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作者:慢嚼天下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如果問20世紀的中後葉什麼時候最危險、距離人類滅亡最近,想必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脫口而出:古巴飛彈危機。在那幾天裡,美蘇兩大強國都将彼此的一切軍事力量動員了起來,核武器更是直接推上了發射架。莫斯科和華盛頓兩大世界的中心一片恐慌,人人都感到末日即将來臨。

但值得慶幸的是,這朵來自加勒比海的陰雲在籠罩了世界13天後終于散去,美蘇兩國雙雙緩和了關系。不過,很多學者都認為,美國并不是這次事件的最終赢家,蘇聯不光沒輸還賺了一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說到古巴飛彈危機,就不得不聊一聊古巴了。畢竟古巴可謂是整場危機的導火索。那麼,這個古巴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能讓美國如此重視?

原因很簡單,如果你翻開地圖,找到古巴這個地方,一定會驚得下巴都合不上去。因為古巴這個島國的地理位置跟美國極其接近,距離佛羅裡達半島隻有217公裡,出門就是美利堅。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而這樣一個國家卻是蘇聯在冷戰時期的鐵杆盟國。從1959年,卡斯特羅帶領遊擊隊推翻美國爪牙巴蒂斯塔的獨裁統治,與蘇聯結盟以來,古巴一直站在實體意義上的反美最前線。而且一反就是60年,風雨無阻。

不知哪位國際關系大師曾經有這樣一句名言:“拉丁美洲的悲哀就是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的确,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廣大土地持續生活在美國的幹涉和滲透下,被美國控制着經濟命脈,隻能做美國的原料生産基地和産品傾銷地,人民生活水準可以說是極度貧苦,甚至連基督教的傳教士都看不下去,拿起了左翼書籍搞起了解放神學。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但是古巴的存在可以說非常雄辯地告訴了我們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因為實行了社會主義的古巴雖然距離美國比誰都近,但是人均壽命高達78歲,識字率達到了驚人的99%,醫療體系更是走到了世界前列,日子過得比跟着美國混,搞資本主義的拉丁美洲國家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

不過說老實話,古巴一開始并不是十分親近蘇聯,隻是單純地反對美國。但是對于美國來說,不肯老老實實任自己剝削,就已經是罪大惡極了,必須要将其扼殺。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而縱觀天下反美的國家,無論是遠在非洲的剛果,還是近在眼前的委内瑞拉,中央情報局搞起政變來都可謂是戰況輝煌。可唯獨眼前這個古巴,卻讓揚威天下的中情局丢盡了臉面。

比如中情局曾經為了煽動古巴國内的反對浪潮,宣布對古巴所有“持不同政見者”開放綠卡。 消息一出,卡斯特羅直接拉了幾大船罪犯和精神病人去了美國,把美國當流放地來用。

而美國為了凸顯出自己的偉大崇高,隻能咬着牙把這幾船人全都接收了,結果就是,整個佛羅裡達州被攪擾的雞飛狗跳不得安甯,古巴則清空了這幫幹吃飯不做貢獻的人口,極大的節省了一筆開銷。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再後來,美國打算刺殺卡斯特羅這個硬茬,結果因為卡斯特羅的安保工作極其出色,殺手橫豎都完成不了任務。

最後美國撕破臉皮,指令有着10天颠覆瓜地馬拉戰績的中情局局長杜勒斯,去古巴搞政變,結果因為各大部門接連失誤,搞出了“豬灣事件”的大洋相,戰果豐碩的杜勒斯慘遭撤職,可謂是灰頭土臉,名聲掃地。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古巴在抗美最前沿如此給力,也實在是讓大洋彼岸的蘇聯老大哥刮目相看。畢竟相比于美國在西歐那些底子相當不錯的盟國,蘇聯手下掌控的東歐國家可謂是一窮二白,全靠蘇聯提供的援助才得以與西方國家有拼一下的能力。

現在難得,美國家門口就有一個堅定反美而且水準不錯的國家,而美國颠覆古巴政府的打算都已經是明牌了,此時不進行拉攏,更待何時?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于是從60年代起,古巴與蘇聯迅速靠攏,雙方在各個領域上頻頻合作。蘇聯還提供給了古巴大量的無息貸款和技術人員,大力支援古巴的建設,把這裡打造成了反美的前哨站。

嚴格來說,蘇聯在冷戰上的國力其實還是不如美國的。具體可以展現在彈道飛彈上,美國在土耳其等地都設有飛彈基地,這些地方嚴重威脅蘇聯的國家安全。而相比之下,蘇聯雖然也有能直接打到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飛彈,但是終歸還是比美國少。

而中短程的彈道飛彈因為沒有得力的飛彈基地,很難發射到美國境内,是以一旦開戰,蘇聯将十分被動。于是蘇聯一直都希望找一個能夠打到美國本土的地方,建設中短程的飛彈基地。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當時的赫魯曉夫打開地圖一看,發現古巴實在是塊風水寶地,在此地建設飛彈基地,整個美國都可以盡收其中。正好美國因為豬灣事件,跟古巴鬧得極為難看,是以加重了對古巴的封鎖和制裁打擊。

是以現在的古巴更加迫切地需要蘇聯的支援。于是雙方一拍即合,1962年,蘇聯開始在古巴進行戰略核飛彈的基地建設。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不得不說,蘇聯的進展确實神速,就在美國的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覺地就把飛彈發射基地建好了近大半。

不過美國倒也算發現的及時,到了10月15日,飛彈基地馬上就要竣工了的時候,美國U2偵察機拍下了蘇聯基地的照片。這一消息迅速上報給了當時的美國總統肯尼迪。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對于蘇聯把核飛彈發射基地修到了家門口這件事,肯尼迪可謂是極度震驚,而且他很快就意識到,如果此事不能及時、幹淨、漂亮的處理,他自己倒台是小,整個美國都有可能毀于一旦。

沉思良久後,肯尼迪于10月22日對全球發表了電視講話,指出蘇聯在古巴的核飛彈部署,嚴重影響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同時表示将派出艦隊将古巴團團包圍,将其武裝封鎖起來,并且指令攜帶核彈頭的戰略轟炸機進入古巴領土巡航。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對于肯尼迪的行動,蘇聯顯然是吃了一驚,不過他們在第一次的回應中卻堅決表示,蘇聯在古巴部署的飛彈是“純防禦性質”的,美國對古巴的封鎖和對蘇聯的指責不可接受,蘇聯将做出最為激烈的回應。

一時間,一張令人窒息的大網從大氣層覆寫下來。美國所有的軍事基地和武裝力量全都被動員了起來,時刻準備應對蘇聯在古巴部署的核飛彈的打擊。一旦蘇聯的核彈頭落進了美國本土,美國必将毫不猶豫地将飛彈覆寫到整個蘇聯及其盟國的領土。

而對于蘇聯來說也是這樣,美國的核彈頭一來,整個西歐和美國也必将不會獨活。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膠着、緊張、令人難以忍受的僵持持續了整整四天,最後,蘇聯送來了一份赫魯曉夫的親筆信。

赫魯曉夫在信中仍然表達着美國對蘇聯的指責是誇大其詞,但是在最後卻突然話鋒一轉,從裡到外一直在瘋狂暗示,如果美國撤走在土耳其部署的,能直接打到蘇聯本土的中短程飛彈,那麼一切都好商量。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當時的美國國内,确實有不少叫嚣着要和蘇聯同歸于盡,堅決不撤走飛彈的戰争狂人,但是肯尼迪總統确實深明大義,他知道核大戰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雙輸景象。于是,他說服了國會,經過一系列内部操作和互相傳話,雙方終于達成了一緻。

10月28日,赫魯曉夫釋出講話,宣布将撤走“被美國稱為具有攻擊性的彈道飛彈”,并且給了美國一個面子,沒有提到這次的服軟,是以美國撤走土耳其的飛彈作為對等條件的。總之,古巴飛彈危機成功解除,除了向來堅決反對蘇聯撤走飛彈的古巴人,大家都松了一口氣。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當然,為了彌補古巴的損失,蘇聯在後期的争霸中,确實一直非常照顧古巴,這是後話了。

不久後,美國也撤走了在土耳其的飛彈,兩大強國在戰争的邊緣徘徊了13天,最終各退了一步。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不得不說,關于古巴飛彈危機究竟是誰赢了,一直都是一個十分有趣的話題。

目前大部分的研究者都認為這是一場平局,因為經過這次較量,雙方都暫時解除了對對方的安全威脅,無非是赫魯曉夫在發表講話時沒有提到美國的交換條件,丢了點臉。但是考慮到古巴的飛彈基地本來也沒有完全建成,是以總結是美國赢了面子,蘇聯赢了裡子。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而且還有不少人更是認為,古巴飛彈危機是赫魯曉夫在國際政治博弈上的精彩操作,因為在古巴完全繞過美國部署核武器,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土耳其的美國飛彈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而現在,赫魯曉夫卻無中生有,憑空變出了一張牌來,較量到最後,隻損失了一筆工程建設款和一點面子,卻攆走了美國部署在土耳其的飛彈,實在是神來之筆。

1962年飛彈危機:赫魯曉夫雖然“低頭”,美國卻并不是最終赢家

當然,也有很多人堅定地表示蘇聯就是輸了,因為這點面子實在影響巨大。對于這種了解,我們也不便說些什麼,不過在這裡,我們可以做個發散一點的假設:如果最後赢得了冷戰的不是美國而是蘇聯,或者蘇聯雖然輸了冷戰,但沒有灰飛煙滅,仍然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那麼當今又會如何介紹古巴飛彈危機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