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讀書日 | C.c(郭啟超):讀書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設立初衷是為了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媒介日新月異的變化,似乎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擷取資訊的方式。人們從閱讀實體書籍的方式,漸漸分散為更多元和碎片化的選擇,“效率至上”成了人人追求的準則,但是仍有很多人選擇在“二倍速”時代慢下來,選擇走進書海,從閱讀中感受生活的真、社會的雜、邏輯的美、心靈的純和思辨的力量。

讀一本書,就如同與作家面對面;讀一本書,就是以最簡單的方式去體驗書中所描述的生活。

今天我們與C.c(郭啟超)進行了一場關于書的對話,透過訪談,我們将看到閱讀在他們生活中的意義。

世界讀書日 | C.c(郭啟超):讀書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C.c(郭啟超),Music Producer & Artist,現居新加坡。喜歡大自然和小動物,生活的随機性和沒有盡頭的好奇心是創作的全部養分。C`est la vie。代表音樂作品:《Summer Escape》《桃子假象》《畢業旅行》《風和日麗》《Steven is in Love》《100%》《借你的眼》《小島的星光》《Tardy》等代表影視、戲劇和其他作品:《亞洲銅》《神經西西的夏天》《在薛定谔的盒子裡等待》,攜樂隊桃子假象參加2020上海國際藝術節。

1、赫爾曼·黑塞說“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您認為該如何了解這句話?

C.c(郭啟超):相比于其他形式的資訊擷取,讀書這件事更能夠讓我靜下心來思考作者嚴謹的文字下想傳遞的東西,以及這些文字對于我自身的意義,這個過程能夠對自己有更深的了解。

2、您最近在讀什麼書?為什麼選擇它?

C.c(郭啟超):最近在看《帝國之道-歐洲擴張曆史400年》,講的是歐洲帝國主義時期各個國家的發展曆史。我本身對曆史相關的東西很感興趣,這塊又是我的知識空白區。

3、您的書房是什麼樣的,您每天會花多少時間在書房讀書?一年大概會買多少書?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您為什麼喜歡讀書嗎?

C.c(郭啟超):其實作在都不太有書房的概念了,大多數的閱讀行為我都是通過手機或者其他電子裝置完成,買書也多數是E-book。我在嘗試每天睡覺前看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書,但是截至目前還沒養成習慣。但是讀書真的能讓人思考。

4、快餐式文化盛行的大資料時代,有一個讀書的好習慣顯得難能可貴,那麼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将讀書作為一個日常習慣呢?

說C.c(郭啟超):說實話,現在自己看書也沒有規律到成為一種習慣,都是閑的時候坐下來翻看幾章,在努力養成習慣中。

5、現如今,人們擷取資訊的方式越來越便捷,各種新鮮資訊以無孔不入的姿态呈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擷取知識和見識世界的方式越來越多,但在哪一刻您覺得讀書這件事依舊是無可替代的?

C.c(郭啟超):當看到一句話,感受到一個畫面,抑或是一個詞,讓我能把書蓋下思考良久的時候。

世界讀書日 | C.c(郭啟超):讀書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C.c常在鋼琴旁看書。

6、“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書籍好壞與否,通常并沒有分明的界限,選擇讀什麼書的關鍵在于對自我的認知和判斷。日常生活中您更喜歡讀什麼樣的書呢?

C.c(郭啟超):人物傳記和曆史書籍我看得多一些,我自己熱愛自然,喜歡小動物,是以介紹動植物的書我也蠻喜歡看,但是各類雜書拿到也會讀。其實讀書更像是挖寶,不是一個你坐下就有所收獲的事情,而且這個過程中你會不斷發現寶藏。

7、有人認為讀書應該大而全,有人則認為應該小而專;有人認為讀書要追求速度和重點;有人認為書應該慢慢讀、細細摳。您如何看待這些事呢?您的讀書習慣是什麼?

C.c(郭啟超):這可能跟每個人的性格有關系,我本身不太是一個結果導向的人,而且我很享受人生的随機性。是以快慢輕重,随性就好。就像我說的,讀書像挖寶,并不是說很有針對性地往下鑿就一定能出黃金,無心插柳的情況更多。

8、現在不少人都意識到看書的重要性,但卻感歎老是看不進去,您認為是什麼原因呢?

C.c(郭啟超):我認為這個事情跟世界上所有讓人真正成長的事情是一樣的,是有一定門檻的。最直覺的例子是健身運動,假如沒有任何基礎,一開始去一定會有一個比較痛苦的過程,堅持一段時間後才會開始慢慢享受。大多數情況,這種能夠産生内啡肽而非多巴胺的事情才能夠讓人成長和蛻變,否則就是一直待在舒适區裡做多巴胺的囚徒。

9、提高閱讀量很重要,但閱讀内容更值得關注。而書籍數量巨大,我們該如何從中選擇适合自己的書籍呢?

C.c(郭啟超):憑着愛好來吧,書是讀不完的,也沒必要讀完。讀書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10、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着人們的閱讀習慣,很多人更傾向于閱讀電子書,而淡化對紙質書的閱讀需求,對于這個問題您怎麼看?您認為紙質書還存在哪些優勢?

C.c(郭啟超):我是很接受看電子書的,書這件事情的核心不是在印刷品,而是在内容。電子書實際上确實便利非常多,但是我也承認它存在的問題,看螢幕久了眼睛終歸還是不舒服。紙質書最大的好處,對我來說,是對物品的擁有感,以及相比于電子書更優質的閱讀體驗,用比較熱門的詞來說,叫作沉浸感更強。

11、世界讀書日的全稱是“世界圖書與版權日”,換言之,不僅要多閱讀,還要保護版權。關于保護版權,您認為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做什麼呢?

C.c(郭啟超):别買盜版書,經濟不允許可以買平裝或者二手書,但是千萬不要支援盜版!

12、書代表着作者的思想活動和情感流露,在您的閱讀過程中,對您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什麼?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

C.c(郭啟超):每個階段不太一樣,最近影響比較大的是一本畫冊《你想過怎樣的一生?》。裡面讓我看到的是人生中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和不一概而論的價值判定,真的很有啟發意義。

新海南用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劉昕婷、胡雅瀾、蔡千岚 采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