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電車那麼容易“刹車失靈”?

為什麼電車那麼容易“刹車失靈”?

有種情況燃油車和電動車都會「刹車失靈」,你信嗎?

前兩天特斯拉又雙叒叕出事了,一位駕齡 30 年的「老阿姨」在機場二高 Model 3「刹車失靈」連撞四車,其中還有一台未上牌的坦克 300 純新車,在被撞轉了兩圈後成功成為了車販子手中的「美女一手車」。

為什麼電車那麼容易“刹車失靈”?

不過好在這台 Model 3 經受住了 170 邁的撞擊,萬幸人沒事。在這裡首先要先向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170 邁并不等于 170km/h,實際上 1 邁=1 英裡/小時=1.609344 公裡/小時,直接換算的話這位「阿姨」開到 170 邁換算成時速大概就是 273km/h,這并不是在挑刺兒,算是和各位普及一個知識點吧。(估計大部分覺得邁是 km/h 是因為那句「速度 70 邁」)

怎麼又是特斯拉?

為什麼電車那麼容易“刹車失靈”?

事實上這種所謂的「刹車失靈」事故并不是隻有特斯拉,其實「蔚小理」也上過新聞,而像其他品牌雖然也有相似的事故,但是很多人可能并未聽說過。這主要是因為特斯拉的熱度實在是太高了,作為電動車的領軍者和最暢銷的電動車,特斯拉的一舉一動可謂是受到了媒體乃至同行的「特殊關懷」,特别是像這種「因缺陷」導緻的事故,更能吸引人們眼球。一般我們隻要看到特斯拉發生相似事故,基本就鎖定了熱搜。是以,與其問「怎麼又是特斯拉」,不如問「怎麼又是電動車」?

怎麼又是電動車?

目前大部分電動車「刹車失靈」的事故經過調查後發現和單踏闆模式有關,而這正是燃油車所沒有的「技能」。單踏闆模式可以說是一種改變你駕駛習慣的配置,原來需要兩個踏闆才能完成的加速和降速在單踏闆模式下一個踏闆就能完成,不僅省時省力還能延長續航,但用不習慣确實會更容易發生危險。

為什麼電車那麼容易“刹車失靈”?

單踏闆模式和我們在駕校學習的情況實際上相悖的,我們在駕校學習的是當腳不踩油門時候就要放在刹車踏闆随時準備着,這樣做其實就是為了随時應對突發情況。而當我們使用單踏闆模式後腳就會一直處于油門踏闆之上,遇到突發事件即使經驗豐富的老司機都有可能反應不過來,對于經驗不是很豐富的司機可能就完全慌了,下意識踩到油門踏闆,并且控制不住自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不少事故在發生第一次碰撞後車輛并未停下,而是繼續向前撞向其他車輛,甚至在有的事故視訊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事故車輛還在持續加速。

既然那麼危險,為什麼不取消單踏闆模式呢?對于電動車來講單踏闆模式可以為動能回收系統回收大量能量,進而一定程度的延長續航,這在現在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當你熟練使用單踏闆模式後會發現真的好開,對于新能源車型來講這個功能可以說是必備。是以為了保證安全個人建議要「從娃娃抓起」,對于新能源車型駕校應該進行一定的教育訓練和考核,同時加強駕駛者對于突發情況的處理教育訓練。

電動車是刹車到底靈不靈?

雖然不少電動車「刹車失靈」事故是因為單踏闆的烏龍,但相信不少人也在關心電動車的刹車到底靈不靈。其實電動車的刹車和燃油車的制動系統差别不大,都是由刹車盤和刹車卡鉗組合而成,通過駕駛員控制刹車踏闆完成制動。但由于有了那「神奇」的動能回收系統讓電動車有了兩種不同的制動形式。

為什麼電車那麼容易“刹車失靈”?

電動車使用了電控制動系統通過齒輪機構電機産生的扭矩轉化為液壓力來實作制動,還可以通過解耦實作制動能量回收最大化,增加車輛續航裡程,這就是我們上面說到的動能回收系統,也叫做電制動。電制動的優點隻在于可以回收能量,但是缺點就是由于機械結構有些複雜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問題,比如有些車型在一些工況下會提示動能回收不可用的情況發生,再加上制動過程并不如機械制動果斷,是以目前最佳的使用環境還是輔助制動。

為什麼電車那麼容易“刹車失靈”?

在機械制動方面,電動車和燃油車相差不大,意外的是大衆的 ID 系列使用了前盤刹後鼓刹的制動形式,這點大衆集團給出的解釋也是基于電動車有動能回收可以分擔刹車的原因。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電動車由于需要攜帶電池,自重要比同尺寸燃油車更重,是以在刹車配置上即使是和燃油車「同一起跑線上」,但在刹車距離上也會更長一些,這就是為什麼不少電動車型開始使用高端品牌的刹車。

為什麼電車那麼容易“刹車失靈”?

除此之外造成電動車被誤認為刹不住的另一個原因是,由于電動機的特性在起步時就達到了較高的扭矩導緻車輛加速過快,當我們反應過來時踩刹車已經來不及了,是以這并不是刹不住,而是沒有駕馭好速度。

這種情況電動車、燃油車都會「刹車失靈」

電動車的刹車特性和燃油車相比會有一定的不同,但是隻要不是刹車系統故障一般也不會出現「刹車失靈」的事故(目前有些車型出現刹車失靈事故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刹車助力泵失靈)。不過面對下面這種情況,不管是電動車還是燃油車都有可能會發生刹車失靈的事故。

為什麼電車那麼容易“刹車失靈”?

在一些鋪設了環氧地坪的地庫中,如果遇到地面有水的情況下,如果車速過快,即使是燃油車都會發生打滑,而自重更大的電動車打滑會更明顯。這種情況下并不是刹車失靈,而是當刹車已經踩死的情況下輪胎與地面因為摩擦力減弱還在繼續向前移動導緻,是以各位車友在遇到環氧地坪的地庫時一定要注意慢行。

由此可見,電動車總是「刹車失靈」的原因除了真正的機械故障外,有一些事故是因為駕駛者的操作不當導緻的。不過由于電動車的刹車結構更加複雜,同時自重較大等原因,導緻電動車在刹車過程中與燃油車有所不同,這也是需要駕駛者所需要适應的,尤其是單踏闆模式,還是建議大家在熟練駕駛、能應對緊急情況後再進行使用。

極客之選 GeekChoice 原創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