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是一職一銜?軍隊的一職一銜是如何對應的?

作者:姑蘇太守

1955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軍銜授予典禮正式開幕,在毛主席指令狀的頒發下,十位軍人被授予元帥軍銜,其中包括劉伯承、陳毅、朱德、彭德懷等人,十位被授予大将軍銜,其中包括粟裕、肖勁光等人,除此之外,還有55位上将(後來補授了2位上将,開國上将共計57人),175位中将以及801人少将。

什麼是一職一銜?軍隊的一職一銜是如何對應的?

但是建國初期的軍銜制,隻維持了十年,1965年的時候,我軍的軍銜制因為種種原因被取消了,導緻軍隊不管什麼級别的軍官,統一都沒有軍銜。在此後的長達二十多年時間裡,大陸的軍隊在世界上就成了幾個為數不多的沒有設定軍銜的軍隊之一了。

于是,我軍釋出了帶有辨別作用的“65式“軍服,用服裝上衣兜數量的多少來标志官兵的差別。從此以後,官兵在看上去幾乎沒有任何差別,确實做到了“官兵平等”。但是沒有軍銜制,弊端也很多,一方面是人員識别困難,不知道聽誰指揮。另一方面在軍事外交場合,導緻軍隊無法派出軍銜對等的軍官,參與軍事外交活動。

八十年代初期,軍隊決定恢複軍銜制,并進行了大量準備,于1988年正式實施,這就是現在我軍通行的88式軍銜,其中軍官的軍銜設定為三等十一級,三等就是将官、校官、尉官;十一級是将官四級,校官四級,尉官三級。值得一說的是,當時的上将分為兩種,即一級上将和上将,其中一級上将是我軍最高軍銜,但是一直設而未授,是以在九十年代初期就被取消了,隻保留上将作為最高軍銜。

什麼是一職一銜?軍隊的一職一銜是如何對應的?

在88式軍銜體系中,職級和軍銜不是一一對應的,而是普遍存在一職兩銜的情況,即一個職級對應兩個軍銜,包括一個基準軍銜和一個輔助軍銜。這其中基準軍銜的銜級高于輔助軍銜,在軍官上任之初佩戴輔助軍銜,過了兩年左右,再佩戴基準軍銜。例如正大軍區級軍官,在擔任軍區司令員、軍區政委或者同級别職務時,他的軍銜一定是中将,并且會在任内晉升為上将。這個時間大約為兩年。對正大軍區級軍官來說,中将就是輔助軍銜,上将就是基準軍銜。

同樣的例子還有,副大軍區級軍官的基準軍銜是中将,輔助軍銜是少将。副軍級軍官的基準軍銜是少将,輔助軍銜是大校。副師級軍官的基準軍銜是大校,輔助軍銜是上校。正團級軍官的基準軍銜是上校,輔助軍銜是中校。

這就意味着,同級别的軍官,普遍存在兩個軍銜,一個高、一個低。以副軍級軍官來說,包括少将和大校兩個軍銜,是以之前網上經常有人問“副軍級少将和副軍級大校有什麼不同”,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還是基準軍銜和輔助軍銜的差別。

什麼是一職一銜?軍隊的一職一銜是如何對應的?

這種情況非常普遍,絕大多數職級都如此,隻有軍委級和正軍級是例外。因為軍委級軍官隻有一個軍銜,就是上将。正軍級軍官也隻有一個軍銜,就是少将。不過在過去,個别正軍級軍官可能高配為副大軍區級中将。這屬于軍銜高配,不能說中将就是正軍級軍官是輔助軍銜。

因為正軍級軍官,原則上都是少将,過去隻有北京衛戍區和駐港部隊的軍政主官高配中将。其它機關的正軍級,例如集團軍軍長、軍區副參謀長、三大艦隊副司令員(參謀長)、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參謀長),這些人的軍銜一定是少将,不可能在任内晉升為中将。

基準軍銜和輔助軍銜的設定,在過去發揮了重要作用。就是能在軍官的軍銜在任内得到晉升,而不是一開始就晉升軍銜。而是先晉更新别,再晉升軍銜。例如副大軍區級軍官,在任内一定會從少将晉升為中将,這個時間大約為一到兩年。而且還能集中晉升一批中将,不至于單個晉升。同樣的在過去,上将也得是集體晉升的。這說明這些正戰區級軍官在上任時的軍銜一定是中将。這種集體晉升也是相當有榮譽感。

什麼是一職一銜?軍隊的一職一銜是如何對應的?

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副軍級軍官的基準軍銜是少将,輔助軍銜是大校。要知道在其他國家副軍級軍官,肯定是将軍,但在大陸,卻可能是大校。這是沒法想象的事情。同樣的,正師級軍官原則上都是大校,極少數正師級軍官可能高配為少将。如果副軍級大校遇到正師級少将,該怎麼行使指揮權呢?

同樣的,副大軍區級軍官的基準軍銜是中将,輔助軍銜是少将。考慮到極少數軍銜高配的正軍級中将,如果副大軍區級少将遇到正軍級中将,該怎麼行使指揮權呢?

基于這些情況,軍隊一方面取消了現存軍銜高配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對軍銜制進行了改革,在2017年改革以後,推行一職一銜的銜級制度。所謂一職一銜,就是一個職級,隻對應一個軍銜,取消了過去的基準軍銜和輔助軍銜的設定。

什麼是一職一銜?軍隊的一職一銜是如何對應的?

這次改革以後,軍委級軍官的軍銜仍然維持在上将不變,而正排級軍官過去長期高配為中尉,這次統一調整為少尉。一職一銜的對應情況如下:

軍委級:上将。

正戰區級:上将。

副戰區級:中将。

正軍級:少将。

副軍級:少将。

正師級:大校。

副師級(正旅級):大校。

正團級(副旅級):上校。

副團級:中校。

正營級:少校。

副營級:少校。

正連級:上尉。

副連級:中尉。

正排級:少尉。

這就是基本的對應情況,對副軍職及其以上級别軍官來說,隻有到了對應的職級,就授予對應的軍銜。例如晉升到副軍級以後,軍銜馬上就是少将。晉升到副戰區級以後,馬上就是中将。晉升到正戰區級以後,馬上就是上将。不像過去,需要等一兩年,才會有軍銜上的晉升。例如副戰區級軍官放在過去,要花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從少将晉升為中将。現在完全沒有時間限制了,級别到了馬上就能晉升軍銜。

什麼是一職一銜?軍隊的一職一銜是如何對應的?

在副軍職以下的級别,目前仍然可能一職兩銜的情況,例如副團級可能是中校,也可能是少校。副營級可能是少校,也可能是上尉。這部分未來應該會進行調整,調整到一銜一職的狀态,和副軍職以上的情況保持一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