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國藩:交友,一定要選人品好的

曾國藩曾言:

“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人生的重要道理,就是需要做到在結交朋友的時候,看清對方是否是賢良之才。

如果随随便便就結交一些所謂的朋友,沒有做到足夠的謹慎和用心。

那麼,一朝被狐朋狗友給傷害了 ,哭都來不及。

是以,要想結交朋友,就去結交那些人品好的,品質過關的。

1:為什麼要結交君子之友?

做人,為什麼要選擇結交君子之友?

我們可以做一個反向的判斷,當一個人結交了所謂的損友時,他的生活會遭受到怎樣的處境?

鄰居家有個大兒子,上大學之前,在學校的表現,在家裡的表現,都是乖乖仔的形象,性格溫和,為人很有禮貌。

但是上了大學之後,整個人就變了,夜不歸宿,也很喜歡翹課,大部分的時間要麼在玩遊戲,要麼就在賭球。

以前他是很喜歡踢足球的,隔三差五都會主動去球場鍛煉身體,提升一下球技,但到了大學之後,他不光戒掉了這個愛好,反而喜歡上了賭球。

于是,當他一次又一次向家裡要零花錢的時候,父母就察覺到了他的小心思,然後抽絲剝繭,發現他在賭球這件事上欠了很多錢。

經過父母的再三盤問之下,原來他一開始在宿舍裡隻是打打遊戲,看看電影,平時沒有什麼别的娛樂。

但宿舍裡有個一直都在賭球的舍友,在經過他的三番兩次的提示和指引下,慢慢也陷入了這麼一種困局裡了。

曾國藩:交友,一定要選人品好的

是以,我們要明白,為什麼說選擇朋友是人生當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結交了一個損友,就極有可能葬送你美好的一生。

每個人都有多多少少的朋友,有的人雖然朋友很少,但都是品質上乘的君子。

而有些人看似每天出去活動都是高朋滿座,風光無限的樣子,但大部分都是損友,帶着有色眼鏡來看待彼此的關系。

一個人的一生成功或是失敗,同自己結交的朋友是否賢良、品德高尚、為人仗義正直,緊密相關。

是以,結交朋友,對方的人品最重要。

擁有君子品質的朋友,同對方相處的時候,總會感到安心,惬意,而且沒有任何的利益算計。

于是,在這種沒有任何心機和算計的相處氛圍裡,整個相處過程顯得自然、自在、怡然。

正如西塞羅說的那樣:

“把友誼歸結為利益的人,我以為是把友誼中最寶貴的東西勾銷了。”

損友的特性,就是凡事喜歡站在利益這個層面上來考量彼此的關系,而且一遇到問題,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彼此之間的情誼。

而且一旦事情嚴重了,遇到坎了,他們的本意不是積極解決問題,及時地化解彼此之間的沖突和挑戰,而是一味地将原因歸咎于對方,然後貓哭耗子,假裝傷悲。

實際上,他們隻是為自己尋找一條退路,為自己找個理由不再理睬,更别想他們還會願意為你背鍋。

特别喜歡紀伯倫說的這句話:

“友誼永遠是一個甜蜜的責任,從來不是一種機會。”

君子,從來都會對友誼看成是一種責任,而且這種責任他們是心甘情願去承擔的,去維系的,并且内心裡還會為此感到甜蜜。

相反,那些喜歡将友誼當成是一種翹闆,看作是一些機會的時候,就足以說明他的居心叵測了。

曾國藩:交友,一定要選人品好的

2:如何結交君子之友?

那麼,君子之友如此之重要,那麼又該如何辨識,或者說如何識别具備君子品質的朋友呢?

同樣,我們也可以運用曾國藩的生活經驗和交友經驗來探讨。

他說:

“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僞;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真誠的品質可以揭露虛僞的本質,而看似笨拙的氣質,卻能夠戰勝讨巧的個性。

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結交朋友,不要太在意對方的表面,正所謂人不可貌相,欺騙我們的遠遠不止于他人,還有可能是自己的眼睛。

是以,我們要明白,結交朋友也好,要想自己也變成一個君子也罷,都需要做到足夠的真誠、真實。

很多人,他們表面不善言辭,老實巴交,但内心坦蕩,性情正直,堪稱君子。

而有的人,表面能說會道,能言善辯,聰明伶俐,實質上為人虛僞,甚至唯利是圖,居心不軌。

但偏偏現實生活裡就有太多這樣的人,明明沒有辨識人心的能力,卻往往喜歡将這些好高骛遠,心懷不軌的人看成是自己的心腹之交,看成是大才之人,然後自己也淪落成了趨炎附勢之輩。

實在是可悲可歎。

曾國藩:交友,一定要選人品好的

清朝大學士紀曉岚就在《閱微草堂筆記》裡寫過這麼一種故事:

有個人去世後,便找到地獄閻王爺哭訴,說自己往日真心對待的那些朋友,都是忘恩負義之徒。

前前後後他講到了十幾個這樣的狐朋狗友,說自己在擁有一番權勢的時候,個個都對自己形影不離,唯命是從,可自己淪落之後,便樹倒猢狲散,所有人都避之唯恐不及。

閻王爺認真地聆聽着,但也沒有認可對方所說的那樣,等他講完,自己說了這麼一番話:

那些人在你人生高光時刻裡,對你機關算盡,甚至阿谀奉承,而當你陷入低谷時,卻随即選擇排擠于你,這類人終究會得到屬于他們的命運,來到地獄依舊要得到陰司的懲處。

可你這般埋怨和謾罵,卻有極為不妥的嫌疑,正所謂“種桃李者得其實,種蒺藜者得其刺”,你種下什麼因,就收獲什麼果。

自己喜歡結交那些喜歡趨炎附勢,阿谀奉承之輩,自然當你風光不再,他們便會心狠離去,而你悔不當初之後,卻慷慨赴義一般,拿出所謂的道義來指責他們。

這樣的舉動,豈不若鑿冰取火嗎?自己明明有錯,又怎能一味地去怪罪别人?

拜倫說:

“趨炎附勢的小人,不可共患難!”

我們在選擇結交一些朋友的時候,就應該首先要觀察對方的人品和習性,若是知道對方有着一種趨炎附勢的姿态,就要及時疏離。

因為人生的過程總是起起伏伏的,是以你無法預料,一個喜歡趨炎附勢的人,會不會在你跌落谷底的時候,是不是還會給你加上一腳。

要想自己不在朋友結交上陷入困境,就需要自己做到提前做好準備,真正做到隻有君子品質的人才能走進自己的世界。

曾國藩說:

“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

要想結交君子之朋友,就要看到對方能夠做到自己所不能做到的,這種能力可以展現在專業能力上,也可以展現在思想品格、智慧和境界上。

一個人若是結交到了所謂的君子,那麼即便在一年到頭都沒有幾次聯系,平時也沒什麼聚會,等到了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相聚在一起,還是一樣的熟悉,快活且自在。

誰也不會讨好誰,也不會刻意假客氣。

曾國藩:交友,一定要選人品好的

3:好好交友

克雷洛夫說:

“仁愛的話,仁愛的諾言,嘴上說起來是容易的,隻有在患難的時候,才能看見朋友的真心。”

人生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結交到了對的朋友。

哪怕患難了,也能共同面對,哪怕一方高就了,也不會有半點的嫉妒。

彼此之間,君子之交淡如水,既沒有利益相交的算計,也沒有踩低攀高的心機。

有的隻是相聚之時的一杯酒,你我坦坦蕩蕩,歡聲笑語,不往回頭。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