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樹立:微雕細刻守初心

黃樹立:微雕細刻守初心
黃樹立:微雕細刻守初心
黃樹立:微雕細刻守初心

黃樹立講解雕刻技藝。記者 劉曌瓊攝

平平無奇的果核能有多驚豔?

在非遺傳承人黃樹立這兒,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1平方米的工作台、1顆小小的果核、數把雕刻刀,黃樹立憑着一雙巧手、一份匠心,化“廢棄”為神奇。

4月19日,記者來到黃樹立位于西安市東郊的工作室,一進門,便被置物架上擺放整齊的核雕作品吸引:一件件精美的核雕,大的高度近5厘米,小的高度不到1厘米。

“你看,這個冰墩墩,是用桃核雕刻的。”黃樹立為獻禮北京冬奧會創作的核雕作品線條流暢、形象生動、立體自然,令人賞心悅目。

說起核雕,相信不少人都是通過明代文人魏學洢的名篇《核舟記》了解到的。文中有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态。”

核雕是中國傳統民間微型雕刻工藝,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而成,在保持果核外形的前提下,無論浮雕、圓雕、透雕,均以“精、細、奇、巧”取勝,方寸之内蘊含大千世界。

黃樹立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的一個木工家庭,家中世代從事古建木藝雕刻。受家庭環境影響,黃樹立從小酷愛雕刻。1996年高中畢業後,黃樹立便跟随父親學習淺顯的雕刻手藝,後拜師學藝,精研木雕技藝。2006年,黃樹立來到西安發展,機緣巧合下開始由木雕向核雕轉型。木雕的從業經曆練就了黃樹立紮實的基本功和出色的造型、設計、繪畫等藝術能力。2009年,黃樹立開始主攻橄榄核、象牙果以及各種桃核雕刻,成為一名職業核雕藝人。

黃樹立介紹,完成一件核雕作品需要經過選料、設計、打胚、粗刻、細刻、調整、抛光、打磨、配飾等多道工序,時間在幾天至幾個月不等,其難點是在較小的果核上依據原有的紋路或外形來設計表現出各種複雜的題材。

上手容易精通難,學習雕刻不僅要有興趣、悟性,還要有耐心和堅持。黃樹立說:“根據果核的紋路進行創作,很考驗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雕刻中不僅要用到浮雕、圓雕、镂空雕等不同技法,還要把握細節、掌控力度,不能鑿空。完成一件作品,要做到心中有形、走刀随心、心手合一。”

有時,為了一件作品,黃樹立一天要在工作台前坐十幾個小時,廢寝忘食的雕刻讓他手上的繭子越來越厚,工作台上雕刻刀的木柄已被磨得油光發亮。

從業20多年來,黃樹立的作品多次在全國比賽中獲獎,并入圍多個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專業展覽。2019年,黃樹立榮獲第四屆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稱号;2021年,他成為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和很多傳統技藝相似,核雕也是相對“小衆”的,面臨着傳承發展困難等問題。

“随着機械加工的興起,傳統手工雕刻技藝面臨着市場萎縮、‘後繼無人’等現實問題,像我們這樣的職業核雕藝人越來越少。”黃樹立說。

守正創新,讓更多人了解核雕、喜歡核雕。近年來,黃樹立緻力于推動核雕技藝的創新,賦予這項傳統技藝新的時代内涵。

一方面,黃樹立不斷在創作題材上推陳出新。抗擊疫情、十四運會、北京冬奧會……這些現實中的場景畫面,黃樹立都用心刻在作品中。另一方面,黃樹立積極參與推進核雕技藝進課堂、進社群等公益性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觸核雕這門技藝,讓核雕更好地傳承與發展。

鑿鑿聲中砺匠心,方寸之間守初心。手藝人,守藝人,一守就是一生。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每一位非遺傳承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手藝人應更加自信地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和發展,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精神、具有文化情懷與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優秀作品,讓非遺薪火相傳,讓核雕這朵藝術之花永遠綻放。”黃樹立說。(記者劉曌瓊 劉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