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順風車碳減排團體标準全文正式公開 嘀嗒出行攜手行業夥伴共助碳中和

在今年3月份首次試算應用後,《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範》(标準編号為T/CCAA 38-2021,以下簡稱《規範》),即首個順風車碳減排團體标準,引發各方高度關注和興趣。

為此,嘀嗒出行與聯合編制方中國船級社品質認證公司、上海寶碳新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一道,于近日正式公開《規範》全文,公衆可通過全國團體标準資訊平台官方網站進行查閱,這也是順風車領域首個碳減排團體标準首次面向社會開放。

順風車碳減排團體标準全文正式公開 嘀嗒出行攜手行業夥伴共助碳中和

《規範》由中國船級社品質認證公司、北京暢行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嘀嗒出行)、上海寶碳新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編制,并由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于2021年12月21日釋出。

嘀嗒出行期待,通過聯合公開順風車碳減排的算法模型和測算邏輯,能為整個順風車行業測算碳減排值提供更多科學算法支撐,形成行業合力,讓順風車這一綠色低碳出行方式在助力國家碳中和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下一步,嘀嗒出行将聯合推進探索《規範》的深度應用,讓順風車行業在助力各省市雙碳目标加速實作、以及全民綠色低碳意識進一步普及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涵蓋邊界及排放源識别、項目及基準線情景确定等五大方面

《規範》提供了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範,包括術語和定義、項目邊界的确定及排放源識别、減排量計算、監測及資料品質管理以及減排量評估報告的編制等五大方面。适用于在實作與基準線情景相同出行裡程的情況下,通過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活動而實作溫室氣體減排的情景。

根據順風車碳減排團标,一定時期内因減排項目産生的減排量計算公式為: ERy = BEy - PEy

順風車碳減排團體标準全文正式公開 嘀嗒出行攜手行業夥伴共助碳中和

其中: ERy 代表第y年減排量(tCO2); BEy 代表 第y年基準線排放量(tCO2); PEy 代表 第y年項目排放量(tCO2)。

項目排放量包括兩部分,即合乘出行産生的排放量以及平台營運消耗電力産生的排放量。計算公式為:PEy = PEcar,y + PEsys,y 。

其中,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産生的排放量公式為:

順風車碳減排團體标準全文正式公開 嘀嗒出行攜手行業夥伴共助碳中和

攜手出行行業夥伴加速助力碳中和 為各地雙碳路徑編制提供參考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副總經理賓晖表示,《規範》為順風車合乘出行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提供科學依據,“嘀嗒出行作為順風車行業領頭企業,與聯合編制方一道,把經驗和科研成果分享出來,讓順風車行業各平台能夠更加科學準确測算自身使用者的碳減排值,也是對出行行業的貢獻和擔當”。

業内人士認為,如今,各地推進“雙碳“實作的要求和目标都也很明确,都在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可以說是全國一盤棋。“各個省份在制定低碳發展路徑時,都在做積極創新探索和努力。達峰曲線繪制需要測算各個減排措施的減排量貢獻值,順風車碳減排團标提供了一個非常清晰的測算方法,為減排措施的減排量計算提供有益參考。

考慮順風車場景特殊性 基準線增加人公裡排放因子和繞行系數因子

基準線排放是指合乘出行不存在時,車主與乘客均按照原有方式出行産生的排放。該《規範》中的基準線排放充分考慮了順風車場景特殊性,即乘客在未選擇順風合乘時,所選擇的各種替代出行方式的比例,最終權重平均得出基準線排放。比如,某乘客在未選擇順風出行時,可能會選擇網約車或計程車,也可能會自己開車或乘坐公共交通。

順風車碳減排團體标準全文正式公開 嘀嗒出行攜手行業夥伴共助碳中和

乘客按照原有方式出行産生的基準線排放量,計算方法參照 CDM-EB公布的最新版“城市客運交通模式轉換基準線排放計算工具”,步驟如下:

步驟 1:确定乘客在基準線情景下被替代的出行方式

步驟 2:确定每種交通工具每公裡排放因子EFKM,i,y

步驟 3:确定每種交通工具人公裡排放因子 EFPKM,i,x

步驟 4:确定乘客的基準線情景排放量BEpa,y

順風車碳減排團體标準全文正式公開 嘀嗒出行攜手行業夥伴共助碳中和

而車主的基準線排放量由項目合乘産生的實際排放量除以繞行系數獲得。繞行系數定義為:車主在項目情景下的出行裡程與基準線情景下的出行裡程之比。

順風車碳減排團體标準全文正式公開 嘀嗒出行攜手行業夥伴共助碳中和

專家認為,《規範》充分考慮了順風出行的基準場景和項目場景的多項影響因子,及排放源識别等,實作了使用者順風出行碳減排貢獻的“科學可視化”。人公裡排放因子讓減排測算更加清晰;車主繞行系數因子讓減排測算更嚴謹。

為交通運輸行業碳中和提供創新借鑒:碳減排數字化釋放C端使用者減排潛力

目前,交通運輸行業的碳減排路徑,主要包括運輸結構優化、運輸裝備改造、效率提升和能源轉換這幾塊。順風出行通過提升順路車輛的空座使用率,來降低人均出行碳排,本質上屬于效率提升。

在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執行會長鄧繼海看來,通過借助移動網際網路等前沿技術手段,對C端使用者出行的減碳值進行科學測算,這為交通運輸行業有效測算移動排放源的減排量,提供了創新方法和思路:即如何借助數字化手段來實作個人碳排放監測資料準确性、全面性和唯一性。

“順風出行都是個人使用者參與,首先使用者量體量很大,同時互相之間的交通行為其實有一些疊加,如何來進行區分界定?如何讓避免碳減排量的重複計算?如何保證測量結果精确性?後期如何有效管理?這些其實都要做更多工作來確定。”業内專家表示。

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重點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其中,“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和“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各地區梯次有序碳達峰行動”等均是重要内容。

如今,越來越多地方城市都在通過創新手段來鼓勵市民踐行綠色低碳生活,培育全民綠色低碳意識。碳減排團标的應用,将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全民綠色低碳意識普及,與出行行業、各個省市共同建構一個更為良性、可持續、多赢的碳減排模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