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前兩天,朋友在微信問我:你有沒有看《親愛的小孩》?最近特别熱。

這部劇我其實早有聽說,也刷到過一些片段。但我沒有看。

原因很簡單,光是看了幾眼劇透,就已經很糟心了。

老婆在醫院,馬上就生了,老公卻擱家裡喝啤酒、看球,還睡了過去???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老婆生完孩子,老公第一時間給親媽送胎盤,為了給弟弟補身體???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勞資天天在家裡居家辦公+帶倆娃,本來最近情緒就有點壓抑,還看這麼糟心的劇,這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嗎?

可我轉頭在網上沖浪時(刷微網誌),又刷到這條熱搜:

人民網點名批評《親愛的小孩》販賣焦慮。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不得了,被官媒點名批評,這劇是得有多離譜啊~

然而,有趣的是,在留言區絕大部分網友的看法,竟截然相反。

“現實就是如此啊,甚至比劇裡更誇張。”

“狗血嗎?明明是一部現實片。太真實了”

“不想想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女性的焦慮問題,隻知道蒙住她們的眼睛和耳朵。”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這個過程裡,也有官媒站出來為《親愛的小孩》說話: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目前,人民網已經把評論區關了,我的好奇心卻被吊了起來:

這部電視劇到底是販賣焦慮?還是反映現實?

一口氣刷完前十集,我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親愛的小孩》改編自王小帥編劇并執導的電影《左右》,講述了一對離異又分别重建家庭的夫妻,為挽救身患白血病的女兒,決定再生一個孩子,用臍帶血為女治病的故事。

看這張宣傳海報,有一丢丢恐怖片的feel,但再想想,又挺現實的。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不過,真正引發争議的,并不是離異夫妻生娃救女的劇情,而是前6集中,女主角方一諾從生産、育兒生活中,展現的種種細節。

在前幾集裡,開場基本上都有一個長鏡頭,展示的是一諾孕期的變化。

第一集,她站在鏡子前卸妝,卸着卸着,發現左邊顴骨上妊娠斑好像又多了些,再對比一下右臉,這幾乎是隻有一個女人才會做的,下意識的事情。

接着鏡頭轉到了她的肚子,沒有衣服的遮掩,肚子完全展現在大家面前。

不協調的大肚子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肚子下方那一條條妊娠紋,像肆意生長的藤條一樣。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一諾輕輕地撫摸着肚子,終于沒崩住,眼淚馬上就出來了。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沒有一句台詞,可每個媽媽似乎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彈幕上,也都是一水兒的“太真實了”。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生娃之前追劇,覺得懷孕生孩子沒什麼了不起的:女主的肚子都是白白淨淨,孕吐隻是象征性的,螢幕上動不動就5年後,孩子會跑會說話上幼稚園,甜甜地叫着爸爸媽媽。

直到自己親生經曆過,才知道,生娃,女人是要付出代價的。

肚子不止會變大,還會長妊娠紋,像蛛網一樣分布在原本光潔的肚皮上;也不止是孕吐,是真的可以吐到地動山搖,生不如死;此外,身材會走形,器官會下垂,還有漏尿、恥骨分離……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懷孕的時候,旁人總安慰說,懷孕辛苦,生完孩子就輕松了。輕松了嗎?

不,恰恰相反,巨大的考驗才剛開始。

一諾躺在病床上,家人們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笑容,歡迎新生命的到來。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但隻有一諾的媽媽注意到,她渴了,要喝水。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卸貨之後,盆底肌還沒恢複的一諾大小便失禁,拉在床上了,老公肖路聞到一股臭味。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一諾自己也沒想到會發生這一幕,要強的她難堪地用被子捂着自己,不想讓老公肖路幫忙。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丈夫嘴上說着不嫌棄,幫妻子處理幹淨,可轉頭他的手洗了又洗,消毒液擦了又擦。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之後更是糟心事一大筐。

坐月子帶娃,請月嫂,月嫂不靠譜;一諾懷疑孩子黃疸高,月嫂滿不在乎:這都正常,你相信我的經驗。

可結果呢,醫院檢查黃疸值飙升,必須住院照藍光。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還有隔着螢幕都讓我看得揪心又生氣的一幕:婆婆帶娃出門,在一邊圍觀打麻将,另一邊嬰兒車滑出去,孩子直接摔出來了。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最後親媽、婆婆聚一堂,整了個家庭大戰。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種種情節過于現實,以至于這部劇播出後,微網誌上出現了#親愛的小孩 壓抑#這樣的熱搜。

有人說,這部劇能把把未婚少女看得産後抑郁。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還有人稱這是恐怖片。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恐怖嗎?但這恰恰是發生在千萬女性、家庭中,活生生的寫照,隻不過之前很少有劇,能這樣完整而真實地呈現出來。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甚至,有些現實比電視劇裡演的,還要奇葩。

很多網友就借着親愛的小孩這部劇,分享了自己生産和帶娃的經曆。

“我生的時候,老公跟我一起進的産房,全程他不是在王者,就是站在我前面摟着手看着我生。”生孩子,終究是女人一個人的事情。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觀察我嫂子,白天上班,晚上照顧兩個孩子,都是嫂子起夜,我哥沒管過。”照顧孩子的起居、輔導作業,也都基本靠女人。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我婆婆說,請月嫂花這麼多錢,不如讓我媽辭職帶孩子,她自己玩了十幾年也不說帶孩子。”不幫忙還添亂的婆婆,也是一抓一大把。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我就吃過胎盤”相信産婦胎盤大補的,依然大有人在。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其實,人民網批評《親愛的小孩》,說它“販賣焦慮”,我也很了解。

畢竟眼下生育率下降明顯,離婚率也在節節攀高,這時候,播出這樣一部寫實的生活片,很可能會加劇年輕人恐婚恐育的心态。

可是光捂嘴,問題就解決了,生活就從此和諧美滿,就能促進生育率和結婚率了嗎?

顯然不是。唯有直面問題,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猶記當年還沒結婚時,我對于懷孕、生娃的唯一了解,就是孕吐、長胖,生産時很疼。

直到自己懷孕後,我才知道,沒那麼簡單!

長胖隻是小意思,孕期的便秘、水腫、妊娠紋;卸貨後,排不完的惡露,持續的情緒低落,還有數不清的夜奶,支離破碎的睡眠……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如果當時我了解得更多,我會有更充足的準備,也不至于那麼手足無措,也就不會出現産後抑郁。

但是沒有。以前很少有途徑可以了解到這些。

就連社會期待也是這樣,一邊是衆口一詞誇媽媽偉大,一邊卻輕視女性的付出,把它當成是理所當然。下面這些話,你一定聽過它的各種版本:“生孩子很簡單,嘩啦一下就生好了。”

“哪個女人不是這樣過來的,怎麼就你矯情。”

“孩子怎麼生病了,你一個當媽的,怎麼連孩子都帶不好?”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壓垮一個媽媽的,不是養娃各種辛苦,而是身體上承受的痛苦,還有精神上不被了解的壓抑。

而要細究這些不了解背後的原因之一,正是因為真實的殘酷被說得太少了。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總的來說,我覺得《親愛的小孩》這部劇,值得一看。

劇中的每個角色都很立體,就像生活中的你我,沒那麼完美,也沒那麼糟糕,都是性格不完美、平時會有情緒的普通人。

一諾和肖路的婚姻,怎樣從恩愛走向破碎,他們之間的沖突,有哪些是完全不必要的,都值得我們讨論和反思。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表面上,肖路是這段婚姻中最大的過錯方,媽寶男、喪偶式育兒、出軌……這個角色也是挨罵最多的。

但他也是真的一心想讓老婆孩子過上好日子,住大房子,是以他會拼命工作、應酬客戶,喝到胃疼。

他自己也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辛苦工作了一天,回來還要協調婆媳關系,而老婆眼裡隻有孩子,也不關心自己。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一諾呢,也覺得自己很委屈。

她也想做個輕松快樂的媽媽,但不靠譜的月嫂和婆婆,耗光了她的信任,導緻她全身的神經都緊繃着。

她期望丈夫能夠和她一起擔起育兒責任,在她需要的時候,能夠及時出現。

但事實上,夜裡孩子整宿整宿地哭,每次都是她起夜安撫,孩子生病也是她帶着去醫院,親媽還是以摔了一跤……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還有兩人截然不同的育兒觀念:肖路主張放養,加上原生家庭不富裕的家境條件,讓他覺得,賺錢才是最要緊的,養孩子這種事交給女人就行。

但一諾并不認同,她不求大富大貴,隻期望需要的時候,對方能在。可更多的時候,她隻能獨自苦苦支撐,一個人活得像一支軍隊。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離婚後,一諾依然認為,兩人分開是因為肖路不夠愛自己,不夠愛孩子。但我覺得,比起愛,不了解、不溝通,才是兩個人最大的問題所在。

你給的,我不想要;我想要的,你不給。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從劇情延伸到現實,這類沖突也是普遍存在。

每個人都不容易,都覺得自己委屈,然後又不去溝通。

你不說,我不說,不去了解彼此的想法,就成了一個疙瘩。

積累到一個點上,duang,爆炸了。

随着劇情發展,兩人離婚後,反而都學會了責任和體諒。肖路開始擔當起父親的責任,為了照顧女兒,離開了一起白手起家的哥們。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一諾在面對新家庭的種種沖突時,她學會了忍耐,學會了綜合考量。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但電視劇畢竟是藝術,我們不是一諾,生活中不太可能遇到這麼多幺蛾子,再婚又恰好遇到“天使男”謝天華。

是以我想,這部劇能帶給我們的最大收獲是:互相了解,多多溝通。

比如彈幕裡的網友們,有人終于明白了妻子的“辛苦”,有人開始放下心結,重新去審視婆媳之間的關系。

“我懂你了”,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焦慮被看見、被表達,情緒有了出口,問題才會有突破口。

被官媒點名批評,卻引發上萬網友卻替它叫屈:這部劇未婚、已婚都應該看

你好,我是李點點,4歲女兒番茄、9歲兒子洋芋的麻麻,擅長用漫畫和文字記錄二胎雞飛狗跳的日常,分享硬核學習資源和可信賴、有深度的育兒幹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