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節目!
近來,由于國際局勢愈發緊張,美國白宮收到了不少消息,其中不乏有很多壞消息。首先是美國國内遭遇了兩件讓官員們比較頭疼的事,一件是關于總統拜登,另一件則是直指美元霸權。
前兩天,美國總統拜登在北卡羅來納州舉行了一場演講,演講持續了約40分鐘,但是在演講結束後,拜登卻突然向右轉身并伸手做出了握手動作,現場的視訊顯示,當時台上并沒有其他人,拜登的旁邊其實是空氣。而且鼓掌的人群中也沒有人在與他互動,是以報道将拜登此舉形容為“與空氣握手”。更讓人詫異的是,拜登在“握手”之後并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環視一周,停留了約8秒後才緩緩走下講台。

演講結束後該視訊在網絡上迅速傳播,甚至有人為此配上了“詭異”的音樂、引發了人們廣泛的議論和猜測。值得注意的是,拜登的年齡已經将近80歲,他是就職時年齡最大的總統,也是最年長的在任總統,是以他的身體一直是媒體和群眾關注的焦點。
根據美國憲法的第二條,年齡是總統候選人的限制之一,但問題是憲法隻規定了年齡下限,也就是35歲,以確定總統有足夠的經驗應付複雜的國内和國際事務,而沒有規定年齡的上限。
在拜登執政時期,口誤的次數非常多,導緻群眾對他的印象不斷下滑。早在去年的時候,拜登就因為一場語無倫次的發言而慘遭懷疑和抨擊。黑人脫離民主黨”運動創始人兼作家歐文斯甚至聲稱,“美國總統患有癡呆症。”而且,美國對此也做過民調,結果顯示,50%的美國人都表示不确定拜登的身體和精神健康狀況是否适合擔任總統。
現在,拜登又再度傳出“與空氣握手”的詭異視訊,且不說看到視訊的美國群眾會再次對政府能力感到擔憂,就連美國的歐洲盟友們恐怕也會在心裡“盤算”一番。現在正值美歐聯手制裁俄羅斯之際,拜登每一個“不靠譜”的表現都可能會讓盟友更加遠離美國。
那麼美國國内的第二個難題,就是美元霸權正在慢慢瓦解。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率領西方對俄羅斯展開了瘋狂的金融制裁。然而這些制裁并沒有逼迫俄羅斯“屈服”,反而對美元産生了“副作用”,為什麼這麼說呢?試想一下,美西方動辄對一國高達數千億美元的儲備資産進行當機,如此可怕的制裁怎麼會不讓人懷疑目前的國際貨币金融體系和秩序的穩定性、可靠性呢?現在世界各國已經對儲備資産這類“無風險資産”産生了質疑。
衆所周知,美元在全世界範圍内擁有“霸主”地位,但因為美國屢次用這個“便利”來薅世界的羊毛,是以美元的地位也正在慢慢下滑。近年來,國際上的一大“熱詞”就是去美元化。在美國對俄羅斯發起瘋狂制裁後,國際儲備貨币格局“去美元化”程序又進一步加快了。
簡單來說,就是美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讓世界各國發現了過度依賴美元和美國金融系統會發生什麼後果。美國總統拜登揮揮手就可以當機俄羅斯的大量資産,這也讓各個國家開始懷疑自己的資産是否安全。與此同時,普京也對美元霸權毫不留情地出手,宣布在能源、大宗商品等領域與“不友好國家”直接以盧布結算,一舉加快了與美元和美歐金融體系脫鈎趨勢。
其實不止是俄羅斯,其他國家也加入了這個行列,比如印度就正在與俄羅斯研究建立“盧比—盧布”貿易支付機制,以繞過美元。沙特阿拉伯也正在與中國方面積極磋商,讨論将其向中國出售的部分石油以人民币計價。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俄雙邊貿易已經有17%以人民币結算,此次俄歐沖突以及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将會繼續推動人民币結算支付比持續上升,而這對于美國來說恐怕都不是什麼好消息,因為這意味着美元在全球石油市場中的主導地位将會快速下滑。
此外,美國西方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也讓亞洲、拉美、非洲地區國家企業和金融機構緊張起來,他們很可能會減少美元融資,以此降低被美歐政府“圍獵”的風險。換句話說,就是大家開始不再信任美元。雖然美國制裁俄羅斯時“威風凜凜”,但是産生的後果也讓美國得不償失了。現在有20多個國家已經建成了自主金融清算系統,這場危機還直接催生了重要能源交易國的新支付結算體系建立,而一旦新的支付結算格局成形,對于美元霸權的沖擊也是非常可怕的。
近些年來,美國政府為了維護自己的霸權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而且還針對中俄。打壓俄羅斯、圍剿中國,現在也算是“弄巧成拙”,反而加速了霸權的瓦解。就在美國政府為國内問題焦頭爛額之際,美國的盟友國也傳來了壞消息。
首先就是美國的“鐵杆小弟”日本。衆所周知,日本政府一直非常響應美國的号召,然而事實上,日本的群眾可能并不想“追随”美國。據媒體4月14日消息,今年恰好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數百名日本群眾在東京舉行了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集會,呼籲政府踐行《中日聯合聲明》精神,推動日中友好合作。
集會的組織者公開表示,中國是日本一衣帶水的鄰國,也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日本政府應該抓住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機會,全力推動日中友好合作。值得注意的是,他還直接批評日本政府在美國的唆使下頻頻采取反華舉動,并認為這種做法絕對不可容忍。
不得不說,日本跟在美國身後,不僅制裁俄羅斯,還積極推進美國的“印太戰略”針對中國,種種行為都被日本群眾看在眼裡,日本政府是時候應該反思一下了,“反華”“反俄”對日本有什麼好處呢,隻會是百害而無一利。
另一方面,日本群眾此舉也證明很多人對美國的印象并不是太好,其實想想也應該知道,駐日美軍可沒少給日本群眾“添麻煩”,然而日本政府卻做不了主,早已讓群眾不滿。除了日本,美國的另一個盟友也發出了不滿的聲音,那就是歐盟成員國西班牙。
同樣是在4月14日這天,西班牙外交部公開對美國将核潛艇停靠在直布羅陀水域表示不滿,并且已經向美方提出了外交抗議。據媒體報道,在前一天,美國的核動力潛艇“喬治亞”号抵達直布羅陀水域,而西班牙外交部宣稱目前還未得知該核潛艇的停靠原因和持續時長。值得注意的是,直布羅陀水域其實是屬于英國的,按理來說,西班牙外交部是無權阻止美國在該水域停靠核潛艇的,但是即便如此,還是引發了西班牙環保組織的抗議和附近居民的不安。
其實美國已經不是第一次因為核潛艇遭到不滿了,前不久,澳洲總理莫裡森在大選前高調宣稱,澳計劃在美國和英國的協助下,打造一支核潛艇艦隊,還要在澳東海岸建造核潛艇基地,美英澳三國大肆開展核潛艇合作,其實已經違反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目的和宗旨,損害了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也破壞了地區和平穩定,是以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但是美國卻對此熟視無睹,仍然在大力支援澳洲。這讓人不禁想問,美國為什麼如此“幫助”澳方呢?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美國此舉就是在針對中國。
澳總理莫裡森信誓旦旦地強調,澳方将斥資380億澳元用于擴軍,澳媒評論稱,中國的軍事建設是澳增加國防開支的主要原因之一,對于澳方罔顧事實,通過蓄意鼓噪所謂“中國軍事威脅論”大幅擴軍、大幅增加軍費預算的行為,中方已經正告澳方,如果一意孤行,就必須做好付出慘痛代價的準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日前美國政府公布了2023年度的國防預算,竟然達到了8133億美元的“天價”,簡直讓人跌破眼鏡。而在這些國防預算中,核武器預算仍然是曆年最高,由于美國擁有龐大的核武庫,是以核武器的發展訴求主要展現在更新換代和指揮控制系統的現代化方面。
如此種種其實都是美國窮兵黩武的展現。衆所周知,軍事力量是美國全球霸權的重要支柱,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就一直保持大規模的海外駐軍,憑借龐大軍事力量維護自身的利益,然而美國政府必須醒悟,無論是巨額軍費還是頻繁的海外軍事行動,最終帶來的都隻有世界局勢的動蕩。也希望這些信号能夠提醒拜登政府,一味搞拉幫結派、對抗針對,隻會讓自身的地位下滑,在世界各國的反對和不滿中逐漸衰落。本期節目到此結束,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