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花垣,一個礦業大縣的經濟涅槃

作者:海外網

來源:中國青年報用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洪克非

蠶桑給湖南花垣縣洞裡村村民帶來了新希望。望着一隻隻壯碩的六齡蠶,新任村支書吳陸軍興奮得直搓手。

事實上,過去靠礦吃飯的花垣縣,近年來幾個鄉鎮都在挖掘各自特色的高品質發展路徑,實作經濟與生态效益雙豐收。

花垣位于湖南省西部,有“一腳踏三省”和“湘楚西南門戶”之稱,是苗族聚居縣、革命老區縣,總人口31.02萬人,也是作家沈從文筆下《邊城》所描寫的地方。如今的“邊城”除了美景,更有美好的生活。

花垣,一個礦業大縣的經濟涅槃

蠶寶寶孕育新希望

貓兒鄉洞裡村距離花垣縣城28.28.7公裡,青山環繞之下,全村250多戶村民,靠着1千多畝旱地和農田維生。若幹年前,青山之下的鉛鋅礦是當地百姓的聚寶盆。

當地鉛鋅礦儲量1.7億噸,1996年村裡開始采礦,一度出現過度開采的局面,放炮開礦地動山搖,廢渣廢水四溢帶來重金屬污染,連飲水都成了難題。10年之後當地開始整治,礦洞封閉了,村裡也安靜了,但村民也沒有了開礦的收入。

洞裡村需要尋找新的發展路徑。 “我們把發展的思路重新回到農業上,聚焦于蠶桑經濟。”花垣縣法院駐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洞裡村第一書記石烽說,

在農業專家指導下,村民把廢舊礦棚礦坪覆土後種植桑樹,桑樹根系發達,容易成活,可以發展養蠶。幾年間,村裡種植桑樹500多畝。

“現在建了4個蠶房,六齡蠶時,一天桑葉開銷以噸計算。”貓兒鄉黨委書記吳進國稱,當年的關停是一個必須經曆的陣痛,鄉村發展不能“帶癌”生存。首批桑樹已經給村裡帶來了效益,加上山頂種的百畝茶樹,村個人所得達到萬元。

洞裡村的變化是整個貓兒鄉的縮影。原來的礦業大鎮轉型後,目前全鄉種桑3千畝,建有蠶房22個。全縣的生态環境也發生了變化,2021年國家監測花垣縣斷面水質居湖南省各縣市第4位。不久前,一份大樣本民調表明,當地群衆對全縣生态環境滿意度達到97.5%。

煙葉飄香,雞牛滿欄

花垣縣另一個礦業大鎮龍潭鎮同樣開掘新的增長點,改變鄉村面貌。

四十歲出頭的石幫星在當地政府支援下流轉了80畝地開始種植煙葉,是張匹馬村裡有名的種植大戶,每畝煙葉純收入在兩千多元。

副鎮長吳崟透露,脫礦後的龍潭鎮在中煙湖南公司的支援下,把煙葉種植作為富農增收的主管道之一。此前的龍潭鎮原有煙田400畝,如今擴産十倍多。當地有種植大戶47個,帶動就業近千人。今年種植煙葉百畝以上的有24戶,産值超過1500萬元。當地還成立合作社,集中建設80個現代化烤煙房,可以定溫定濕,環保節能。

當地土産湘西黃牛也成了緻富的主管道之一。龍潭鎮規劃一村一個養牛場,每村存欄300頭能繁母牛不等,讓昔日靠山挖礦龍潭鎮打造成黃牛小鎮。

支援這一龐大計劃的是國家省市多層面的扶持政策。養牛戶可以享受三年免息貸款,牛舍建設每平方補助150元,對于能繁母牛、500斤以上成品牛都有保險,保險費政府出資一半。農戶每出生一頭牛犢,獎勵1500元。

在雙坪村,一家企業投資數千萬元開始從事養雞和屠宰。在企業的布局中,上遊的農戶負責散養,屠宰後再加工成品外售。一家這樣的企業,讓300多人可以在家門口就業。

“85後”鎮黨委書記鄧顯偉說,1.6萬人的龍潭鎮是縣裡轉型的産業重鎮,近年來,農産業鍊條不斷拓展,一些外出的年輕人也開始回到花垣縣農村創業。

石欄鎮石佳就是其中之一。大學期間就開始創業的石佳得知家鄉有1200名留守兒童後,放棄了原來發展得順風順水的水電安裝項目,投入幾千萬元帶領486名村裡的婦女(有132個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傳承苗繡,讓她們靠着“指尖經濟”養活家人。

此後,她還和朋友在花垣種植黃金茶、開辦鞋廠,在三個縣設立扶貧工廠中的房間,提供就業崗位1400多個。

工業打頭 文旅擔綱

把锂電池企業從廣東遷移到花垣的湖南兆科動力新能源公司負責人陳志明,看重的是當地豐富的資源和勞動力,還有中南大學的科研團隊合作支援。

該公司主打三元動力電池,大量出口,一年産值達3.5億元。除了研發團隊外,公司在花垣本地雇了兩百多人。

眼見銷售形勢不錯,陳志明決定擴産,2022年上半年建成兩輪電動車的整車生産線。

花垣縣内的東方礦業是國内知名的錳加工企業。 負責人張烨透露,2017年在縣委政府主導下, 花垣原有的幾大礦區整合成為東方礦業,産能排列全國前五,企業迅速投入6800萬元,開展裝置和環境更新,完全達到了國家綠色發展的标準。

此後,該公司再度投資6千多萬元,打通錳産業鍊條,産品實作了更新換代。

2021年年底,全縣錳礦山企業整合為1家,東方礦業牽頭推動的集采、冶、綜合利用、精深加工于一體的綜合礦業企業集團正在形成。

據了解,2021年花垣縣全年實際引進境内省外資金20.5億元,其中投資過億項目15個。全年第二産業增加值302027萬元,同比增長12.1%。工業利潤增長率722%,在湖南省各縣市區排名第一。

作為“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花垣縣十八洞村這些年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在過去一年中,共接待遊客60萬人次。這個資料,比花垣縣境内其他幾個景區加在一起的遊客數量還要多。2021年該縣共接待遊客旅遊總收入37.8億元,同比增長27%。

除了秀美山水,花垣縣旅遊開發着力于曆史文化的發掘。在湘西州委政府的支援下,2021年6月,當地投資18個億,以沈從文筆下的邊城為文化支撐,建設湘西邊城旅遊小鎮,其中十八洞田園綜合體等重點項目也陸續開工建設。一幅美好生活的圖景正在鋪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