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沖動!買電車前這些問題你要想清楚

别沖動!買電車前這些問題你要想清楚

想要開電車省錢省心,買車前一定要做好功課。

開一台純電車能有多省,相信看過上期文章後的你已經有所了解了,不過也有人對于後期更換電池以及電動車保費上漲等問題提出了質疑。

别沖動!買電車前這些問題你要想清楚

實際上從使用來講,電動車的問題遠不止這些,這期同樣從我這個真實車主出發,來和大家聊聊電動車的哪些缺點才是真正值得你在意的?

換電池要幾萬,問題留在選車前

别沖動!買電車前這些問題你要想清楚

開電車省下的錢最終将花在換電池上,這其實是很早我就聽說過的話,也是我在當時選擇電動車主要的顧慮之一。一般 40-50kWh 的電池換一塊都得 4、5 萬,那像我這台 P7 這種主打長續航用了 80kWh 的車型換電池價格還不得起飛了?用車近三分之一的價格換電池我是絕對接受不了的。于是我在當時選車時就主要關注了電池質保這一點,發現有些品牌的車型會在釋出時就承諾電池終身自保,而有些則是在購買時會推出贈送電池終身質保的服務。

不過在這裡要像大家解釋一下,一些車企承諾的終身質保并不是電池出現衰減直接換電池,而是當車輛的電池損耗低于 80% 後會對有問題電池進行維修,保證電池活性會在 80% 以上,這雖然沒有直接換新那樣「過瘾」,起碼來講也算是個保障。但這項服務一般有着一定的條款進行限制,例如需要首任車主等,是以如果幾年内沒有換車計劃同時不想因為換電池花錢的朋友來講,要提前和銷售咨詢好該權益的具體條款。

保費上漲除了分車,還分人

電動車保費上漲,這是在電動車集體漲價之前人們比較關心的話題,造成保費上漲的原因和新能源車關注度較高的自燃事件以及「刹車失靈」事件的頻發有直接關聯。不過後來随着對于電池安全性的提升以及「刹車失靈」事件的逐漸調查清楚後,保費有所回落。

别沖動!買電車前這些問題你要想清楚

從最近我在車友群了解的情況來看,保費目前是有小幅度上漲,但并沒有想象那麼恐怖。一些保費較高的車主主要是因為在之前有過兩次以上的出險記錄是以調高了保費,這是正常現象。不過我發現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是,保險公司針對新能源車型會根據特定車型和投保人的年齡給出不同的價格,比如更加偏向于運動取向的車型保費會稍高一些,還有 20-25 歲這個區間保費也會高一些,根據群友推測這樣算法可能是因為保險公司覺得「年輕氣盛」容易激烈駕駛吧。是以要想「守住」自己的保費,盡量不出險才是硬道理,但如果有随意上漲保費的公司咱們也不慣着他,畢竟汽車保險這個行業競争壓力還是很大的,我們可以貨比三家。

新能源集體漲價,但有升也會有降

要說最近關于新能源車吐槽最多的就是漲價了,「老大哥」特斯拉帶頭漲價後所有新能源車型可就都收不住了,這一點有不少人都覺得電動車定價不靠譜,不過我覺得這并不算是槽點。

别沖動!買電車前這些問題你要想清楚

現在大家應該都知道新能源車型的集體漲價主要是因為電池等原材料的上漲,這與世界目前的局勢存在一定關系。不過大家也别忘了之前也有過特斯拉因為降價車主去人家店裡拉橫幅的事情,和之前 4S 店的銷售政策不同,目前以特斯拉為首的不少新勢力車型均采用訂單接單的方式,這不僅減少了庫存車的數量,同時定價來講也更加透明,也就造成了新能源車型有升有降的情況發生。不過從使用者心理來講,确實會有使用者因為猶豫錯失機會,目前的解決辦法除了接受上漲外隻能是等等了。

電動車保值率低,現在能升值了!

電動車保值率低這事也是人盡皆知了,新能源車對于二手車市場來講還屬于新生事物,是以沒有完善的體系來預估其價值,再加上當時像北汽 EV150 這種油改電車型并沒有什麼科技含量,但後期換電池卻要花一大筆費用,導緻電動車給人一種不保值的印象。

别沖動!買電車前這些問題你要想清楚

不過最近特斯拉的二手車爆出了比新車還要貴,這确實出乎不少人的預料,原因也是很簡單就是供不應求,一些人等不了新車的生産周期進而選擇了官方認證的二手車。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一些車型的保值率還是可以的,但是要看品牌和車型。同時盡量選擇有官方二手車認證服務的品牌,這樣賣車時候還可以有些保障,如果落到二手車販子手裡,各種挑毛病壓價那是必然的。

冬季續航縮水嚴重,穿羽絨服開車是常态

别沖動!買電車前這些問題你要想清楚

開電車的人最喜歡的季節是春秋,最讨厭的季節是冬天。造成這樣「愛憎分明」的原因就是溫度和續航直接挂鈎,在冬季續航打 6-7 折都是基礎操作,就算配有熱泵空調其實也沒好到哪去,因為冬季主要電耗是因為電池的實體特性需要更多電量進行電池保溫所消耗的。是以冬天為了盡可能的延長續航,不少電動車車主就會選擇調低暖風,穿着羽絨服開車,我甚至看到過有位保時捷 Taycan 的車主也裹着羽絨服在那開,你說他是為了省那點充電錢嗎?他是怕老跑充電站耽誤時間!是以如果家裡沒有充電樁同時又處于高緯度的地區的朋友們,這點一定要慎重。

比電池更費的,其實是輪胎

别沖動!買電車前這些問題你要想清楚

随着新能源車電池的相關産業逐漸成熟,電池的損耗也不像之前電動車那麼大了,但有一項損耗比電池更大,那就是輪胎。首先由于攜帶着一大塊電池的原因,一般純電車型都要比相似尺寸的燃油車要重。攜帶着這樣一塊大家夥除了電耗增加外,對于輪胎的磨損也會加重。同時由于新能源車型電機的特性使其加速比一般燃油車要快,很多人起步踩得比較狠,也會造成輪胎磨損加快。而不少新能源車型為了追求性能選擇了定位比較高端的輪胎,比如我的 P7 輪圈更新到 19 寸後就用了米其林的 PS4 輪胎,并且現在還有電車專用輪胎,售價會更貴。磨損更高導緻換胎頻率會比燃油車高,再加上輪胎更貴,這筆開銷必然會更大,這确實是目前不少新能源車型的現狀。

本期文章我們并沒有列舉純電車型充電時間長、充電需要排隊等這樣「老生常談」的問題,這種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自己家一定要有充電條件,在之前文章我們也進行了分析。但通過本次對于電動車使用情況的分析我們發現電動車的問題也是不少,要想用着省心還得需要依照自身使用情況進行選擇。但綜合來看,瑕不掩瑜,用車成本肯定不是單比油價,即便是被其他成本追回來一些,但在使用周期裡,在有充電樁的情況下純電車的成本依舊有着明顯的價格優勢,同時如果注意到文中問題并在購車前加以規避,在後期使用來講也會更加省心。

極客之選 GeekChoice 原創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