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型愛情小說:細雨

細雨,紛紛揚揚地飄灑着,如一片霧,一縷煙,裏着行人、車輛,帶點朦胧,帶點神秘,把一切都融化進淡青色的世界裡。

我沒撐開雨傘,讓細雨輕輕地摸我的臉,仿佛那就是我兒子的小手,溫溫的,暖暖的,使我心裡一陣癢、一陣甜。

啊,兒子,妻子,久違了!我奔向火車站接客處,焦急地探頭朝裡望着,恨不能馬上抱起兒子,用我的胡子觸他的臉,讓他“格格格”地笑個夠。

“宋老師!”一聲熟悉的叫聲。

我渾身一顫,從幻覺裡醒來,朝前望去:一個姑娘從擁擠的人群中向我款款走來。

頓時,周圍一切都在向後退,都消失在雨簾之後,隻有她,離我越來越近,從雨中呈現出來。

我說不出話來,她也沒有開口,我倆站在春雨裡,雨水越來越大,水珠在我們的周圍有節奏地跳着、鬧着。

她沒望我,看着地上,專心一緻地用腳劃着圈,輕聲地問“你是?”

“接妻子,接兒子。”我的喉嚨又幹又澀。她忽閃了一下睫毛,那顆水珠掉了。

我很不自然地笑着,問她:“什麼時候喝你的喜酒?”

沉默。

半天,她噓了一口長氣,朝四周環視了一下,故作平靜地說:“唷,人都走完了,你撲了一個空,回去吧!”

她的頭發上開始朝下淌水了,我撐開了傘罩住了她,和她慢慢地往回走。

淅淅瀝瀝的春雨不甘寂寞,一下又一下地敲打着雨傘,伴着我們前進。

走得很慢,路沒縮短,還是很快到了岔路口。她該往西,我應朝北,她站住了,我也停了步。啊,“相見時難别亦難!”

我沒話找話:“一别,五年了!”

她沒接我的話,卻伸手去接傘上滾下來的水珠,接了半天,才幽幽地說:“水從指間流走了,就再也捧不回來了。”

我裝得很平靜:“過去了的事,就忘了吧!”

她回過頭來,盯了我一眼,臉通紅地向我大嚷:“我的父母嫌你是國小教員,你的父母嫌我是高幹女兒。老一輩是偏見,可小一輩呢,我們怎麼樣呢?那時你為什麼要退縮?你為什麼沒有一點男子漢氣概?!過去的事難道真能忘記嗎?不,忘了五年也沒忘記!它是忘不了的!”

“你,你……”我口吃起來。

“爸爸!爸爸!”是兒子在叫我,從街對面向我奔來。他在自行車和汽車組成的潮流裡穿來穿去,象一條靈活的泥鳅。

“孩子,當心!”我在心裡喊,妻子在對面叫。

兒子奔到我的面前,氣喘籲籲,一臉的汗水和雨水。我忙掏出手絹,蹲下身子給他擦。

當我直起身子時,她已經走遠了,那背影越來越淡;越來越淡,漸漸消失了……

我惘然若失。

妻子慢慢走過來。這下,輪到我和妻子站在這岔路口了。

妻子扳過我肩膀,裝得很平靜:“她老遠回家,這麼大的雨,你去送送她吧。”

啊,可愛的女人!我趕緊向西奔去,可跑了兩步又猶豫起來:結痂的傷痕雖猶有餘痛,可又何必再去揭它,讓它流血呢!

過去的事難忘懷,但沉緬過去,就不能面對現實。為了你,為了我,我隻能這樣做。我在心裡默默地為你祝福。

原諒我,姑娘!

我返身鑽到妻子傘下,妻子詫異地望了我一眼,沒有說話。我想去捏捏她的手,她輕輕地躲開了。我一家三口人,頂着風雨,默默地走着。

雨,還在下,“沙沙沙”,“沙沙沙”。(宋宜)

[評]這篇小說容量較大,可以從幾個方面去了解它的内蘊。

首先是他與她的愛情悲劇。造成其悲劇的原因固然是與那種世俗的幹預,即不願屈就及不肯高攀的父母之命相關,但根本的還在于主人公本人在命運面前的自我退縮。他現在雖然已經建立了幸福的家庭,但留給她的卻是一杯生活的苦酒。這不能不成為人們的借鑒,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思索:真正的愛情應該是無功利條件的,它必須依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一切退縮隻能将愛情葬送。

其次,妻子是個寬厚大度的女性形象。她的善良與美好的心靈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從作品本身的交代來看,她在車站接客處就已經發現了丈夫與舊情人的邂逅,但她不象有的人那樣醋意大發,相反她能了解他們。她不但沒去幹擾影響他們的相會,而隻是在默默地跟随,甚至當姑娘走開以後,她還主動讓丈夫去送送他的舊情人。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偉大而寬容的胸懷。作者對這種胸懷給予了贊美。

再次,作者對作品主人公在愛情面前的退縮雖然有一定的微辭,但對他能夠以理智戰勝情感,冷靜地面對現實以及他那深刻的人生體驗又給予肯定。是啊!“結痂的傷痕雖猶有餘痛,可又何必去揭它,讓它流血呢!”我們認為這才是作品的深刻之處,也是作品最有價值的地方。

這篇小說就是通過一個短小的生活畫面展示了如此豐富的藝術蘊涵,作品在藝術上雖然還談不上有什麼獨到之處,但卻能以它深刻的思想力量而贏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