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的時候,你對電動車的了解有多少?城軌電動公共汽車?還是菜市場内的電動腳踏車?有這麼一個新能源汽車公司,早在2015年成立,于2017年1月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頒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産許可證,成為國内第十家獲得建立純電動車生産資質的企業,并成為第二家獲得工信部審查通過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産企業,同年十月,就釋出了首款車型——雲度π1。從以上履曆來看,這個雲度汽車品牌不僅在特斯拉仍在美國頭疼産能問題的時候,就生産出國内首批新勢力車型,更先于“蔚小理”享受到補貼政策和地區支援政策的照顧,可從2017年到如今也已經五年了,雲度汽車在大部分汽車消費者眼中隻是岌岌無名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之一。
甚至在不久前,雲度汽車創立之初的四位股東之一:江西海源複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源複材),于4月13日發公告稱,公司審議通過了《關于拟轉讓參股公司股權的議案》,将持有雲度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度汽車”)11%的股份,轉讓給珠海宇誠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珠海投資”)。需知道,海源複材作為全球産品門類最多、規模最大的液壓成型技術和裝備供應商之一的上市公司其11%的股份在雲度汽車在創立之初是以出資0.99億,即至少9900萬元,而入局雲度汽車的,可日前的股份轉讓價款則“縮水”到2200萬元。是什麼原因讓海源複材在新能源呼聲一片高潮的2022年,選擇倉惶脫離雲度新能源汽車呢?
複盤雲度汽車創立的背景和參方
在2015年,由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莆田市國有資産投資有限公司、個人管理團隊、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共同出資9億元成立的雲度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雲度汽車品牌)。相較蔚來汽車的李斌、小鵬汽車的何小鵬、理想汽車的李想等私企性質的電動新勢力品牌,雲度汽車的四位資方建立了混合所有制。
彼時的雲度汽車,由福汽集團占股39%,莆田市國有資産投資有限公司占有公司34.44%股權,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出資0.99億,占股11%,管理團隊則以現金形式持股15.56%。其中前兩者是國資委企業,而上市公司海源機械則是全球産品門類最多、規模最大的液壓成型技術和裝備供應商之一,在個人管理團隊陣容方面,彼時的雲度汽車董事長、總經理是劉文心先生(此前曾任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同時期的另一位管理團隊成員,是雲度汽車常務副總經理、營銷中心總經理(此前曾任美國Celgard公司副總裁,比亞迪騰勢公司副總裁),雲度副總經理一職,則由葆旭東先生擔任(此前曾任騰勢華北區總監)。以上背景和管理團隊的履曆,在2015年的時間點來看不可謂不豪華,起碼在同時期的國内新能源公司中,并沒有能與雲度汽車相匹的新勢力品牌。
雲度汽車的高光時刻
俗話說,“輝煌時刻誰都有,别拿一刻當永久”。雖然雲度汽車現如今在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中不再聲名顯赫,但在以上的豪華資方和人員陣容加持下,雲度汽車也确實曾經領先過國内新能源汽車銷量市場一段時日。
從2015年雲度汽車新能源公司創立,僅用一年的時間,雲度汽車就于2017年1月拿到新能源汽車生産許可證,同年2月正式釋出雲度汽車新能源汽車品牌。從釋出品牌到2017年4月的上海國際車展中亮相兩款車型:雲度π1及雲度π2,雲度汽車僅用了兩個月。此外,雲度π1從亮相到2017年10釋出上市,更是隻用了半年時間,而另一款車型雲度π2,則在2018年3月釋出。
需知道,當時的蔚來汽車也僅僅釋出了蔚來ES8一款車型。如果對這個時間點的印象不深,那換句話說就是:同時期的大部分“造車新勢力”車企還處于PPT造車階段時,雲度汽車早早跑通了“研發、傳遞、售後”的流程。在銷量方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釋出的資料,2018年新勢力車企的銷量達到2.6萬輛,其中雲度以9300台的傳遞量,市場佔有率接近0.6%成為傳遞最早,傳遞最多的新勢力。但是,這一銷量也成為雲度汽車截止到現在的最高光時刻。
高光之後的低谷,雲度汽車銷量、盈利、雙雙折戟沉沙
事實上,雲度汽車雖然走在了同時期造車新勢力的前端,然而雲度汽車在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狀況并不容樂觀。雖然雲度汽車于2018年的年度銷量成績可觀,但在各方風雲人物的加持下,雲度汽車在2018年初曾設立“年銷3.5萬輛”的小目标,但最後僅完成年目标的26.6%;2019年銷量再次下滑至2,566輛。與此同時,雲度創始人之一的林密在2018年離開了雲度新能源,此後幾年的雲度汽車由于産品品質、安全性、成本效益,以及行業競争等因素,雲度汽車銷量再未突破2018年高點,現如今已經在新能源汽車大潮中迅速掉隊。銷量持續低迷,此前規劃的雲度X-π概念車和雲度π7始終未能出世。
此外據資料顯示,2017年-2020年雲度汽車淨虧損分别為0.95億元、1.38億元、1.77億、2.04億元。财報顯示,2021年度雲度汽車營收6776.32萬元,淨虧損2.13億元,2022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僅660萬元,單季虧損5571萬元,虧損态勢日益嚴重。于海源複材釋出的公告中也披露,雲度汽車2021年共營收6776.32萬元,虧損高達2.13億元;今年前三個月營收僅為660.25萬元,再虧損5571.36萬元。而截至2022年3月31日(未經審計),雲度汽車資産總額為16.52億元;負債總額為16.82億元;淨資産為-3079.64萬元。
股權動蕩,雲度汽車四位原始股東不再堅持
背負了兩方國資企業投資、一衆行内老将的雲度新能源汽車,無疑是“出道即巅峰”。在銷量和業績兩方面的敗績,導緻雲度汽車的股權背景不再如原來般“光鮮亮麗”。
2020年,福汽集團退股,其持股由莆田國投以及新的資金方福建龍頭産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承接,後者的背景為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福建省産業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等。承接後,莆田國投上升為單一最大股東,持股比例上升至43.44%,新股東福建龍頭基金持股比例30%。同年,曾經出走的林密于2020年再度回歸。
2021年4月,雲度汽車召開股東會議,劉心文退股,其持股由珠海宇誠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珠海宇誠”)按劉心文原本的出資額1.4億元接盤。珠海宇誠由林密直接持股49%,由深圳市前海淏天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深圳淏天”)持股51%,執行事務合夥人為林密,即珠海宇誠由林密實際控制。
猛将當道,雲度旗下産品“奄奄一息”
最後在産品方面,無論是理想汽車的理想One、蔚來汽車的ES8、小鵬汽車的小鵬P7、乃至特斯拉汽車的Model 3,這些在國内含金量極高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無疑都有一款品牌代表性産品,而雲度汽車雖然于2021年12月釋出了雲度π3 E-SHOCK曜越版,但終究隻是原本早就在2018年就已上市過的雲度π3車型的衍生産品。
2018年,雲度π3在号稱“五星批發部”的C-NCAP的車型碰撞測試中,隻得兩星,為該批次測試中最不安全車型。據悉,撞擊後,雲度π3的A柱出現非常嚴重的形變,且主駕駛側門已無法開啟。作為雲度新能源汽車此前量産車型中的高端車型,雲度π3的成績讓人唏噓。
此外,電動車曾最被人畏之如虎的“自燃”,雲度π3也曾因為自燃而臭名昭著。2019年8月,廣西南甯一輛雲度新能源π3發生自燃,起火位置位于車輛後方底部,疑似電池包已經受損。由于沒有采取緊急撲滅措施,車輛幾乎被燒毀。随後官方釋出補償使用者以及調查聲明,可是雲度汽車官方對于2019年的雲度π3的自燃調查結果,一直都未聲明公布。
汽車網評:先行未必穩赢
雲度汽車從一開始背靠國資企業和一衆新能源領域的老将,到2018年度銷量9600輛的成績。想必昔日的雲度汽車也曾在人前風光過,坐在股東會議室的幾位先驅者也曾憧憬過中國新能源發展的美好,但從現階段的結果來看,雲度汽車雖然“起了個大早”并背靠“國家隊”,但如今的發展顯然沒有達到雲度汽車創立之初的預期發。
事實上,自動駕駛專家楊勝兵教授早曾表示:“國内較早一批新能源汽車廠家屬于行動派布局早,國家也一直有政策支援,但是新能源汽車受電池、控制系統成熟度、行業資源整合、技術隊伍、營銷、資金等多方面影響,起得早不一定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