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加持 人性溫度 思想浸潤|美的傳遞與接力

科技加持 人性溫度 思想浸潤|美的傳遞與接力

▲ 《憶江南》節目畫面

近日,中央電視台紀錄片《美術裡的中國》開播,每集用12分鐘講述一幅畫作與畫家的故事,以藝術與技術的“完美邂逅”闡釋畫作的藝術價值,展現作品背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品格。4月3日,央視《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節目中,《富春山居圖》借助科技震撼重制,與虎年春晚《憶江南》節目形成呼應,觀衆仿佛置身畫中,遊覽壯美山河。在抖音平台上,首都師範大學青年美術教師楊藩開播的“楊藩講藝術”,以诙諧幽默的形式推出精簡版的藝術課,不到10個月,積累粉絲140多萬……

原本靜默于各地美術館、等待被觀賞的畫作,在新的傳播手段下,跳脫實體空間的局限,創造出了與衆不同的視覺觀感,其背後反映了怎樣的審美需求?科技與藝術的融合,對于促進美育普及有何積極意義?對美術類題材視覺化的創新,又應如何避免簡單的流行化追求?

科技加持 人性溫度 思想浸潤|美的傳遞與接力

▲ 紀錄片《美術裡的中國》畫面

01

科技加持:從靜态到動态

《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然而,鮮少有人知道畫中藏着8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如何借助現代科技讓畫裡的人物“活”起來?虎年春晚節目《憶江南》通過影視化全流程制作“喚醒”了這幅流傳600多年的名畫,在“CG特效+光學動态捕捉”等技術的加持下,畫中的人物按照順序一一亮相,聆聽的同時,觀衆仿佛一曲“躍”古今,在鏡頭下“邂逅”畫中人。

《憶江南》節目最大的難度是還原《富春山居圖》。節目組與中央美術學院的藝術家合作,由5位國畫藝術家将《富春山居圖》拆分成了接近150個國畫元素,經過三維的模組化與還原,組成了一副純三維立體的《富春山居圖》。每一個元素的手繪保證了每一處景别的山石水木均不同。在三維的景觀裡還原國畫的留白與藝術感,需要思考和把握三維化和國畫之間的尺度。在影視化流程中,顔色的處理與三維美術的渲染上也追求國畫美術的還原,而非一般影視中追求的真實感與立體感。最終,《富春山居圖》在觀衆眼前“活”了起來。

科技加持 人性溫度 思想浸潤|美的傳遞與接力

▲ 萬松煙霭(國畫) 132.5×66.5厘米 黃賓虹 中國美術館藏

在《美術裡的中國》中,齊白石的名畫《蝦》被分解成了一個個小細節,遊弋的蝦們被賦予了動态感,仿佛自如地穿梭在池塘中,讓觀衆也似乎跟着走進了那個“水草青青的世界”。黃賓虹的水墨畫《萬松煙霭》也進行了立體化視覺呈現,黃山奇秀與水光、星光合為一體,畫面将作品的精妙細節放大呈現的同時,還以畫中畫同時顯示這一局部在整體畫作中的位置,讓觀衆能更好地體會到畫家的用心。節目還運用了4k高清攝影、超微距攝影、航拍攝影、延時攝影,甚至水下攝影等形式,利用風格多變的鏡頭語言搭配較快的剪輯節奏,令自然的呈現充滿真實感。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評價:“《美術裡的中國》利用最新電視技術手段,使靜态的圖像“活”起來,在聲、光及解說詞的互動中,“活”出一個别開生面的美的世界,讓觀衆随着畫面的移動逐漸欣賞作品的氣象與神韻,使美術作品在科技、數字化時代獲得了新的生命。”

02

人性溫度:從高冷到親切

除了高科技的運用,這些節目能夠精彩、有效地将看似高冷的美術作品普及給觀衆,也因其充分從閱聽人角度考慮了“可接受性”。《美術裡的中國》短小精悍,每集12分鐘,不僅開門見山、深入淺出地向觀衆普及繪畫技巧,說明白畫“到底好在哪兒”,而且不從藝術史的大全景着手,而是從畫家個人生平故事的小角度切入,帶觀衆“親曆”作品的創作過程和畫家的藝術人生。春晚節目《憶江南》邀請了知名話劇演員和青年歌手扮演畫中人物,現場氣勢磅礴的演繹将宋詞、名畫、歌聲完美融合,“漁夫、樵夫、行者、讀書人”營造出超然的山水之境,也讓觀衆沉浸在山水畫的意境之中。

優秀的電視節目能将美術經典作品傳播得更廣,實際上作為美育重要基地的各級美術館,也一直在創新方式方法,紮實開展普及工作。日前公布的2020—2021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中,包含了10個優秀公共教育項目和10個優秀公共教育提名項目。在這些項目中可以看到美術館在普及美育方面的多樣化舉措和各自的亮點。其中,金陵美術館入選優秀展覽項目“觀衆也是藝術家”,展出熱愛藝術的普通觀衆的作品,呼籲每一個普通人都能持續對藝術保持熱忱,對藝術心生漣漪。中國美術館設有現場導覽和線上直播等多種展覽形式,通過與各種新聞媒體直播用戶端合作,擴大展覽的影響力。如去年中國美術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體育青少中心《大手牽小手》欄目組合作,邀請30多位熱情洋溢的小觀衆共同走進展廳,通過現場和線上導覽,館長吳為山與主持人鞠萍帶領孩子們,大手牽小手,講述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的精神。

運用新技術普及美育,短視訊平台的閱聽人覆寫能力不可忽視。首都師範大學的美術教師、畫家楊藩開設了抖音賬号“楊藩講藝術”,從講解日本浮世繪的前世今生到探究歐洲宮廷名畫的曆史背景,從傳授《富春山居圖》的繪畫技法到剖析今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美術亮點,嚴肅處縱橫古今,诙諧處又穿插相聲段子、寓教于樂。在楊藩看來,利用短視訊平台傳播知識的最大優勢就在于扁平化、廣泛性,假使他仍然要營造藝術的神秘性或者吹噓某個藝術家,那就會完全抹殺平台的特性。“普通人可能沒必要詳細了解藝術史,但我們應該知道什麼是美、如何欣賞美。要讓更多人接觸到藝術、讓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你就要把起點放得更低,盡量遵從網際網路的傳播規律,盡量消除傳播的障礙。”他說。

03

思想浸潤:從懵懂到自信

作品是畫家精神世界的具象展現,承載着畫家畢生的理想和深厚的情感。在《美術裡的中國》中可以看到,畫家齊白石從家鄉農村來到北京,在家國危難時,他将對鄉土深沉的愛化作拍案奮起的金剛怒目。他畫“螃蟹”,諷刺侵略者橫行霸道;他繪“寒鳥”,鼓勵群眾身處逆境,精神不死。他說:“正因為愛我的家鄉,愛我的祖國魅力富饒的山河土地,愛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費了畢生精力,把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感情畫在畫裡,寫在詩裡。”

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遠在節目中評價:“齊白石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百姓,是一位技藝高超、學養深厚的藝術大師,而且他力圖使自己的作品讓更多人喜歡。那麼多人喜歡他的作品,這就展現了其人民性。我們能夠從他的作品中讀出一個很可愛、很樸實的藝術家的靈魂。”

在這部紀錄片中還可以看到,傅抱石在戰亂時的重慶如何憂憤交加,以“抱石皴”抒寫胸臆,又如何在上世紀60年代,帶領創作團隊開展23000裡的壯遊寫生,用畫筆展現祖國的大好河山。當他站在華山的巍巍山巒前,内心充滿自豪與憧憬,最終創作出了中國近現代山水畫中開創一代新風的扛鼎之作《待細把江山圖畫》。傅抱石說:“中國畫的精神,即是中國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

黃賓虹在《國畫之民學》中寫道:“藝術便是公德心的結晶,現時世界所染的病症也正是公德心衰落的原因,要拯救世界,必須從此着手。”他堅持在詩性的東方筆墨精神中去尋找撫慰和重建的力量,堅信筆墨是民族性格的表達,他用4個字總結和描述筆墨的妙谛:渾、厚、華、滋。“墨法顯現了中國文化的人格特性,中國人的宇宙觀。《萬松煙霭》表現的是傳統文化曆久彌新、曆久彌堅的形态,半個多世紀後我們再看,越來越顯現出其價值,而這樣一種對于東方文化的自信,在今天也越來越為我們所認同。”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于洋表示。

20世紀50年代,傳統繪畫不受學生重視,作為教師的潘天壽憂心不已。他在毛主席描寫壯麗山河的詩詞中受到啟發,到雁蕩山寫生。1962年潘天壽創作了《記寫雁蕩山花》,尺幅巨大,山岩堅硬,野花蓬勃,将雁蕩山的磅礴氣象傳遞給每一位觀者。他用傳統的山水花鳥展現了一個嶄新的境界,在畫作中展現出精神氣質的變化和對民族文化的自信。

這些作品和其創作者,生動闡釋了文化傳統與文化自信。正如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評價《憶江南》所說:“節目展現了中國古典精神,借助高科技讓畫中人物從畫裡走出來,又回到畫裡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學家、藝術家要能夠展現中華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隻有這樣,我們的文化自信才能真正落實到每一個人心裡。”

而線上下的美術館美育活動中,湖北美術館策劃開展“時代有我赤心相傳”“百名藝術家寄語‘藝術後浪’”“小小志願導覽員”“紅色之路伴你行”沉浸式體驗紅色經典等公共教育活動,充分挖掘展覽中的紅色主題元素,讓觀衆感悟特殊的紅色文化魅力。浙江美術館聯合浙江省多家機關,舉辦了“時光機藝術計劃,我和2035有個約定”“黨是陽光,我是花”廣播直播間和全省美術教師愛國主義美育資源共享平台、“我在我見我記得”公安英模繪像活動等,連接配接美術與當代生活,展現時代的榜樣力量,着重培養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一位網友在給“楊藩講藝術”賬号的留言中說:“以前隻知道畢加索和張大千,一邊聽相聲一邊了解了藝術史,才更明白了中國山水畫的美。”讓美撥動更多人的心弦,這正是美育普及的初心所在。

2022年4月24日《中國文化報》

第1版刊發特别報道

《美的傳遞與接力》

責編:陳曉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