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輕人的理想世界裡,都有什麼呢?不一定有愛情

老一輩喜歡擇一而終,一份工作幹到退休,年輕人一言不合就離職是常态;

老一輩樂意修修補補,衣服縫補繼續穿,年輕人東西壞了就扔,不順眼就換;

老一輩習慣存錢,存款是他們的底氣,年輕人愛消費,中意的東西絕不能等。

當代年輕人總被調侃是 " 垮掉的一代 " ,其實比起過 " 标配人生 " ,他們已經找到了屬于自己的 " 頂配 " 生活方式。

我聽過老一輩美好的愛情故事,奶奶去世30年,爺爺吃雞蛋依然要把蛋白和蛋黃剝開來吃,他說奶奶不愛吃蛋黃。

我見過老一輩互相攙扶着過馬路,布滿皺紋的手緊緊握着,身影顫顫巍巍卻互相依偎,那是愛情的模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老一輩的愛情往往需要中間人牽繩,見幾面就可以結婚,婚後再慢慢磨合,慢慢成為彼此的依賴,相伴一生,簡單純粹。

年輕人的理想世界裡,都有什麼呢?不一定有愛情

官方披露,2020年結婚登記人數共計814.33萬對,較2019年減少了113萬對,至此,大陸結婚登記人數已連續7年下降。

一個人吃飯;

一個人回家;

一個人看病;

一個人逛超市;

一個人刷手機。

……

一個人活得像一支隊伍。

對于婚姻,關于愛情,大部分年輕人的現狀是: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

老一輩的愛情與年輕人的愛情,存在無法逾越的鴻溝。

為什麼單身年輕人越來越多?

同僚接過話: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我細細回想身邊的單身年輕人:

有人一下班就泡健身房,追求完美的腹肌身材;

有人不斷規劃着職業生涯,思考賺錢理财之路;

有人沉迷研究旅遊攻略,熱衷于跟朋友看不同風景。

年輕人的理想世界裡,都有什麼呢?不一定有愛情

他們找到了自己生活中的重點,一天隻有24小時,工作、成長、旅遊、理财、親人、朋友等等排着隊往前走,滿滿當當。

生活如此擁擠,年輕人不得不删繁就簡。

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需要得到什麼,渴望達到什麼樣的高度,沒有空隙去應付戀愛,沒有精力去安撫對方的小情緒,沒有時間陪着對方一起成長。

人生的一切都值得嘗試,唯獨愛情是項高風險低回報的投資,看不到結果,還要不斷消耗自己。

奶茶第二杯半價,但買一杯明顯更省錢;一直學習會讓人頭秃,但縱欲過度會秃得更快;情人節省下來的錢,能讓自己在雙11更有底氣。

取悅自己,比取悅愛情重要多了。

幾年前張口閉口就是 " 想戀愛 " 的朋友,這幾年像變了一個人,開始埋頭研究職場規則,開拓副業,打發時間的方式是健身和閱讀。

變化的轉折點,是親人的一場大病。

她說,在生老病死面前,人是最微不足道的那個;

她說,親人被送進ICU的那一刻,才明白餘額不足的絕望;

她說,寸金難買寸光陰這件事,在死神面前展現得淋漓盡緻。

醫院裡永遠彌漫着福爾馬林的味道,也永遠充斥着人生百味,上演着人世百态。

碎銀幾兩,能解世間惆怅。

年輕人的理想世界裡,都有什麼呢?不一定有愛情

我們都很實際,總有一天會明白:愛情不是生活的必需品,錢才是。

有人經曆生離死别,明白存款才是生活的底氣;

有人享受獨處的時光,明白戀愛不是人生的必修課;

有人在戀情裡被傷得體無完膚,明白愛别人不如愛自己。

當代年輕人,需要100%過好自己的生活,需要100%取悅自己,需要100%努力掙錢,隻需要50%的愛情。

愛情,從來都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在蛻變的道路,幸福才會不知不覺來敲門。

泡騰片置于水中,往往在短短的幾分鐘結束沸騰反應;

愛情從開始冒泡到沸騰,從沸騰到趨于平靜,也有時間限定。

當愛情缺席的時候,學着過自己的生活。過自己的生活,就是跟自己談戀愛,把自己當成自己的情人那樣,好好寵自己。

足夠寵愛自己,便能在愛情平靜期中遊刃有餘,不患得患失,不悲春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