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瘋狂的“它”經濟② | 越奇怪越熱愛,異寵經濟幾多隐患?

海财經·證券導報記者 郭靜瑜

你聽過“龍女仆”的叫聲嗎?

在B站up主“天青色等_煙雨”上傳的一條視訊中,一隻家養小鳄魚穿上了女仆裝,張大嘴巴的同時卻意外發出軟萌的叫聲。這一極具反差感的視訊獲得了近700萬的播放量,評論數也達到1.5萬條,網友直呼第一次知道原來鳄魚會叫。

從2019年開始,該up主持續分享其飼養寵物鳄魚的日常,包括如何給鳄魚洗澡、喂食、穿搭等。據介紹,這是一種可以家養的暹羅鳄,除了喂養鳄魚,up主還養了玉米蛇、守宮等小衆寵物。

這類以“異寵”為主題的部落客,在各大平台越來越流行。繁榮的背後,也說明普通的貓貓狗狗已經滿足不了這屆年輕人了。

刺猬、蜥蜴、蜘蛛、蜈蚣、螞蟻、黃金角蛙……在貓狗之外,你想不到年輕人家裡都養着些什麼寵物。

作為一名95後,小江的寵物是一隻蜜袋鼯。小江告訴記者,他是2016年通過海外平台接觸到的蜜袋鼯。“當時看到這種小生物,就像馄饨皮飛起來了,實在太可愛了。”小江生動地描述道。不久,他就擁有了自己的蜜袋鼯。

在像小江這樣的年輕人群體中,異寵生意正在悄然蹿紅。異寵,也被稱作另類寵物。近年來,在“吸貓”“撸狗”風靡的同時,飼養異寵在很多國家和地區也成為一種時尚。

根據《2020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中國的養寵人數已經突破8000萬人,其中1707萬人飼養“異寵”,90後、單身是青睐異寵的主要群體。

海财經·證券導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占用時間少、形态獨特使異寵能帶給都市年輕人另類的陪伴,但異寵流行易引發一系列物種保護、動物福利、生态安全以及健康和公共衛生問題,也亟需引起重視。

神奇寵物在家裡

“朋友們總問我養個蜥蜴不害怕嗎?我反複告訴他們,這叫做守宮。”

“爸媽至今不了解我為什麼養一窩螞蟻做寵物。”

與幾位年輕人聊起他們的“異寵”,一方面有些新鮮和好奇,另一方面有些為他們的“三分鐘熱情”感到擔憂。

艾瑞資料顯示,滿足使用者獵奇心态的異寵内容受關注度逐漸上升。更多一線城市居民和90後因為身份和個性原因養水族或異寵,多類養寵成趨勢。

唐藝想養守宮的心思由來已久,早在大學期間,就被一些up主的視訊種了草。畢業後有了自己的小屋,她花費560元在京華城的一家寵物店買回來自己心儀已久的寵物——豹紋守宮。

朋友調侃唐藝是反正常,“養個貓狗都可以,為什麼要選這種奇怪的動物?”她覺得這種長相可愛的爬行動物長得漂亮又有靈性,并且也比較省心。“隻要布置好宜居的環境,爬寵養起來容易多了。”唐藝告訴記者。

“這是我第一次養守宮,特别寵它,做完功課後就買了恒溫箱、進口營養粉、電解液,甚至還買了很多迷你手辦給它當玩具,總共算下來花費一千多元。”唐藝說道。

在交流過程中,記者了解到,不同品種的守宮對于溫度有不一樣的要求。“比如,豹紋守宮是28~32℃,而睫角的話是23℃左右,鬃獅蜥最低要有30℃。”唐藝回答得不假思索。

除了基本裝置,唐藝還在屋内挂了不少綠植,牆上挂了關于守宮的畫,日常用品在收納盒裡擺放得整整齊齊。

“在我的朋友圈裡,越來越多的人對守宮、刺猬、蜘蛛這類寵物更感興趣,因為貓狗太普遍了。”唐藝說道。

異寵給寵主帶來美好、陪伴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繁瑣。

用“吞電獸”來形容張媛的兩隻寵物毫不誇張。“我對可愛的動物沒什麼抵抗力,看到别人養的刺猬乖巧可愛,就網購了兩隻回來,養在保溫箱裡,給它喂貓糧、奶糕。”

賣家告訴我刺猬膽小,生長對溫度也有要求,要一直開着溫箱。“很誇張的,每個月的電費要300元,比買刺猬的價格還要貴。”張媛笑道。

瘋狂的“它”經濟② | 越奇怪越熱愛,異寵經濟幾多隐患?

豹紋守宮。受訪者供圖

配套産業還有待完善

相對于龐大的犬貓市場來說,異寵屬于一個相對小衆的市場,但也逐漸不那麼“異”了。

百度指數顯示,以“守宮”作為關鍵詞,每日的全國搜尋量達到3000多,海南達到150多,淘寶搜尋“爬寵”關鍵詞,海口發貨地的商家有103家,而在二手平台閑魚上,搜尋“異寵”,定位海口的商家達到132家。買賣市場的繁榮也表明大衆對異寵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記者通過搜尋發現,大陸飼養爬寵的曆史也有将近20年,爬友不在少數。反觀國外,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飼養爬行動物的先例。近年來,短視訊平台的火爆也助陣異寵熱。無論是抖音、快手還是B站,均有以異寵為内容主打的部落客,在賺得流量的同時也推動了異寵變家寵的潮流。

愛好者們對異寵的好奇與喜愛無可指摘,但要讓異寵能夠适應家養的生活環境,寵主和整個産業鍊條都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

小衆寵物生病就很麻煩。記者通過走訪海口市幾家寵物醫院了解到,異寵不像貓狗,生病後醫生也會面臨無從下手的境況。

“對于異寵客戶來說,寵物生病後安樂死往往是成本效益最高的方式。同犬貓相比,異寵的陪伴感相對弱一些,情感羁絆少很多,是以失去一隻異寵,通常不會給主人帶來過多的痛苦。”瑞派樂寵物醫院趙醫師告訴記者。

“我們在寵物醫院見太多了,很多的異寵主隻是沖動消費,一旦寵物生病,就會遭到無情棄養。”趙醫生告訴記者,異寵飼養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就是,購買時興緻勃勃,棄養時理直氣壯。以狐狸為例,不但味道很大,脫毛時還會毛發亂飛。另外,狐狸喜歡挖洞,會找機會亂扒亂撓,啃咬家具。

一項線上調查顯示,在大陸僅有52%的飼養者意識到自己飼養的是異寵,47%的異寵初次購買者幾乎沒有花時間研究所購寵物,飼主因一時喜歡或沖動購買了寵物,對寵物卻不夠了解。

除了看病,異寵在主食、飼養裝置等方面的配套産業也方興未艾。

張媛介紹道,自己飼養的刺猬現在主食還是貓糧,市場上還沒有出現一款得到認可的刺猬主食。

異寵背後的特種養殖業

位于海口市吾悅廣場内的一家寵物體驗館中裡,坐着的人每人腿上都趴着一隻小兔子,幾個人正圍着一隻柯爾鴨撸着。而玻璃窗外圍了不少人觀賞,時不時拿起手機拍下寵物們玩耍的場景。

五年前寵物體驗館在海口還不流行,更多的是貓咖或者狗咖。這些貓咖的經營模式更注重的是“咖”,貓咪更多是引流的存在。

這兩年,各類寵物體驗館如雨後春筍一般開了起來。柯爾鴨、羊駝、蜥蜴、寵物豬等已經成為寵物體驗館的常客。

這樣的“室内動物園”更多的是為了給顧客提供一個良好的撸寵環境,咖啡館的功能已經被弱化了。

寵物體驗館的興起也帶動了産業鍊上遊——特種養殖業的發展。

企查查資料顯示,目前大陸特種養殖公司有11578家,内蒙古、貴州、湖南為主要養殖基地,而海南也有73家相關公司。“新、奇、特”是特種養殖場的三大優勢。

在大陸,特種養殖種類多,并且有一定的養殖曆史。但受公衆認知以及輿論環境的影響,當下特種養殖又處在一種尴尬的位置。

記者緻電海南三家從事特種養殖的企業,對方均以類似“我們已經停止經營”為由拒絕了采訪。但是企查查顯示這些公司存續狀态正常。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内人士向記者表示,随着寵物體驗館的興起,這類客戶逐漸增多,但由于疫情的影響,好多地方檢疫證明開不了,生意沒那麼好。

瘋狂的“它”經濟② | 越奇怪越熱愛,異寵經濟幾多隐患?

寵物體驗館。海财經·證券導報記者郭靜瑜 攝

異寵經濟背後的法律和生态風險

雖然異寵飼養呈現上揚趨勢,但其飼養販賣經常是在灰色地帶遊走。

由于相關法規的缺失,整個異寵市場仍較混沌。突如其來的疫情,又引發了人們對于野生動物的恐慌和猶疑。

比如,飼養者購買異寵的管道主要為淘寶、微信、二手平台、實體店鋪四種,前三個環節都離不開快遞運輸。而《郵政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規定,禁止寄遞或者在郵件内夾帶各種活體動物。

記者翻閱B站發現,很多部落客都有上傳異寵開箱視訊,并告訴大家開箱要格外小心。這種做法的風險可想而知,2018年,陝西一女孩網購銀環蛇被咬緻腦死亡的事件,就曾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其實,早在2019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CEO史蒂夫麥克維爾就表示,所有的野生動物,都不應該作為寵物來飼養。

麥克維爾提到,野生動物的生物學特性決定了它們不适合作為寵物飼養,它們的攻擊性、毒性以及攜帶的多種病原微生物還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甚至緻命的影響。

以海南守宮為例,一雙迷幻的惡魔眼俘獲了爬寵愛好者的心,也被當做爬寵玩家的入門級寵物,但其現在已經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不能進行随意買賣。

科普部落客、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亮建議,寵物主在選擇飼養某一類爬行動物前一定要做好功課,了解其是否在大陸的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内,不要飼養有毒動物。

記者手記

在人類馴化異寵的過程中,大衆接受度、産業鍊條、法律法規也需要同步建設,這必然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飼養異寵與飼養犬貓所要付出的感情和精力是一樣的。或許,在盲目熱愛之外,進入這個仍處萌芽期市場的人們更需思考的是,什麼是真正的熱愛,又要怎樣讓這份熱愛長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