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日本廠家就愛起難記的名字?

作者:司機的自我修養
反人類繞密碼産品名,背後是什麼怪異文化?

特殊時期,汽車媒體的朋友圈除了曬開封菜、可樂、劉畊宏之外,北京雲車展也是另一道風景線。琳琅滿目的線上釋出會讓微信消息更加爆炸。

但今天并不讨論哪些車最靓,而是兩款人神共憤的日本電動車——豐田bZ4X和本田e:NS1。

為什麼日本廠家就愛起難記的名字?

且不說産品如何,車名難記、難念、難打。首字母小寫,包含數字、符号,仿佛是哪個平台的使用者名注冊。這和其它Polestar2、EQS、理想ONE、ET7、好貓等等朗朗上口,清晰好記的車名大相徑庭。

進一步查資料,你會發現車名背後其實也沒什麼深奧含義。bZ4X,代表beyond Zero ,4和X代表車身尺寸和車身類型。

e:NS1,e是energize、electric,N是New、Next。廣汽本田的姊妹車型則叫e:NP1,中文或将命名為極湃1。本就搞不清東本、廣本的我,以後更别想搞清了。

╮(─▽─)╭

“愛起難記的産品名”并不是日本車企的專利,剛剛釋出的索尼播放器叫作WH-1000XM4,耳機叫作NW-WM1ZM2。

為什麼日本廠家就愛起難記的名字?

對比蘋果耳機命名方式:AirPods 、AirPods Pro、AirPods MAX。後者無論市場推廣、使用者選購都更加user-friendly。

為什麼日本廠家就愛起難記的名字?

道理,日本企業肯定也是明白的,他們的産品也并不是每款都難記。那麼這些難記産品名背後到底蘊藏着什麼邏輯?什麼文化?最近我采訪了幾位朋友,說得還挺有意思。

▼ 被采訪者1:Mr P

(前車媒,日本文化愛好者,上海男)

為什麼日本廠家就愛起難記的名字?

A:或許日本人就不擅長取名字吧,比如鈴木的一款K-Car叫Hustler……

點評:┐(‘~`;)┌ 鈴木的上司起名之前沒查字典嗎?

▼ 受訪者2:Mr.X

(前日本車企公關部)

為什麼日本廠家就愛起難記的名字?

A:“這就像爹給兒子取名字,意義是對自己的,外人并不在意。兒子厲害不厲害,在于成就,不在于名字。”

點評:言語中頗有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 受訪者3:N老師

(日本豪華品牌市場推廣)

為什麼日本廠家就愛起難記的名字?

A:日本以制造業起家,非常以【工程師思維】為主導,甚至是崇拜。明治維新後,注重産業強國,而不是販賣概念。對工程師的崇拜文化,導緻當他們希望給一個東西命名得特别有神秘的進階感,就會用這些代号,讓人有這種感覺。

還有比如日本新幹線命名,E5、E6,500系,700系,衍生車型N700A、N700S等等,很明顯讓人看出疊代關系。

相比之下,蘋果之類的美國廠家是【産品經理思維】。極星則是品牌名作為車名,是不同的思維。

但也不是所有日本産品都難記。比如你說的索尼的幾個産品就是非常明顯的工程師思維,内部代号命名,但也有簡單的命名比如Walkman、PlayStation、CyberShot等等。

像本田、豐田早期主攻美國市場的産品,就是美方上司起名,比如Lexus這個名字也是美國人起的,美國人重視品牌名。還有凱美瑞、雅閣也是美國人起的名,這些車名就很容易記住。

工程師講究可靠性,産品經理講體驗。

點評:言之有理!看來兩田的電動車是不準備挑戰美國市場了,是特斯拉讓人望而生畏嗎?哈哈

▼ 受訪者4:小M

(95後日本長大的上海男孩,現居日本)

Q:對于這些難記的車名怎麼看?

A:哈哈哈日本車媒、網友自己也吐槽。不過隻在内部和推特上,媒體正式管道不會明說。其實日本大多數車名是比較好記的,就是老牌廠商,工程師主導的氛圍比較濃厚,直接把工程代号當作産品名,也有工程師的浪漫在裡面吧。

為什麼日本廠家就愛起難記的名字?

↑日本網友在推特的吐槽:

左:豐田的電動車bZ4X,念作bZ4X(用平假名寫了一遍),這個念法讓我想到“特别節目”(諷刺念法奇怪)。

右:從“bZ4X”這個奇怪難讀的名字來看,這車和“Aqua”、“Mirai”(豐田另一款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的目标客戶肯定不一樣吧?

A:其實還真不知道為什麼,像雷克薩斯RZ和斯巴魯的Solterra就是正常的名字。可能和企業文化有關,我大日産就不會起這種名字(日産即将釋出的電動車叫Ariya)。

Q:日産和兩田有什麼差別?

A:和中國消費者印象不同,日本國内覺得日産更洋氣,差別很大。本田是技術宅,豐田是精于賺錢,但日産不一樣。比如宣發口和管理層,很多是有留學背景的一幫比較洋氣的年輕人,管理層女性也多。和雷諾聯合了一波之後,一定程度還是和别家不一樣。像豐田這種公司就絕對不會讓外來和尚當老大。

點評:原來這名字日本人自己也覺得難念!

以上4位受訪者觀點不一而同,雖然有不嚴謹之處,但也代表普通人的真實視角。個人最贊同“工程師思維崇拜”、“老派工程師的浪漫”的說法。讓人聯想到那些年我們追過的JDM:

豐田86 ,代表發動機缸徑和沖程都是86毫米;

斯巴魯BRZ,代表Boxer Rear-Wheel drive Zenith(水準對置+後輪驅動+頂峰之作);

STI,是Subaru Tecnica International 的簡稱;

馬自達RX-7,R代表Rotary Engine轉子發動機……

為什麼日本廠家就愛起難記的名字?

個人覺得其中最能代表“技術堆砌命名法”的是GT-R的一代名機RB26DETT:

Racing Basic

2.6升排量

DOHC(雙頂置凸輪軸)

Electronic petrol injection(電子汽油噴射)+

Twin Turbo(雙渦輪增壓)

你完全可以感受到工程師的驕傲。

為什麼日本廠家就愛起難記的名字?

在日系的巅峰時代裡,能對代号、名稱的含義脫口而出,似乎是每個JDM的自我修養。但情懷之是以成為情懷,是因為現在已經不可多得。

本田不再是F1賽場的本田,斯巴魯再不是STI的斯巴魯,馬自達不再是轉子發動機的馬自達……就像你買一輛豐田,永遠不會做錯什麼,也不會做對什麼。大多日系車都多了這樣一份中年世界的溫情,卻再無年少輕狂的神色。

正如(在國内)起步略晚的日系電動車,它們告别了舊世界,卻不知道新世界會以何種方式來臨,或許隻有“工程師風格”的車名,能讓信念續存多一秒。

為什麼日本廠家就愛起難記的名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