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觸摸千年曆史,博覽齊魯文明

作者:界面山東

從技藝精湛、叮當作響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到觸摸曆史、對話曆史瑰寶的《國家寶藏》;從探身尋覓千百年文脈韻味的《詩詞大會》,到透過曆史竹簡“讓典籍活過來”的《典籍裡的中國》,這些節目的頻頻出圈無一不彰顯着,在日新月異、滄海桑田的今日,中華民族文化與曆史仍然飽含蓬勃且濃郁的生命力,隻待一個綻放的時機。

此刻,年輕一代内心中充盈起的是有關于國學經典、曆史寶藏、民族文明的熾熱炬火。

蘊藏民族血脈中的文化自信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便是對當下最受追捧的文化類節目最好的诠釋。

正如“天行健”與“地勢坤”,文化傳承使得文化自信油然而生——“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同時,正由于文化自信“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特性,使得文化自信産生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取得“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效果。

是以,新時代呼籲着更多的文化自信,呼籲着更多的文化力量。

換句話講,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文化類節目破圈現象也正是這種“呼籲”下鮮明地展現。而這種“呼籲”仍然在繼續——呼籲着湧現出更多的優秀節目,以其承載起深遠的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傳承好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發揚出中華優秀文化力量。

觸摸千年曆史,博覽齊魯文明

圖檔來源:攝圖網

齊魯文明背後的文化自信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在《曆史的起源與目标》一書中曾寫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中國、印度、西方互相獨立地完成了結構相似的文明革命,人類文明精神的突破時期正是此刻。

定位中國,傅斯年撰寫的《夷夏東西說》一書中也提到:“自春秋至王莽時,最上層的文化隻有一個重心,這一個重心便是齊魯。”

落腳山東,這片澎湃的齊魯熱土之上曆史的跫音回蕩,文化底蘊可謂悠久深厚。

黃河濤濤,激起先民們高歌詩三百的前奏,河洲蒹葭中還有附聲的雎鸠。沿着河岸緩步,五畝之宅旁桑樹郁郁青青,垂髫稚童騎竹馬、總角少年言笑晏晏。學宮中,《論語》與諸賢的經典口口傳誦,化為滋養着後世詩文的積澱。放眼望去,“一覽衆山小”的泰山以“淩絕頂”之勢成為烙印在民族靈魂中巍峨不變的“脊梁”。

将時間撥至近代,發生于山東、英勇無畏的曆史大事記讓璀璨的齊魯文化中融入紅色底色:百年前血戰長虹的悲壯史;可歌可泣的沂蒙山精神;振奮實業的島城道路。樁樁件件,讓山東近現代史更具教育意義和精神價值。

現在,它們都安穩地沉睡于——山東各地博物館中。

而對于這些彙集了齊魯文化精華的山東各地博物館來說,在新時代的召喚下,其勢必要承擔起更多的曆史使命,讓文明更耀眼,讓文化自信更澎湃。

用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陣地——“博物館”論英雄,從山東豐厚的曆史文化資源基礎上“生長”出的大小博物館們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它們之中最受關注的當屬其中18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國家一級博物館,則是由中國國家文物局組織設立的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通過各方面進行綜合評議、打分後産生的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

可以說,18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全面支撐起了山東曆史文化的“天花闆”,在彰顯齊魯文化領域,它們責無旁貸。

18所國家一級博物館在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展示中華文明魅力、傳播世界文明成果方面也發揮着重要的視窗作用,理應在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上走在前列。

文化需要解讀,更需要創新。值此 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界面新聞策劃推出“鎮館之寶——博物館的力量”活動,閱讀齊魯文明,澎湃文化自信。

觸摸千年曆史,博覽齊魯文明

圖檔來源:攝圖網

“鎮館之寶——博物館的力量”

走進山東,走進齊魯,更是走進厚重的光陰之隙;發現博物館,發現齊魯文化,更是發現沉睡在千年歲月中的上一個“自我”。

2022年 4月-5月,由界面新聞、界面新聞山東頻道承辦的“鎮館之寶——博物館的力量”專題活動正式上線。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可以說,本次活動正是借助鎮館之寶,讓今人得以窺見千百年前風雲突變、窺見古時之月,讓今人能夠在這個車水馬龍、摩登時代裡重新擷取來自先祖、來自文化的内生力量。

而這,正是博物館的力量。

聚焦專題活動建構,線上大型專題報道向“觀衆”們娓娓道來山東各大博物館高品質發展故事,以及陪伴博物館在光陰中脫穎而出、熠熠生輝的寶物們。

在這裡,《鎮館之寶》系列報道将以各家博物館裡的典藏文物為主題,通過講述“大國重器”的前世今生,一解齊魯文化的基因密碼。

《館長說》系列則是将鏡頭切向更鮮活的人——通過深度對話博物館館長,以館長的視角來揭秘博物館裡“不為人知”的秘密。讓每一位館長成為主導者,講述博物館及藏品背後的故事,揭開日常看展覽不被注意的細節和幕後故事,展現博物館“人”的魅力與情懷。

切換線下,本次專題同樣擁有意義非凡的精彩活動。屆時,将圍繞 “博物館的力量”等主題,共話新時期博物館事業建設。

在活動後期,專題還将籌劃館長公開課、博物館文創盲盒開發等計劃。其中,公開課将拟定邀請山東 18家國家一級博物館的館長,為全省中國小生和廣大網友上一堂博物館公開課,帶領大衆走近千百年前的齊魯山川,了解國寶背後的傳奇故事;而文創産品則是将博物館與現下最熱的“盲盒文化”結合起來,讓博物館以“更親民”的姿态拉近與大衆的距離,走進大衆生活,深度挖掘文化IP,推出獨具博物館特色的文創産品。

本次專題活動通過梳理山東的 18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及其他優秀的特色博物館,以人和物賦能城市,将城市地标進行重新解構,将其賦予全新的、年輕化的博物館定義,引領大衆發現山東的博物館之美。

換言之,一種我們所期待、呼籲的年輕且多元的傳播方式正在浮現,在這種傳播方式的助推下,一座座山東博物館開始講述新時代下的齊魯曆史,講述山東博物館中的璀璨文化。

借用《國家寶藏》中的主持詞——

“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究竟有多年輕呢?”

“上下五千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