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越努力,竟然越平庸?看完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微網誌得出的真相

作者:論衡心語

那天看瑞達利歐說,他今年已經60歲了,可以說是閱人無數,但他發現沒有一個成功人士天賦異禀。看完那篇文章後,我很好奇,那位元組跳動的張一鳴走到現在,靠的是什麼呢?

張一鳴之前是個很愛表達的人,于是我花了幾天時間,看完了張一鳴的2200條微網誌,發現他9年前重點在做的,其實就 2 件事。

一件事是招人,我創了3年業,招了3年人,我壓根覺得我沒學會。身邊優秀的人不是在位元組跳動,就是在去位元組跳動的路上。而另一件事,可以說徹底改變了我的命運。從那以後,我像完全換了一個人,身邊的一切也都不一樣了。

而且,我把這件事講過身邊的人聽了以後,發現确确實實也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張一鳴說,“早出晚歸,常年不休的人很多,差别極大。但差別好像不是努力。”

我曾經以為自己看懂了,以為是選擇大于努力,就照着做,結果越做越差。後來才發現,其實我壓根就沒懂這句話啥意思。

01

早些年我在大廠,每天工作14個小時,每周6天,各種難題到了我這兒,我都能想辦法解決。玩得好的幾個同僚都說我“活好不粘人”,公司各種獎勵多多少少都會有我的份兒,每個月拿個幾萬塊,年底還能有大幾萬的年終獎,日子過得挺不錯。

但時間一長,我發現就算我再厲害,也隻是大公司裡的一顆螺絲釘,公司有我沒我都一樣轉。人就這一輩子,我不想就這麼消失在後廠村的人海裡。

我當時有個想法,想做個社交産品,于是就一邊上班,一邊偷偷做。等産品做出來了,要是有人給我投資,我再離職也不遲。于是我到點兒就下班,回家做我的産品。做着做着,有不少使用者開始用我的産品,我也越來越厭倦公司裡亂七八糟的事兒,我萌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

人越努力,竟然越平庸?看完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微網誌得出的真相

結果第二天,因為和上司意見不合,吵了起來,從前我忍一忍也就過去了,但那天,我一氣之下,我和上司提了離職申請。終于,我可以把所有時間花在我的産品上,讓産品的使用者規模再增加一個量級,隻要有使用者,就一切都不是問題了。

于是我租辦公室、招人,變成了很多人眼裡又羨慕又憎恨的老闆。可我發現做公司,并不是等于你就是翹腳老闆了,有員工給你辦事,你就可以賺錢,指揮人了...

不做公司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公司賬戶,什麼叫做代理記賬,什麼叫做年審...光營業執照就夠讓人頭大的,雖然我是找人代辦理的,但是這事就超出了我想象的麻煩。

雖然招了人,可剛開始每件事我都親力親為,因為我不知道哪一個細節就會碰到你的客戶、改變公司命運的貴人,或者投資人。然後我才發現,打工的時候遇上困難,你可以找上司說:你換個人吧,我做不了。或者幹脆撂攤子。可我現在根本不能這樣說,更不能這樣做。隻能自己一個人扛。

不過好在問題都一個一個解決了,我靠着自己摸索,終于做到了将近100萬的使用者,感覺美好的一切都在眼前了。

02

但我仔細算了一筆賬,從公司成立到現在,招人、租辦公室、裝修、租伺服器,一直在花錢。雖然現在有很多使用者,但公司幾乎沒什麼收入。我才意識到,隻做好産品遠遠不夠,我的能力根本不夠撐起一家公司。面對公司如何賺錢,我是茫然的。

有時候看公衆号文章,看一些人分享他的創業經驗,我都覺得看看就行了,沒啥大用,畢竟創業這種事,如果能教會,那那些老師早就财務自由了,還幹嘛出來講課。然後我開始招人、招人、招人,瘋狂地面試,我覺得隻要找到合适的人,能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可不論是清北背景的名校生,還是有多年經驗做商業化的人,嘗試了很多辦法,但都沒什麼大的改觀,公司還是在虧錢,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

人越努力,竟然越平庸?看完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微網誌得出的真相

我能感覺到有哪裡不對,但就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那段時間我着急的,都快把自己憋出内傷了。

公司快沒錢,眼看要倒閉的時候,我開始大把大把掉頭發。醫生說是因為壓力太大導緻的。但我還得表現得若無其事,因為我不能慌了陣腳,結果壓力更大了。接到爸媽打來的電話,爸媽高興地和我說,我哥給他們買了套新房子,我姐每周末都來看他們。我和他們說,等我創業成功了,我接他們來北京。

爸媽說行,問我錢還夠嗎,他們那兒還有些積蓄。

我一下子就忍不住了,趕緊挂了電話,那是我長大以後第一次哭。原來創業最難的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而是做到一大半的時候,發現事情既不像開始時那麼理想,又沒有糟糕到需要果斷結束的地步。

03

第二天,朋友發微信給我,說拉一個靠創業财務自由的前輩給我認識。剛見面我就和他說了我的所有經曆,他聽完後,好像一點兒也不意外,接着問了我一個問題,讓我終生難忘。

他說:“你為什麼不學呢?”

我愣了一下,接着立馬反駁他:“我學了啊,我怎麼沒學?36氪、虎嗅、混沌大學、筆記俠這些公衆号的文章,我幾乎每篇都不落,我怎麼沒學了?”“而且我之前看張一鳴微網誌,他9年前重點做的兩件事裡,第一件是招人,第二件就是學習!”

前輩卻很平靜,接着問:“那你學完以後,用了麼?”

“用,用了啊,就是我發現我每次看完文章都特明白,立馬就照着做,但不知道為什麼,做幾天之後就又回去了,根本用不起來。我有時候都懷疑,他們根本沒有講真話。”前輩說:“其實他們說的都對,隻是他們沒講什麼時候用,适合什麼樣的業務用。”

“張一鳴講的招人的方法我猜你也學了,是不是沒用?不是不對,是他的方法是在公司規模大了,有很好的培養體系的時候,才能用的,并不是在你這個階段,你哪能直接照搬啊?”

人越努力,竟然越平庸?看完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微網誌得出的真相

聽完之後我恍然大悟,原來他們都沒有錯,是我的方法錯了。

前輩接着說:“不論你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公司要賺錢,還是招人,這些問題其實都是有路可尋的。”

“你的業務能賺什麼錢,怎麼賺錢,這些東西我們這一輩的創業人,就像做科學實驗一樣,摸黑往前走,燒了好多錢才得到。如果你能提前學到,完全沒必要自己燒錢啊。”

那一刻,我醍醐灌頂,從來沒有覺得頭腦這麼清醒過。原來張一鳴說的學習,是這個意思。那天晚上,我們聊了5個多小時,臨走的時候,前輩微信發了我一個東西,他說他創業20年來的全部精髓都在這裡了。

最後還叮囑我,“那些講大道理的人都是光正偉岸的,講具體怎麼做的人,才是真正願意幫你的。”

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開始學習這些東西。沒學多久,我就豁然開朗,之前那種感覺不對勁,但是說不出來問題在哪的憋屈感全消失了。

一個個問題清晰的擺在了面前,我知道了錯在哪裡 ,知道了在公司破産之前我應該在哪裡用力了。我按照裡面講的内容開始一點點兒調整自己的業務。我心裡開始有了地圖,每次遇到困難,我都知道我怎麼選,知道錯在哪裡,知道優化的區間在哪裡。我越來越笃定,越來越腳踏實地。

人越努力,竟然越平庸?看完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微網誌得出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