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航飛行事故調查初步報告釋出,專家:雷達最後記錄的資訊值得注意

(健康時報記者 趙為德)

4月20日,中國民航局釋出了《“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調查初步報告》,報告内容為目前所擷取的事實資訊,不包括事故原因分析及結論,報告主要包括飛行經過、機組機務人員、适航維修、殘骸分布等事實資訊。

《航空知識》主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專家王亞男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釋出的初步調查報告主要是已經公開的事實資訊的彙總,以檔案報告的形式對過去的事實資訊進行了确認,表明每個資訊背後都有一個确認的過程,便于進行下一步深入調查。

東航飛行事故調查初步報告釋出,專家:雷達最後記錄的資訊值得注意

3月24日,搜救人員在事故現場搜尋。新華社圖

初步調查報告是對過去公開事實的梳理和彙總

王亞男告訴記者,民航事故調查一般持續時間很長,在一個月内給到的初步調查報告往往不涉及事故原因的推測分析和結論性的意見,因為在一個月内想要對事故原因作出分析推測還為時尚早,這也是考慮到調查的嚴肅性,目前報告都是已經确認的事實。

東航飛行事故調查初步報告釋出,專家:雷達最後記錄的資訊值得注意

殘留的物品。新華社記者陸波岸攝

“但是初步調查報告對後續調查還是很有價值的,在于以檔案報告的形式對過去的事實資訊進行了确認,表明這些事實背後都有一個确認的過程。”王亞男介紹,比如對于飛機的檢修記錄,飛機最近一次A檢(31A)及最近1次C檢(3C)未超出維修方案規定的檢查時限,當天航前和短停放行無故障報告,飛機的放行簽派也沒有問題,天氣沒有異常,無線電通信和管制指揮也未見異常。這在後續的調查中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排除這些原因。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雷達最後一次記錄的飛機資訊為:标準氣壓高度3380米,地速1010千米/小時,這是極為反常的,已經遠遠脫離了巡航高度,在4分鐘的時間裡下降了5000多米,而且速度上也比正常巡航速度快了200公裡以上,如果考慮到飛機俯沖姿态,實際速度可能還要更大,表明飛機處于一個十分危險的狀态。”王亞男說。

後續調查可能聚焦在機組人員和殘骸分析上

東航飛行事故調查初步報告釋出,專家:雷達最後記錄的資訊值得注意

為逝者默哀。新華社記者周華攝。

王亞男告訴記者,初步調查報告對于飛行機組人員的情況說明不多,後續的調查,一方面會集中在機組人員上,如履曆和社會關系等,這些是需要說明的。

另一方面則是殘骸分析,根據目前的調查,飛機檢修情況等都沒有發現故障,下一步要看從已經找的殘骸中是否能發現一些故障迹象。這樣就可以把調查重新開機到一些重要的方向上,比如根據殘骸推導是技術的問題還是機組人員環境的問題等。

根據初步調查報告通報,技術調查組将依據相關程式繼續深入開展殘骸識别、分類及檢查、飛行資料分析、必要的實驗驗證等調查工作。

王亞男介紹,殘骸識别就是對現場搜集到的殘骸碎片進行确認,是來自飛機的哪一個部位,清理之後進行現場還原,以此分析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

“實驗驗證是後續要做的,一般來講是在掌握了大量證據,調查傾向于某一個結論後,用實驗的方式來驗證我們的調查推測。”王亞男舉例說,比如飛機發動機故障了,就在模拟機上設定故障狀态,來還原事故原貌。這就如同刑偵實驗一樣,是事故調查十分重要的一環。

黑匣子資料依舊是調查難點

根據調查報告通報,機上兩部記錄器由于撞擊嚴重受損,資料修複及分析工作仍在進行中。

王亞男告訴記者,下一步的調查難點可能還是黑匣子的資料記錄,目前民航部門一直未公布相關修複和還原的進展資訊,沒有消息的背後可能是恢複工作比較艱難。

另外,資料損壞之後恢複的比例是很難确定的,而且恢複的資料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支撐後續調查工作,也不好确定,是以期待資料恢複進展的情況披露。

王亞男建議,是否可以對黑匣子設定一個激活裝置,當飛機高度發生劇烈變化或發生故障時能夠激活黑匣子的雲端機制,在發生事故前迅速将資料資訊傳遞到雲端,這在技術上目前應該是可以實作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