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崂山區探索“農旅融合”,為何是茶産業?

作者:界面山東

随着全國鄉村振興工作進入全面加速期,青島崂山區也充分調動既有優勢産業,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展示出了獨特的“崂山智慧”。

4月20日,二十四節氣中的谷雨當天,崂山茶2022年春季開采新聞釋出會暨崂山茶區域公用品牌新形象釋出儀式在崂山太清廣場舉行。

這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也意味着崂山區以“農旅融合”新形式助力鄉村振興的征程,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

崂山區探索“農旅融合”,為何是茶産業?

從品牌到産品系:一場崂山茶産業的提質更新

本場活動的核心闆塊包括兩大部分——崂山茶區域公用品牌新形象的釋出,以及崂山綠茶高端品系崂山龍須茶的首次亮相。

于崂山茶産業而言,這可謂是一次“雙管齊下”、從品牌内涵到産品系布局實作的全面更新。

首先品牌上,本場活動以崂山茶Slogan、品牌新logo、崂山茶IP形象、崂山龍須故事動漫短視訊和崂山龍須包裝設計五個部分,全次元地展示了新鮮出爐的崂山茶區域公用品牌形象。

本次釋出的崂山茶區域公用品牌形象,聘請國内知名品牌團隊設計,通過對原品牌形象更新再造,更加凸顯了崂山茶區域品牌的核心價值,增強品牌記憶識别和差異化競争能力,進一步賦能企業,助推政府和企業雙輪驅動,實作了政府、企業、茶農的良性互動,以此推動崂山茶産業持續健康發展。

其次是高端産品系的進階式布局。

崂山區自主創新的崂山綠茶高端品系——崂山龍須茶,作為崂山區自主創新的崂山綠茶高端品系,是崂山茶産業立足北方茶區特點和差異化發展的大膽創新和有益嘗試,也是崂山區委區政府實施名茶戰略的新舉措。

崂山區探索“農旅融合”,為何是茶産業?

據了解,崂山龍須分特一級、特二級、一級三個等級,選用崂山頭春芽葉,由制茶師采用傳統工藝手工炒制,種植、采摘、加工要求極高,産量極低,極為稀有,實為綠茶中難得一品之佳茗。

名牌、名茶兩位一體,雙向發力,驅動崂山茶産業完成了一次共同建構小區域、強品牌、大市場崂山茶發展格局的深刻蝶變。

後續崂山區還将陸續推出崂山龍珠和崂山金螺等中端品系,豐富和完善崂山茶産品标準、産品體系和産業鍊條,最大程度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需求,真正實作一片葉子鑄就一個品牌、一個品牌帶動一個産業、一個産業富裕一方百姓的目的。

好景配好茶,“農旅融合”的天然優勢

雖然鄉村振興已經是當下中國城市普遍面對的一道考題,但實際上由于各城市、各區市地理環境、曆史積澱、産業格局等諸多因素的不同,它們在面對鄉村振興工作時,所需要采取的政策、所可以依賴的“支點”也不盡相同。

而擁有“海上第一名山”且茶産業發展底蘊深厚的崂山區,顯然“農業旅遊”是它在近年間所發掘到的一則相對更适宜且行之有效的鄉村振興政策。

從旅遊業來看,崂山區天然地占據着發展旅遊業的先手優勢。

極目遠眺,雄美壯麗的崂山如巨鳌出海,層巒疊嶂,澗深谷幽;心馳神往,奇石林立的崂山如海中精靈,或立或卧,姿态萬千。

即使是早期的崂山旅遊,隻靠着“海上名山第一”“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的金字招牌,便已遊人如織,為崂山風景區赢得了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稱号,旅遊業也為崂山風景區周邊130多個村莊的村民帶來了傳統農業之外的第二份經濟收入。

再看茶産業。作為中國緯度最高的山海茶産區,自1959年“南茶北引”獲得成功以後,崂山區全區茶園發展至今面積已達2萬餘畝,規模化茶企30餘家,崂山區被評為“中國江北名茶之鄉”。

多年來,崂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崂山茶産業的發展,牢固樹立生态優先、綠色發展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先後出台《關于加快推動崂山茶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崂山茶産業發展資金扶持辦法》等一系列惠農政策,連續13年實施有機肥、生物農藥和苗種改良直補,創新實施了茶葉氣溫指數保險和茶産業項目貸款貼息貼費等普惠政策,崂山茶品質效益和品牌影響力連年提升。

崂山區探索“農旅融合”,為何是茶産業?

目前,崂山茶種植面積達2萬餘畝,年産量1500多噸,産值6億餘元,崂山茶區域品牌價值從2010年的4.2億元提升到2021年的13.73億元;着力培育産業化龍頭企業,制定了《崂山區一體化扶持茶企發展獎補細則》《崂山區茶産業項目貸款貼息貼費辦法》等扶持政策,湧現出一批有廣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和企業品牌,現有中國馳名商标3個,山東省著名商标4個,山東省名牌産品4個,山東省知名農産品品牌4個。

另外,崂山區重視茶産品品質安全,22個無公害茶基地全部納入青島市品質追溯監管平台,每年抽檢800多批次,達标率均達到100%;積極培育新型農民,連續多年開展茶農 “萬人教育訓練”,引導茶農标準化生産新技能,不斷提升茶農的科學化種植、采摘、加工和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有力地推動崂山茶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經過多年努力,崂山區被授予“中國江北名茶之鄉”的稱号,崂山茶被譽為“江北第一茗茶”,被山東省授予知名區域公用品牌。

根據崂山茶實際,評選了2021年崂山茶12景,梳理了多條茶旅路線,開發了崂山茶12景絲巾、崂山茶香佩、鳌太子和小茶童等茶相關的産品,不斷豐富崂山的文創産品。

天然的旅遊基因與底蘊深厚的茶産業文化,構成了崂山區探索農旅融合新路徑的堅實基底,也成為了崂山區選擇以農旅融合的方式驅動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優秀的茶産業為基,崂山區把鄉村振興事業做得風生水起,也做到了全國各區市前列。2020年崂山區榮獲2020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範縣市,2021年又獲評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和“百縣•百茶•百人”茶産業助力鄉村振興先進典型。

發力鄉村振興的“崂山實踐”

随着2017年國家“大力發展鄉村、休閑、全域旅遊”、“建立全域旅遊示範區”的消息傳來,以及2021年2月國家鄉村振興局的正式挂牌,崂山區也将既有的、高度發展的茶産業與旅遊業等多元産業進行有機融合,使之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進一步發揮出更大優勢。

一種獨具農旅融合特色的鄉村振興“崂山實踐”已然成型,并仍在持續不斷地完善成熟。

這一次崂山茶2022年春季開采新聞釋出會暨崂山茶區域公用品牌新形象釋出儀式的成功舉辦,意味着作為崂山區農旅融合發展的根基所在,崂山區的茶産業已經在從品牌内涵到産品系布局的再次蝶變更新,崂山區的農旅融合探索将是以擁有邁上新發展階段的澎湃“原動力”。

崂山區探索“農旅融合”,為何是茶産業?

例如,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崂山區将持續打造崂山茶區域公用品牌,并以此為引領,推進崂山茶産業轉型更新,全面提升品牌影響力:

惠農政策再加強,調整完善各項扶持政策,發揮财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撬動整合社會各方力量凝心聚力,加快崂山茶産業健康發展,在凝聚各方共識上展現新作為。創新發展求突破,建設崂山茶數字化管理平台系統,打造崂山茶産業創新團隊,提升崂山茶數字化管理水準,研發适應崂山生長繁育的優良品種,提高病蟲害綠色化防控水準,在創新驅動上取得新成效。

同時,崂山區還将通過文旅融合出新招,加大文創植入力度,培育茶道、茶文化傳播專業隊伍,發展三産融合新業态,讓茶文化為茶産業培根鑄魂,在文化賦能上邁出新步伐。成立崂山茶産業叢集黨建聯盟,加大崂山茶協會工作力度,實作抱團發展、合作共赢。加大行業監管和行業自律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僞劣崂山茶,淨化崂山茶市場,在提高崂山茶安全水準和品質上推出新舉措。

此外,崂山區确定每年谷雨作為崂山茶春季開采日,精準聚焦,統一釋出和宣傳。開展高鐵及專業媒體宣傳推介,做好承辦2023年中國茶葉科技年會籌備工作,組織參加高規格茶葉博覽會,釋出崂山茶網站和官方公衆号,在提升崂山茶公用品牌形象上展現新風貌。

從“綠葉”到“黃金葉”,崂山茶之于如今的崂山,已經實作了居民增收、産業增效、經濟增長等實業功能的創新疊代,這不僅是崂山的産業招牌,而且已經成為崂山區建設青島市促進共同富裕先行區、助力富民增收步伐的重要依仗,進而持續擦亮這座“山海品質新城”農旅融合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