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時33分,胸痛患者到達衛生服務站。
14時35分,首份床旁心電圖完成,上傳胸痛中心群,呼叫胸痛中心團隊出診。
14時39分,胸痛中心群初診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給服胸痛一包藥、開通靜脈通道、備皮、胸痛中心團隊到達複查心電圖、邊趕路轉運邊除顫複律、手術——一場争分奪秒的救治,從南海區獅山鎮大榄社群衛生服務站開始,并以患者陳先生轉危為安結束。
近日,該衛生服務站胸痛救治單元在南海首屆“最具活力醫學團隊”評選中,獲得“踔厲奮發醫學團隊”稱号。而早在2021年9月28日,大榄社群衛生服務站胸痛救治單元便成為首批廣東省胸痛救治單元驗收機關。

大榄社群衛生服務站胸痛救治單元團隊合照。受訪機關供圖
大榄社群衛生服務站胸痛救治單元接受廣東省胸痛中心委員會授牌。受訪機關供圖
成功救治胸痛案例80餘例
患者陳先生康複出院後,冒雨專門給衛生服務站送來錦旗:胸痛救治,造福群衆!
這面錦旗不僅是對大榄社群衛生服務站醫護團隊的感謝,更标志着服務站的STEMI(心肌梗死)轉出時間縮短到30分内——從患者入站、處置到轉出,僅用了28分鐘。這是服務站胸痛救治規範化的重要進步。
心梗患者康複後冒雨送來錦旗。受訪機關供圖
2021年9月,大榄社群衛生服務站胸痛救治單元接受驗收,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向定成教授等專家對服務站胸痛救治單元的建設給予充分肯定。
截至2022年2月28日,大榄社群衛生服務站胸痛救治單元救治胸痛患者85例,并為患者開通綠色診治通道,轉診胸痛患者9人次,其中危急症胸痛患者3例,均按規範流程救治患者,及時挽救了患者生命。
大榄社群衛生服務站位于南海區獅山鎮官窯鄉,服務範圍覆寫大榄村、永和村、石澎村三個村委,常住人口約10291人,外來人口約20000人。與很多社群衛生服務站一樣,這裡為轄區居民提供防、治、保、康、健、教六位一體的社群衛生服務。
本是一所最基層的衛生服務站,為何這裡卻能有如此突出的“戰績”?
摸索救治體系 守護村民健康
胸痛救治單元是胸痛中心區域協同救治體系的組成部分,是胸痛救治網絡的基礎環節。2020 年 7 月,大榄社群衛生服務站與佛山市南海經濟開發區人民醫院胸痛中心簽訂聯合救治協定,開啟了胸痛救治單元建設之路。
服務站購置了肌鈣蛋白檢測儀、自動體外除顫監護儀、微泵注射器等救治裝置,配置了心梗一包藥和第三代溶栓藥物替奈普酶TNK。
與此同時,作為大榄胸痛救治單元負責人,衛生服務站站長、全科主診醫師宋梅芳,帶領團隊積極學習、反複演練,持續改進完善救治流程。
大榄社群衛生服務站胸痛救治單元團隊帶頭人宋梅芳為患者診療。受訪機關供圖
首份ECG(心電圖)時間從13分鐘縮短至5分鐘内完成,STEMI(心肌梗死)轉出時間從38分鐘縮短到30分鐘内——這場與生命賽跑的時間線不斷縮短。
服務站胸痛救治團隊還在不同場所開展大衆教育,利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微信群、網際網路等管道,傳播胸痛救治知識,提升不同職業人群對胸痛疾病的認知。從業務教育訓練、工作流程、救治裝置、辨別指引到大衆教育,一套行之有效的胸痛救治體系在服務站形成。
大榄社群衛生服務站胸痛救治單元團隊在幸福院為居民普及胸痛救治知識和急救技能。受訪機關供圖
在宋梅芳看來,社群衛生服務站功能綜合,胸痛救治僅是其中一部分。她帶領團隊定期入村随訪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為村民送醫送藥,村民交口稱贊。主治醫師侯文喆支援抗疫20多天沒回家的故事,也在坊間傳為佳話。
“打通基層醫療救治最後一公裡,當好社群居民健康的守門人,這是我們的職責。”宋梅芳說。
【撰文】黃豔姿 趙進 楊晨
【作者】 黃豔姿
非常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