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得拒絕
如何讓孩子懂得拒絕
非常喜歡這個問題,學會拒絕是人一生中一直在學習的内容。如何讓自己的拒絕遵從内心,又不傷害對方是很多人一直在尋找的平衡。
怎麼樣從寶寶的時候就培養這樣的能力呢?其實,隻需兩步。
作為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運用直覺的第一步就是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安全的,可以自信地說“不”!通過向孩子展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能力,教給他們在适當的時候用适當的方式表達内心的情感非常重要。
第一個例子,在家裡,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給别人一個擁抱,或是要不要跟他人聊天。很多時候,家裡的長輩會要求孩子表演各種“節目”,唱歌、跳舞,等。孩子可以說“我今天不想跳舞”。她不會因為不想給别人擁抱,或者表演節目,受到強迫,脅迫,威脅,欺負,貶低,羞辱或懲罰,也不會得到家裡人說“快過來,給表演個節目”。很簡單,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聲音,當她的拒絕并不影響正常的行為準則的時候,作為家長,我認為這是正常的,不需要幹涉,而且,有時候我會鼓勵她說出自己的聲音。我與她的信任也在一點點的加強,這樣的關系會一直持續。
當然,接受孩子的“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我們要求孩子做某事而遭到拒絕時,我們的内心會說:“媽媽隻是要求你做點什麼……”然後,我們必須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解釋自己的出發點。我們被教導要遵循傳統并尊重自己的家人,很多時候我們會忽視自己的真實想法。深夜舔傷的背影,多多少少在記憶中有過吧。不想最愛的孩子經曆這一波傷害的家長,可以試着慢慢接受孩子給自己的“不”,讓他們在成長中,慢慢學會說“不”。
通常,任何人聽到孩子對父母,親屬或任何成年人說”不“在社會上是不能被接受的。這樣的反應實際上也間接說明了當孩子被要求做“取悅他人”的事情的時候,我們要求孩子跟自己配合,這樣我們和孩子才能被認可。家長們有時候礙于面子、交際等各種因素,不能、不敢遵從自己的直覺。這過程中也給孩子錯誤地示範了不能拒絕别人的要求。
當父母的朋友帶着他們的孩子來家裡做客,小朋友通常會新奇的玩具沒有抵抗力,玩起來忘乎是以,孩子的玩具們猶如經曆一場玩具界的災難。當大人們都不在的情況,家裡的孩子會選擇保護自己的玩具,對來訪的小朋友說“這些玩具不是這樣玩的,應該慢慢的打開,你這樣粗暴的對待我的玩具,他們會壞掉的”。經過提醒,大多時候,來訪的小朋友會有所收斂。又或者,結束聚會的時候,來訪的小朋友會說“這個恐龍,我很喜歡,要帶走”。家裡的孩子通常會說“歡迎你下次再來家裡玩,玩具放在我這裡,下次你來的時候還可以跟我一起玩”。是的,高情商的孩子确實會懂得如何堅定、委婉地表達自己的内心想法。其實,很多時候,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示範孩子在不同情景下如何處理可能的摩擦,慢慢地孩子會懂得如果處理自己的“危機”。
r
無論大、小,首先我們要問自己是否對被要求的事情感到為難,是否做被要求做的事情與自己的本我
保持一緻。接下來,再考慮如果面對被要求的事情。當然,太小的孩子還不不能交流的隻能先觀摩了。學會拒絕需要時間和奉獻精神,能夠接受來自别人的拒絕。
感謝觀看
以上圖文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即删!
親愛的朋友們,每日編輯不易,若您還滿意,小編懇請你們每次看完文章在文尾處給個“贊”,然後點亮“再看”再分享出去,或放到圈子裡,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