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urface Book能做“藝術品”,做不了“暢銷品”

近日,有網友發現微軟官方商城已經将Surface Book的入口頁面從首頁去除,雖然Surface Book仍可在官網銷售,但是隻有從二級菜單進入Surface頁面後才能看到相關的入口,考慮到Surface Book已經有兩年時間沒有推出新品,該産品線被砍掉的可能性相當大。

作為微軟的高性能産品線,Surface Book一度也是被微軟寄予厚望,甚至在去年中旬還有關于Surface Book4的消息傳出,在彼時的報道中,Surface Book4或将改變一貫的螢幕可拆卸設計,回歸傳統的一體式筆記本電腦設計。

雖然早前有微軟高管宣稱Surface Book4沒有按時釋出的原因是目前的酷睿處理器并不能夠滿足微軟的要求,他們正在等待更好的處理器出現,一旦出現能夠滿足需求的處理器就會重新開機項目(不知道十二代酷睿算不算?畢竟對比上一代明顯增強了許多)。

不過,熟悉微軟硬體發展史的朋友也許會覺得這個說辭十分熟悉,畢竟幾年前微軟的Lumia系列手機停更前也是以處理器不能滿足要求為托辭應付外界問詢的。而且,微軟在年初釋出的Surface Laptop Studio也在一定程度上接棒了Surface Book的高性能筆記本電腦的位置。

Surface Book能做“藝術品”,做不了“暢銷品”

雖然在小雷看來Surface Laptop Studio在使用形式上與Surface Book有着明顯差別,但是兩者在高性能的定位上兩者是十分相似的,而Surface Book高昂的價格和問題百出的硬體設計,也讓大多數使用者對其不感興趣。

當然,這并不妨礙Surface Book系列是微軟最具設計美感和技術力的産品之一。

Surface Book:科技時代的藝術品

雖然大多數讀者朋友可能都沒有見過Surface Book系列的實機,但是隻要接觸并使用過就會被Surface Book系列巧妙的設計和出色的做工所折服,至少在筆記本市場中Surface Book系列足以稱得上是“藝術品”般的存在。

Surface Book系列最出彩的地方一個是精妙的鉸鍊設計,微軟花費了不俗的成本為Surface Book系列研發了一套專屬的鉸鍊結構,并且鉸鍊結構本身的制造成本也極高,甚至可以說Surface Book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就是鉸鍊成本過高。

Surface Book能做“藝術品”,做不了“暢銷品”

Surface Book系列的鉸鍊不僅有着出色的連接配接穩定性,而且在閉合狀态下能夠提供更小的閉合間隙,甚至為初期的折疊屏手機鉸鍊設計都提供了不少的設計參考。因為折疊屏手機與Surface Book一樣要在鉸鍊處部署足夠的資料傳輸基帶和螢幕,無法使用傳統的弱連接配接方式。

憑借這套獨特的鉸鍊設計,微軟得以在鉸鍊處部署更多的資料互動線路,讓Surface Book的獨/核顯分離設計成為可能,解決了二合一電腦的性能與續航不可兼得的問題。

Surface Book能做“藝術品”,做不了“暢銷品”

在Surface Book的設計中,鍵盤子產品不僅僅是一個輔助輸入裝置,其中還内置了額外的電池模組和獨立顯示卡,使用者可以通過将螢幕插入鍵盤子產品來啟動高性能模式,同時系統會自動轉入獨顯運作的模式中。

雖然在Surface Book之前,聯想的ThinkPad Helix和ASUS的Transformer Book都探索過利用鍵盤子產品增強性能的設計。但是受限于鉸鍊結構,最多隻能達到增加續航和存儲空間的效果,無法做到像Surface Book一樣的獨/集顯分離設計,最終為了保證平闆模式下的續航僅配置了一顆移動端處理器。

Surface Book能做“藝術品”,做不了“暢銷品”

而Surface Book則是通過巧妙的設計讓系統能夠在集顯與獨顯之間進行無縫切換,當使用者将裝置轉為平闆模式(脫離鍵盤子產品),系統會自動切換到集顯運作模式,以此來保證裝置的續航。

Surface Book能做“藝術品”,做不了“暢銷品”

乍看之下,Surface Book的設計應該會受不少使用者的歡迎,如果是同時對便攜、長續航、高性能有需求的使用者,Surface Book可以讓他們不需要攜帶兩個裝置出行就能夠滿足使用需求。

那麼問題來了,Surface Book為什麼沒有火起來?甚至還面臨被微軟砍掉的可能?小雷你不是說這是科技時代的“藝術品”嗎?确實,Surface Book從工藝、設計角度來說都十分值得稱道,但是“藝術品”的用途是什麼?是觀賞、是贊歎技術的美,卻不代表着“實用”。

Surface Book為何失敗?

毋容置疑的,至少在二合一筆記本電腦品類中,Surface Book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存在,讓二合一筆記本電腦的使用範圍不再僅限于輕度娛樂和辦公,而是可以承擔一定的高性能要求工作。

那麼代價是什麼?是極高的售價、是直到Surface Book3都還沒能解決的諸多問題,以最新的Surface Book3為例,最低售價為11599元,配置為十代酷睿i5處理器+8GB記憶體+256GB存儲(官網已是無貨狀态)。

Surface Book能做“藝術品”,做不了“暢銷品”

這個配置在現在看來已經屬于淘汰的範疇,小雷想要找到一款配置相似且依然在售的同類型裝置,結果發現基本不可能,目前在售的類似二合一裝置中,包括華為、聯想等廠商在内都已經更新到十一代酷睿處理器,而售價更是隻有同配置Surface Book3的一半。

不過,基礎款Surface Book3本就不是目标使用者想要的産品,可以在獨/集顯之間無縫切換,提供高性能和長續航雙重體驗的獨顯版本才是Surface Book的優勢區間,那麼搭載獨顯的Surface Book3售價是多少呢?答案是14839元,而且是優惠價,原價為16488元,配置為十代酷睿i7+16GB記憶體+256GB存儲+GTX1650。

同重量、同配置的輕薄筆記本電腦,價格僅為Surface Book3的原價一半,如果是購買蘋果全家桶甚至可以買下一套MacBook Air+iPad Pro,在換用M1晶片後,不管是辦公還是設計、視訊渲染剪輯都要優于Surface Book。

Surface Book能做“藝術品”,做不了“暢銷品”

是以,除非是對便攜有着非常嚴苛的要求,并且不能接受蘋果套件的使用者,否則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選擇蘋果套件或是普通的輕薄筆記本+平闆電腦套裝是更好的選擇。特别是在各大廠商紛紛押注互聯生态的情況下,多裝置的互聯使用體驗相較于數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足夠滿足大多數使用者的需要。

從微軟的角度來看,Surface Book系列耗費了不低的成本,但是卻沒有在二合一筆記本電腦市場占據到應有的市場佔有率,甚至銷量還不如華為、聯想等廠商的同類型産品,而且可以預見的未來也很難将鉸鍊成本降低及體驗進一步提升。

Surface Book能做“藝術品”,做不了“暢銷品”

小雷認為,砍掉Surface Book産品線的想法可能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經決定,甚至去年傳出的Surface Book4概念設計圖其實就是今年釋出的新産品Surface Laptop Studio,Surface Book系列已經是名存實亡。

實際上能夠将Surface Book的産品線維持六年已經超過了小雷最初的預料,以Surface Book的銷量來看,考慮到研發和制造成本。Surface Book賣一台虧一台可能并不誇張,能夠将産品線維持這麼久除了微軟财大氣粗之外,小雷都很難想出第二個答案。

微軟在堅持了6年後,終于也是扛不住了,Surface Book3應該就是該系列的絕唱了,可以确定的是Surface Book系列的隐退并不會對現在的二合一市場造成多大沖擊,鑒于二合一市場在輕薄本市場都算是小衆的存在,甚至不會有多少網友知道Surface Book已經關停。

Surface Book的失敗對于微軟來說,也許算不上多大的打擊,畢竟整個Surface産品線在筆記本電腦市場的市占率都不高,甚至低于MacBook系列産品的市占率。

對于微軟而言Surface産品線的存在意義其實不在于盈利,更多的是為了硬體産品布局以及教育市場,而且在二合一市場中,Surface也算是獨一檔的存在,一些獨有的體驗也确實是其它廠商無法提供的。

Surface Book能做“藝術品”,做不了“暢銷品”

實際上,在輕薄本和二合一筆記本電腦市場中,Surface的體驗并不算差,但是産品的銷量卻一直不佳,根本性的原因還是在價格上,雖然做工、設計出色但是卻依然難掩配置在同價位同類型産品中的劣勢。

以Surface Go3為例,這款産品主打低端入門便攜市場,但是起售價卻近3000元,配置則是奔騰處理器+4G記憶體+64GB存儲,考慮到安裝系統所需的空間以及預留的更新、緩存空間,實際可用存儲可能不到20G(雖然支援TF卡擴充,但是速度遠不如内置存儲),而4G的運作記憶體在當下的PC環境中僅能勉強應對日常辦公和上網的需求。

縱然Surface Go3有着出色的做工,但是如果無法提供應有的使用體驗,使用者自然隻會給出差評。其實不僅是Surface Go3,Surface一系列産品都存在明顯的高價低配問題,甚至可以擴大到微軟的大多數硬體産品身上,比如某款獨特的雙屏手機。

Surface Book能做“藝術品”,做不了“暢銷品”

其實,微軟的硬體産品問題并不在設計上,單論設計微軟的硬體設計水準是可圈可點的,但是具體到産品本身,使用體驗确實難以與價格契合,在同類型産品中永遠不乏替代品。

小雷認為依托于Windows系統的Surface其實并不适合走蘋果那樣的純高端路線,因為微軟并不像蘋果那樣擁有自己獨特的生态和處理器,而且蘋果在擁有了M1晶片後,将其應用在iPad産品線的表現十分驚豔,而Surface既沒有M1也沒有iOS和macOS。

那麼Surface的未來在哪裡?小雷認為是ARM處理器,如果有廠商可以拿出成熟且高性能的ARM處理器,那麼就能夠很好的解決性能與續航不可兼得的問題。

其次是價格定位,犧牲一些做工來換取價格的降低将有效提振産品的銷售面向群體,并且對産品線進行更細緻的劃分,拉低不同配置間的價格差距,設計也不需要過于極端的追求輕薄。否則的話,如果再像現在這樣僅寄托于教育采購和極小衆市場的支援,那麼留給Surface的未來也許并不光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