寫,雖無足觀,亦可以助警勵世俗雲。東郵周臣記。”另一方面他所處的環境給予了他創作的動力與源泉。明時的蘇州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都市,經濟繁華,吸引着各方人群的湧入,當時的蘇州城承載着因受苦難而流離失所的各地流民,對周臣來說,這種司空見慣的流民景象最終促成了他創作的沖動。

穿透苦難 直抵人心——看明代周臣的《流民圖》

周 臣 《流民圖》局部

周臣的《流民圖》又稱《乞食圖》,原圖為冊頁,共繪有二十四人,後一分為二,裝裱成手卷,每卷各十二人。上卷中除了周臣自己留題外,還留有張鳳翼、黃姬水、文嘉和鄧爾疋的題跋,篇幅有限,不再贅述。

此畫與其說是風俗畫,不如說是一張張反映明代吳地流民的肖像畫。周臣用他精湛的繪畫技藝,細膩的筆法為我們刻畫了他目中的悲苦人群。乍一看畫面,似乎給人以怪異粗鄙之感,無半點美感可言,不是讨喜大部分人的作品。然而綜觀此畫,細細品閱,無不驚歎作者畫法爽利而并不草率,神态、道具、特征都表現得細緻入微,這當是平日就所悉心留意的,才可做到信手而就且移神傳情,也正是由于周臣當年的寫實初衷,才讓我們得見當年流民的悲苦真情。

穿透苦難 直抵人心——看明代周臣的《流民圖》

周 臣 《流民圖》局部

畫中人物彼此之間互相獨立,雖無具體的背景映襯,我們仍可清晰地分辨出畫中人物的身份、年齡、職業、身體狀況。畫面安排人物兩兩相對,且在相對的兩人之間,無論在人物的動态、類型、攜帶物件及衣服搭配上都互有對比和相似之處。如上圖相對的兩人都是以賣藝為生的流民,一位是耍猴的藝人,一位是戲鼠藝人,兩人全身都是破衣爛衫,佝偻着身軀,身體前傾,身後都背負一竹籃,竹籃中裝着全部的家當——賣藝所用道具,兩者左手持有賣藝發号用的彩旗,而右手一人拿銅圈牽着猴,一人手提立有松鼠的木架,這樣鏡像似的構圖,本來互相獨立的個體由産生了關聯性,消融掉整幅作品的突兀之感。相對的兩人之間用眼神,以肢體或是話語互相交流着、傾訴着、哀歎着。

穿透苦難 直抵人心——看明代周臣的《流民圖》

周 臣 《流民圖》局部

再如上圖中這樣一對拄棍前行的乞讨者。從二者手中的破碗可以看出這是以乞讨為生的流民,左邊的乞讨者形如枯槁,身材弱小,如同骷髅一般,頭發淩亂,一臉饑餓,想必衣不果腹久矣,身後背着一小捆柴,似乎有人用力撞他一下,倒在地上就會散架,骨骼尖利地凸起,肋條斑斑可見,剖盡了皮肉,隻剩下支離淩增的骨頭,走路都覺得硌的慌。他慢慢地放腳、擡步、放腳,凸着滿是眼白的眼睛,微仰着頭,左手拿着乞讨用的破碗,右手拄棍前行,明顯是盲人的特征。右邊的乞讨者,身形比左邊要壯實些,然而這不是正常的壯實,他那充腫的腹部,是由饑餓帶來的浮腫,滿頭疏于打理、淩亂不堪的頭發,胡須濃密,面部蒼白而無神,衣衫褴褛,左手臂拄着一個大木拐杖,右手持一樹幹,艱難地赤足而行,走在無盡痛苦的乞讨路上。

穿透苦難 直抵人心——看明代周臣的《流民圖》
穿透苦難 直抵人心——看明代周臣的《流民圖》

周 臣 《流民圖》局部

也許是周臣在山水畫上的成就太過出色,對他的畫評多數集中在山水,說他格局穩健,氣象嚴整,隻是少乏淡遠之趣。對周臣人物畫評不多見,僅在《明畫錄》稱其:“兼勞工物,古貌奇姿,綿密蕭散,各極意态。”在這幅圖上,我們能發現,周臣于人物創作過程中,觀察仔細,描畫深刻,人物精細,這樣的寫實能力絕非是一日之功可及,想必周臣平時經常有這樣寫生速寫的練習。作為一名職業畫家,創作《流民圖》屬于一種實錄,同時也為人物畫的創作提供寫生練筆的方法,他本人也知可以“警勵世俗”,但他似乎又無意于作更多的附加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