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手媽媽緊急求助,一場特殊救援行動在寶山這個小區上演

“喂,寶林三村居委會嗎,你們能再幫幫我嗎?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前日,一個帶着哭腔的電話打到了寶山區友誼路街道寶林三村居委會。

來電的是一位剛生産完一周的新手媽媽,小夫妻倆都已經感染新冠病毒,本着應轉盡轉的原則,爸爸已在前幾日被轉運到指定隔離點,而她由于生産完身體虛弱暫時安置在家中等候轉運,隻有陪同她坐月子的姐姐幫忙照顧寶寶。而姐姐最近的核酸結果也呈陽性,産婦一時心态崩潰,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打電話向居委求助。

這位産婦是居委幹部們的“熟人”了,在封控前居委就通過排摸了解到她的預産期在4月,并留下電話做好關照,“有需要就打電話給我們哦”。一周前産婦羊水破裂,正是在居委會的幫助下轉運至醫院,剖腹産後順利産下了寶寶。

由于情況特殊,寶林三村居委會向産婦了解情況後緻電作為防疫工作分管上司的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萬韬,萬韬立即協調社群管理辦的張溪跟進此事。“我第一時間就打電話給婦幼保健所,向他們咨詢該怎麼辦,和我對接的是副所長孫悅昕,她告訴我轉運寶寶需要疾控中心的專業報告。”随後,張溪立馬聯系了社群衛生中心,為他們申請了加急采樣送樣。在社群管理辦的積極協調下,當天下午醫生就上門為産婦一家完成了核酸檢測工作。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心系産婦和寶寶的張溪又趕忙跟進,由于當下疫情管控嚴格,小寶寶才出生一周,出生證、身份證都尚未辦理,一家子人還沒商量好孩子的名字,爸爸就被轉移了。能确定到本人的有效資訊統統都沒有,在衆多樣品中要查詢寶寶的核酸結果無疑大海撈針。“我們萬主任一直在幫忙和疾控中心聯系,最後終于确認到了結果。”張溪說,“為了防止小孩被感染,不能将寶寶置身于陽性環境中,是以需要分開安置大人和寶寶。”而此時産婦出現了焦慮、恐慌、身體不适等症狀,小寶寶也奶量減半吃不進東西,情況緊急需要專業醫院救治。在街道和婦幼所的努力下,寶山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任朱一冰與産婦取得聯系。“考慮到寶寶現在的身體情況,在救護車到來之前需要專業的醫生來指導一下媽媽應該怎麼做。”孫悅昕說。随後醫生通過線上問診的方式,對寶寶情況作了評估,積極和産婦溝通轉運政策,為産婦解答疑惑。與此同時,孫悅昕也在馬不蹄停地積極協調,尋找可以安置嬰兒的醫院和轉運産婦的醫院,同時指導管理辦和居委會完成多項資料申請核對工作……最終為寶寶申請到了上海市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收治。

然而在當天下午即将轉運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産婦家屬來電說寶寶也有點發燒,大夥兒的心又被提起。考慮到寶寶的治療迫在眉睫,居委會立即向定點醫院說明情況,醫院得知後專門安排負壓救護車前來轉運。然而由于孩子的家人都已經感染,無法陪伴寶寶前往定點醫院。即使此刻居委已經忙得不可開交,“我來吧,我是書記應該第一個上!”寶林三村居委書記姜愛君第一時間站了出來,“将心比心,都是為人父母的,要不是特殊情況,當媽媽的哪舍得離開孩子呢,這種時候我們居委幹部更是要服務好居民,讓他們安心。”說着姜愛君就換上“大白”服,做好防護措施後抱着寶寶上了救護車,一路上小心翼翼地将寶寶抱在手中,時刻觀察着小寶寶的狀況。終于,救護車平安到達醫院,姜愛君也親手把寶寶交到護士手中,而她心裡懸挂着的石頭也落了地。

新手媽媽緊急求助,一場特殊救援行動在寶山這個小區上演
新手媽媽緊急求助,一場特殊救援行動在寶山這個小區上演

之後就是産婦的轉運工作了,産婦希望能把自己送到丈夫身邊,然而考慮到産婦産後身體虛弱,丈夫所在的隔離點并不具備照料産婦的條件,居委幹部們也一直關心着這一家的情況,“考慮到産婦狀态,我們想盡量可能把産婦送往專門的婦産科保健醫院,讓産婦得到更好的照顧,剖腹産才過了一周,她身體肯定是很虛弱的,丈夫又不在身邊,我也明白她這時候肯定心裡難受,是以一直在電話裡開解她,勸導她。”居委主任陳麗萍說。最後在大家的努力開導下,獲得了産婦的了解和配合,于當天晚上8點将産婦轉運到定點醫院收治。目送着産婦坐上救護車,居委幹部們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看到寶寶和大人都得到了救治,忙碌了一整天的張溪終于松了一口氣,“其實我做的不算什麼,我隻是做了基本的協調,婦幼所的孫老師才是真正的幫了大忙。”張溪說,“這兩天她一直在幫我們和市裡定點醫院協調,還給我們專業的指導意見,昨晚孫老師還特意打電話問我情況,她說,‘希望他們一家一定要平平安安,幸福快樂呀,以後有什麼事随時聯系我!’她人真是太好了!”

疫情無情人有情,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産婦和寶寶得到了妥善的安置。這隻是小寶看到的小小一角,在寶山的其他角落裡,還有更多的暖心事正在上演……

通訊員:王伯源

編輯:肖璐

校對:趙慧敏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