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中,你有沒有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
就是你明明為這個家庭,為你的伴侶和孩子付出了很多。
但到頭來,他們非但沒有感激之心,反而把你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
更有甚者,不僅不感激你的好,還會嫌棄、反感你的付出。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
在網上看過一個視訊:
一對夫妻,在景區遊玩。
妻子對老公很照顧,不僅貼心地為他整理衣領,還掏出保溫杯讓他喝水。
怕老公走路太累了,還勸他坐在長椅上休息。
而妻子呢,卻跑到便利店,為老公買了面包、牛奶、水果等。
可為什麼老公不僅不感恩,還陰沉着臉,不想搭理妻子呢?
我們不妨将他們的對話還原一下:
老婆,幫我把衣領整理下。
這點小事自己都弄不好嗎,我都給你整理過多少次了?
走路太急了,肚子灌了涼氣有點疼,想喝口熱水。
我是不是每次都跟你說,出門記得帶熱水,可你偏偏不聽,這次幸好我帶了,下次看你怎麼辦?
又累又餓,我們歇會兒吧。
一出門就累,那你說你還能幹點啥?還好意思說餓,這也沒走幾步路啊……
如果把這個視訊調成靜音模式,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妻子對丈夫滿滿的愛,全心全意的付出。
可現實是,丈夫不僅看不到她的付出,反而對她的付出嗤之以鼻。
而這一切,壞就壞在她的這張嘴上。

其實,我們都知道,她的心是好的,也是在全心全意照顧丈夫的生活。
但偏偏,她一邊在為家人付出,一邊又在不斷地釋放語言上的“惡意”。
這種“惡意”,或是牢騷,或是埋怨,或是委屈,或是嫌棄。
或許,在她看來沒什麼,但對于親密的人來說,卻有一種緻命的“殺傷力”。
讓他們的眼裡,隻看到你在抱怨,你在發牢騷,卻全然看不到你的付出。
就算你再辛苦,付出得再多,他們也不會打心眼裡感激你。
因為,你的嘴巴掩蓋了你的好。
有時候,真為那些嘴巴不會說好話的女人,而感到委屈。
為這個家,為丈夫、孩子做了不少事,卻落不下一點兒好,何苦呢?
可是,回過頭來想想,造成這樣的局面,真的隻是因為丈夫不懂感恩嗎?
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說到這裡,我想分享一個身邊人的故事:
我鄰居家的嬸嬸,很勤快的一個女人,經常把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
對待丈夫也很貼心,洗衣做飯、收拾家務這些雜活,基本上沒怎麼讓叔叔插手過。
但是,叔叔卻并沒有領情,每次提起嬸嬸還一肚子的氣。
記得有一次,我去他家借東西,恰好目睹了他們倆吵架的一幕。
當時,叔叔和嬸嬸剛吃完飯,嬸嬸一邊在收拾碗筷,一邊埋怨叔叔太懶,都不知道搭把手。
叔叔反駁了一句:“我每次想幫忙的時候,你都說我在添亂。”
嬸嬸聽叔叔這話,來氣了:
你每次碗都洗不幹淨,地面還弄得都是水,這不是添亂是什麼?
叔叔說:“你不想做飯可以不做,沒人讓你做。”
嬸嬸一聽更急了:
我不做飯,你喝西北風去啊?
我怎麼命這麼苦,每天從早到晚伺候你和兒子,到頭來還落不下好,你就是沒良心……
他們倆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吵得不可開交。
聽過一句話:“婚姻的冷熱,取決于你對伴侶說話的溫度。”
一段婚姻是否幸福,跟你的說話方式及态度,也有很大的關系。
誠然,在親密關系中,付出多的那一方,總是會有委屈,也總忍不住想抱怨。
但太多的抱怨和牢騷,并不會換來他們的感激,反而會抹殺掉你所有的付出。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在婚姻中,這樣的女人還挺常見的。
她們有個共同特征:費力不讨好。
你可以說她們是刀子嘴豆腐心,也可以說她們是傻。
明明在整個家庭中,扮演的是付出者的角色,卻得不到其他家庭成員的認可和感激。
想想都覺得不值得。
可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是一種讨好型人格加攻擊型行為。
你對丈夫、孩子的照顧,對整個家庭的付出,是想以這種方式來得到他們的愛。
但遺憾的是,在婚姻生活中,并不是你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
當你的付出得不到回饋的時候,就會變得不滿、憤怒,心生怨恨,進而做出語言攻擊的行為。
從婚姻情感角度來說,這更多的來自于家庭成員的付出不對等,以及付出較多一方的不被看見。
因為,婚姻的本質是渴望被對方看見。
如果付出一直不被看見,也不被認可,你的内心就會失去平衡,會生氣,會惱怒,會找到一個出口來發洩出來。
席慕蓉說過這樣一句話:
結婚不是從此隻有兩個人面對面,結婚應該是兩個人牽手共同面對這個世界。
婚姻,是一場兩個人的修行,它需要彼此雙方一起面對生活的雞零狗碎,以及世界的風風雨雨。
而不是,一直是一個人的付出,一個人的孤軍奮戰。
好的婚姻,是能夠彼此心疼的。
他看到你的付出,了解你的辛苦;你也心疼他的疲憊,分擔他的壓力。
是以,我想說的是:
當婚姻中的女性,在報怨、哭訴、發牢騷的時候,其實更多的隻是想得到伴侶的傾聽和了解,想讓自己的付出被看見和認可。
要知道,這世上并沒有所謂的理所當然,也沒有心甘情願的付出。
所有的付出背後,都是對另一半、對整個家庭滿滿的愛。
而伴侶的視而不見、不聞不問,才讓她們慢慢成了怨婦,成了不被感激,不受歡迎的人。
網上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雙向奔赴的關系,才有意義。”
對于婚姻中的每個人來說,想要這段關系長久且圓滿,一定離不開彼此雙方的努力。
因為,婚姻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而不是一個人負擔所有。
畢竟,一個人的付出,也撐不起兩個人的婚姻。
如果說,婚姻是人生的一道必修課,下面幾點關于婚姻的思考,希望能讓你們有所收獲:
To男人:
1. 所有的付出,都應該有所回應。
在親密關系中,永遠不要把别人的付出當做是理所當然。
另一半的付出,我們既要看見,更要做出回應。
沒有回應的付出,隻會讓對方越來越疲憊,讓婚姻越來越煎熬。
2.男人的參與度,決定了婚姻的幸福程度。
婚姻,是兩個人的故事;家務,是兩個人的家務。
簡言之,婚姻需要兩個人的齊心協力,需要男人的參與與付出。
比如,在整理家務、教育子女等方面,男人的參與度越高,你們的婚姻也會越幸福。
3.關愛妻子,就是在關愛自己。
内心缺愛的女人,才會喜歡抱怨和訴苦。
妻子對你的指責,對你的不滿,隻是因為她們需要你的關愛。
而你要做的就是,多體諒她的辛苦,多了解和尊重她的付出。
To女人:
1.好好說話,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
與其指責、埋怨對方,不如給予肯定與贊美。
當對方為你分擔一件事時,一定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與贊揚。
當稱贊的話代替數落的話,對方也會願意和你一起參與家務,共擔風雨。
2. 偶爾“偷個懶”,更能培養男人的責任感。
大包大攬,總是付出的女人,活得很累。
适當地給自己放假,放手讓伴侶去做,也會讓對方了解你的不易,體諒你的辛苦。
這世上雖然沒有感同身受,但他經曆過你的經曆,也就有了。
3.人一生最大的修行,是學會愛自己。
沒有誰規定,女人的世界就必須是圍繞丈夫、孩子轉的。
我們也可以,留出一些時間和精力,來好好愛自己。
而不是一味地付出,一味地犧牲和讨好。
電視劇《少年派》中有句台詞:
夫妻之間,就是你累了,我背你一程,我累了,你背我走一程,背累了,還能換個肩膀,替你扛一會。
最好的婚姻就是這樣,互相扶持,彼此心疼,我看到你的付出,你了解我的不易。
從此,山河闊遠,一起攜手共渡。
作者| 嘉莉妹妹,一生不舍愛與自由。
主播| 夏萌,用我的聲音溫暖你的睡前時光。
圖檔|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