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四百四十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帝曰:何謂所勝?岐伯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臟。帝曰:何以知其勝?岐伯曰:求其至也,皆歸始春。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也。”——《黃帝內經•六節藏象論》
(接前文)我們再往後看,“求其至也,皆歸始春”,這個至隻是氣之至。我們剛才講了王冰的注解,張介賓的注解也講了,但是不細,張介賓原文是這樣寫的,他說“蓋春為四時之首,元旦為歲度之首,故可候一歲盛衰之氣。一曰‘在春前十五日,當大寒節為初氣之始’,亦是。”講的就是剛才說的這個,他是按照立春前十五天的大寒節這一天為始春。(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按照節氣而言,春始于立春節,如果是從五運六氣的說法來看的話,六氣屬于這個春季的厥陰風木。是以如果是從這一年的初之氣開始算,就是是立春前的十五日至大寒節這一天開始算,厥陰風木之後,就是少陰君火。君火完了之後就相火,再往後就是太陰濕土,太陰濕土完了之後陽明燥金,陽明燥金完了之後,太陽寒水,這又是一個六氣的循環。以後咱們有時間再講六氣,五運六氣非常好玩,而且非常深。
五運六氣弄明白了之後,中醫的書的一大半的内容就全整明白了,具體的怎麼用,數的東西全弄明白了。但是五運六氣一般人很難了解,你必須得集中你的所有的腦力,你的記憶力還得非常發達,腦力非常發達,你才能運轉得了大程式。就像咱們所說的電腦似的,你的腦子得非常好用,它的存儲量大,第二是它的處理器的發達,你才能把這個非常大的複雜的程式運轉開來。要是一般的電腦,它運轉不了這麼大的程式,是以說很多人學着五運六氣就學糊塗了,越學越糊塗,最後放棄了,為啥呢?因為這個東西就是不太好學。自古以來很多醫家高手都對五運六氣掌握的那是非常厲害。
我們知道的,從成無己《注解傷寒論》開始算,一直到後世的那些高人,像黃元禦、徐靈胎、陳修園、張介賓,我們還往前推,還有許叔微、朱丹溪、李東垣這些人都是非常熟練的應用五運六氣,已經不是說了解的問題了,已經可以用了。是以說任何的學問,隻要能達到能用的這個階段,就說明已經掌握的很好了。就像我們每一門的學問都是,比如說你學計算機,一開始光是學計算機,但是你能用計算機,然後并且把它用的還很順,各種代碼寫的非常順的,各種計算機語言應用的特别熟練了,你都能寫程式了,并且能按照客戶的要求,你把這程式寫出來,運轉的還特别好,這說明你才把這門計算機語言給掌握了,就是我們的程式設計語言給掌握了,否則的話你隻會寫上十行、二十行的小程式,完了之後,按照老師的要求交完作業你不會用它,還是相當于沒掌握。是以我們學《黃帝内經》,等把五運六氣掌握了,并且光掌握了不行,你光能看懂書不行,你還能怎麼樣用呢?你到臨床上用完了之後,你開的藥特别好使,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你徹底掌握了。這就是掌握一門學問的這個方法和技巧,是以我們學《黃帝内經》,我相信大多數都是非中醫專業人士,不用掌握的那麼深刻。對于中醫專業人士的話,光講《黃帝内經》這點内容肯定是不行的,你還得結合着《赤水玄珠》《傷寒論》的六經辨證,還得看王冰的注解,後世尤其是傷寒大家的這些注解,你才能把這些運氣的内容徹底掌握了。因為運氣它是六氣,《傷寒論》的正好是六經,它完全是嚴絲合縫,對在一起的。五運從哪兒找呢?從《輔行訣髒腑用藥法要》去找去,這個能和最上古的文獻都能合上。從宋之後,那些高人就分别的加上自己的了解,有點像把這個程式逐漸更新。一點零版、二點零版、三點零版一直升到清朝都快到了六點零版了。是以清朝出了很多這種既通《傷寒》,然後又懂五運六氣的這種大家,這些人跟現在我們所說的方證相應派還不太一樣,有差別,這都是臨床上的用法。作為應用五運六氣或者作為中醫師,你得掌握這些内容。
咱們再往後講,就是薄其所不勝而乘所勝,薄就是迫的意思,這地方我們為什麼念迫呢?因為念迫大家不知道是什麼字,咱們就念薄就行,厚薄的薄。這地方就是迫,有侵犯脅迫的意思。那麼乘就是勝的意思,這個字是多音字,乘法的乘也念作乘,一乘車兩乘車,一乘馬兩乘馬,這個乘指在古代也是一個量詞,指的是車輛的的量詞。在這個地方,我們讀作乘,乘指的就是勝,欺淩的意思。
時令未至而氣候所至則為太過,就會侵犯己所不勝而其又欺淩己所勝,很有意思,也就是比如說以木為主,我們再講一遍,便于大家的了解,以春天為例,沒到立春的時候,比如說在大寒節的時候,春天的氣候就來了。這說明什麼呢?春這個氣也非常厲害,他是太過了,太足了,還沒到立春就迫不及待的先來了。這個時候這個春不就代表木嗎?來是金來克伐木,但是這個木太強大了,就會侵犯己所不勝,就會侵犯金。金就是他所不勝的那一個行,就會侵犯金,就會反過來克金。木反過來克金叫反侮金。這時候就會出現咳嗽,金受木所克,就是咳嗽,這叫木火刑金,木火一刑了金就咳嗽,而且幹咳,有時候甚至吐血,這有火,木火來反侮金,叫木火刑金,就會出現咳嗽,甚至咳出血,這時候怎麼治呢?用黛蛤散,一方面清木,一方面涼肺,這不就是這樣一個道理嗎?這是講的會侵犯己所不勝,又欺淩己所勝,這個木要是太弱,像春季是木氣,木氣太弱就會侵犯己所勝。己所勝是什麼呢?他所勝的就是土,木克土,這時土就更受壓迫了。本來就受木的壓迫,這時候更受壓迫,更受壓迫了之後,就容易肝脾不和。
現在我們臨床經常見的一個病叫肝脾不和,這人又肝郁,肝一郁了之後,木就強大了,就越積越多,就會壓迫土。是以這種人的表現就是心情壓抑,抑郁。同時脾胃不好,不愛吃飯,肚子發脹,這就是又欺淩己所勝,這就是所謂的“薄其所不勝而乘其所勝也”。這其實講的還是以木舉例來說明。木火土金水都有這些問題,都可以舉例說明,我就不一一舉例了。(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四百四十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産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關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