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蘋果這家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其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廣泛關注,不少人寄望他們能夠複制在手機行業的輝煌,再一次改變世界。
從虛拟現實到新能源汽車,很多蘋果可能會涉獵的領域,都已經被反複讨論過,如果你覺得乏味了,那麼這次大家又抓到了蘋果新的線索——做遊戲主機。
來自台灣的爆料人稱,蘋果目前正内部讨論重新進入遊戲機市場,并且已經通過外部咨詢,進行可行性研究。
蘋果的「遊戲基因」
不少人見證過 iPhone 如何重新定義手機,Mac 對工業設計的追求,其實蘋果和遊戲的淵源也不淺。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在打勞工階段,就忽悠過搭檔,一起做出了可以載入遊戲曆史的《打磚塊》。

當然,這事兒和現在的蘋果沒啥關系,不過在蘋果的産品史上,還真有一款遊戲機。
1996 年,蘋果聯合 Bandai 在日本和美國推出過相容 Mac OS 7.5x 作業系統的家用遊戲機,Pippin game station。
這款機器隻有 CD,沒有硬碟,連接配接電視之後可以用于網上遊戲和學習。
不過這次經曆成為了蘋果的黑曆史,在銷售期間,全世界一共隻賣出了 4 萬 2 千台,損失了超過 65 億日元,還導緻 Bandai 負責這次合作的子公司解散。
Pippin 的産品負責人李開複分析 Pippin 失利的原因:
市場已有強大的對手:世嘉和任天堂
資金不足,蘋果隻負責40人的薪水,其餘經費由合作夥伴 bandai 承擔
産品特點不能很好的符合市場需求(Pippin 的特點是有很多益智教育類遊戲)
會以什麼形态出現?
時隔這麼多年,Pippin 失利的原因對現在的蘋果來說,似乎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了,大家更在乎的,可能是蘋果遊戲主機會以什麼形态出現。
從消息來看,蘋果有意将兩款很久沒有更新的産品重新打造。
一是将 Apple TV 重新設計,類似索尼的 PS5 或者微軟的 Xbox 這樣的家用遊戲機,并相容之前版本的内容。
二是把已經從官網下架的 iPod touch 穢土轉生,做成掌機重新推出市場。
Patently Apple 曾報道過蘋果申請的遊戲專利,有可能是為現有的裝置做準備,也有人認為是為了遊戲主機打造。
第一種是類似 Switch 的 JoyCon 搖桿,可以吸附在裝置兩側,可以供 iPhone、iPad 甚至未來的蘋果掌機使用。
第二種則與任天堂的 3DS 比較類似,左右兩側為按鈕,中間是觸屏,可進行手勢操作,吸附方式看起來有點像蘋果的妙控鍵盤。
第三種則是傳統的遊戲搖桿,不過中間多了一個滑塊,暫時不知道可以做什麼。
不知道你們更傾向于哪種形态呢?
蘋果怎麼靠遊戲機賺錢?
衆所周知,蘋果的産品以價格昂貴而聞名,但遊戲主機市場,硬體并不算貴。
以禦三家為例,索尼的 PS5 和微軟的 Xbox series X,官方價格大約在 4000 多,任天堂的 Switch 甚至隻要2000 出頭。
如果蘋果還是保持自己的高價打法,再翻車一次也不是不可能,并且遊戲玩家才不管你是蘋果還是雪梨,更在乎的是遊戲的内容和品質。
禦三家的打法大概有自研、獨占還有訂閱制服務,我猜蘋果也是類似的打法。
富得流油的蘋果自然不用為錢擔心,主要還是取決于他們的決心。
就拿流媒體來說,成立不到三年的 Apple TV+,今年就憑借自己出品的《健聽女孩》,擊敗了包括 Netflix 等衆多對手,成為首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流媒體電影。
獨占方面,去年 5 月爆料人 Tron 就表示,蘋果在與育碧進行協商,希望對方能尋找更多的遊戲制作商,為蘋果提供新遊戲。
訂閱制也是遊戲主機廠商慣用的賺錢手段,比如微軟的 XGP,索尼的 PS+ 服務,其實蘋果在這方面更加熟練,Apple TV+、Apple Music、Apple Arcade、iCloud 和 Apple Care...遊戲方面也推出了 Arcade。
Arcade 雖然剛推出的時候被看好,但至今因為更新慢、品類少,并且大多數都是休閑遊戲為主,缺少 3A 大作而導緻使用者流失,也許在做了遊戲主機之後,Arcade 才能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或許是為了元宇宙?
當然,一向喜歡另辟蹊徑的蘋果,也許醉翁之意不在酒,做遊戲隻是煙霧彈,其實是為了元宇宙。
自從 Facebook 把元宇宙這個概念炒熱,就有很多人在讨論,什麼是元宇宙。
有趣的是,不少人認為所謂的元宇宙,本質上就是遊戲,其中不乏科技大佬也是這麼想的。
比如微軟 CEO 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接受采訪時就認為:
元宇宙本質上就是遊戲,它能夠将人物、地點、事物放入實體引擎中,然後互相關聯。
遊戲是當今所有平台上最具活力和最令人興奮的娛樂類别,将在元宇宙平台的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
Steam 平台的創始人 Gabe Newell 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
大多數正在談論元宇宙的人都跑偏了,他們顯然從來沒有玩過 MMO(大型多人線上遊戲)。他們吹捧‘哦,你可以定制頭像了。’這就像《最終幻想 14》能進入拉諾西亞一樣,這不是十年前就已經解決的問題了嗎?好像他們發明了什麼厲害東西一樣。
而如果要做元宇宙的入口,那麼自研裝置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蘋果跟元宇宙暫時還扯不上什麼關系,外媒報道稱,蘋果公司曾考慮過元宇宙,但最終決定避免這一領域。
假如蘋果真的進軍遊戲主機業務,你覺得可以和遊戲主機禦三家(微軟、索尼、任天堂)齊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