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娃一出門見啥都要買?試試三招“治”TA

每次帶娃出門,最怕的是啥?

“我不管,我不管,我就要買!”“你是個壞媽媽,嗚嗚嗚嗚嗚嗚嗚……”

“就怕娃看到啥都想要買,看到喜歡的東西,尤其是玩具和零食,看到了就走不動了,抓着就跑。讓他放回去,就開始大哭大鬧,怎麼都不肯放手!一哭二鬧沒效果,立刻更新三打滾,瞬間聚集全場關注!”

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真是又生氣又臉紅!全場都盯着我,指指點點說我寶寶不聽話,說我不會教孩子……

娃一出門見啥都要買?試試三招“治”TA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可是,家裡的玩具已經很多了,積木一箱又一箱,玩具玩偶已經沒地方放,小汽車也到處都是,還有各種ip玩具,每樣一套,各種模仿類玩具,面積大占地方……不買?在那樣的場景下,孩子眼淚汪汪真是讓人心(心)疼(煩);買了?就怕孩子還是一樣玩一會兒就不會珍惜,況且買了,老娘這口氣真的咽不下!

其實,要應對這樣的情況,還需要媽媽們多一些技巧和耐心哦。孩子總是想要買買買,家長可嘗試以下3招正确引導。

第一招:不粗暴否定

不少家長面對孩子的需求,直接一句“不買,沒錢,趕快走!”“你不走,我就不要你了,留你在這裡!”

粗暴搶奪孩子手裡的玩具還不夠,還強制地把孩子像小雞一樣拎走。這樣的做法不僅沒用,還會讓孩子變得不安,或對某個物品存在過度執念。況且,對于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他們并不明白買賣的過程,對錢、購買這些行為都不了解。

怎麼做:嘗試出門前給孩子立下規則,換一種表達方式與孩子溝通,同時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比如,少用“如果你不……,就不……”的句子,改成如“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給你買玩具了”;當孩子違反約定時,不要強制禁止他的做法,或要求他怎麼做,而是給予他自主選擇。比如,出門前定下規則這次不出門不買玩具,如果遵守約定了,就可以繼續逛商場,如果繼續哭的話,那麼就停止購物回家。

娃一出門見啥都要買?試試三招“治”TA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第二招:列下願望清單

玩具那麼多,确認過眼神,每一樣都是想要的?

每一樣都買的話,家裡就會變成玩具樂園了。而且,時間久了,有些孩子會覺得「反正丢了壞了也無所謂,還可以給我買」,自然也不會懂得珍惜。

怎麼做:規則的作用在這裡也能顯現出來。比如,出門前溝通好,出5次門,買一次玩具,而且隻能買一個。上次出門買了玩具,那就隻能留在第五次出門再買了;又或是列些想要買的玩具清單,并且列下價格,告知孩子這次買玩具的價格範圍,把決定權交給孩子,尊重孩子的選擇。

娃一出門見啥都要買?試試三招“治”TA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第三招:引導選擇最想要的

願望清單列好了,每一個玩具都想買。家裡同款已經很多,還是想要繼續買?

怎麼做:聰明的媽媽會與孩子溝通好,媽媽每個月有多少錢給寶寶買玩具(必要玩具),同時每周給一小筆錢給寶寶,讓他用這些錢來買他自己想要的玩具。

教孩子做下願望清單之後,将所有的玩具或食物願望放進去,并且對應好價格,在這個過程,孩子會知道實作願望,怎麼都需要錢。而願望這麼多,錢錢又不夠,就隻能繼續存錢,又或是選擇最想要的了。這就能引導孩子将有限的錢放在最有用的事情上面。

聰明的媽媽們,你們都學會了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