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題:數字經濟時代會計教育轉型與職業發展規劃
作者:徐玉德 劉迪 樊柯馨
機關: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研究所學生院、中國财政雜志社
刊期:《财政科學》2021年第12期
内容提要
數字經濟正深刻而廣泛地影響着全球經濟發展,改變了傳統生産管理模式,促進經濟業态與商業模式不斷創新,會計工作在職能職責、組織方式、處理流程、工具手段等方面也将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會計從業人員作為數字經濟時代市場主體的主要參與者,在新興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面臨着會計環境重塑、職能轉型與能力提升的現實要求。本文分析了新一輪資訊技術變革對傳統會計行業、會計從業人員、會計教育與人才培養的影響,闡述了适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會計教育與人才培養路徑,并為新形勢下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規劃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數字經濟 會計教育 人才培養 職業規劃
文章結構架構
點選看大圖
精彩内容摘編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和産業變革日新月異,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态文明建設的的各領域和全過程,使得萬物皆資料變成現實。數字技術打破了資訊技術和經濟發展的邊界,實作了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以“大智移雲物區”為核心驅動的現代資訊技術蓬勃發展,并将其觸角延伸至生産、生活各領域,也帶動會計行業的發展與變革,賦予其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新的内涵與模式。從會計電算化發展而來,全面推進的會計資訊化工作正向着會計自動化、智能化發展。新一代ERP、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正逐漸代替大量标準化的基礎性會計核算工作,電子發票與電子檔案實作财務無紙化辦公,大資料技術、資料中台将會計職能從側重基礎核算擴充至預算、分析、決策等。受新一輪資訊技術革命以及經濟轉型更新和創新發展中新的商業模式的影響,會計工作在職能職責、組織方式、處理流程、工具手段等方面發生着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為适應新一輪科技變革和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客觀需要,财政部《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确提出要積極推動會計工作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為支撐實作會計職能深化拓展,推動會計工作高品質發展。在此背景下,厘清新時代數字經濟發展産生的新業态、新模式以及新興資訊技術發展對傳統會計行業、會計從業人員、高校會計教育與人才培養的影響,重新定位應用型高校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标及培養方案,并為新時代高品質發展中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規劃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有助于培養适應時代發展需要、契合财會領域轉型更新要求的專業複合型人才。
數字經濟發展對會計行業産生深遠影響
(一)數字經濟發展重塑會計工作場景
在數字經濟的發展滲透下,産業數字化與數字産業化深度融合,推動産業變革與商業模式轉型更新,催生出新的财務工作環境。對此,寶潔公司CEO羅伯特·麥克唐納最先提出“烏卡時代”(VUCA)來描述當今新的商業世界格局。VUCA 即易變不穩定(volatile)、不确定(uncertain)、複雜(complex)和模糊(ambiguous),形容企業經營管理環境面臨的高度不确定與不穩定性。複雜多變的經營環境打破企業原本穩定的“金字塔”式結構組織,使得内部各部門之間互聯互通,逐漸向分層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演變。相應地企業戰略協作層面也提出了“數智化”“精準化”與“實時化”的要求,成為提升“業務—财務—決策”各管理子產品适配性的重要保障。而傳統的财務體系側重事後的财務管理,存在資訊滞後、決策滞後、行動滞後等突出沖突,與新興業務發展不适配,亟待向以管理會計為核心的戰略财務、業務财務與數字化财務轉型。通過将更強調會計從業人員主體作用的管理會計與數智技術相結合,為實作業财融合乃至技财融合、人财融合建構聯系。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與會計的有力融合,不僅促進了核算與分析的耦合,同時其智能平台還可以內建稅務、财政、金融系統,實作會計核算、會計管理與經濟業務的實時、深度連結,對于推動企業高品質發展、創造企業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實施國家大資料戰略、建設數字中國的國家層面戰略要求為資訊技術與會計發展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堅實保障。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新興資訊技術在會計資訊系統的應用不僅促進了會計核算職能的标準化、流程化、集中化,并将會計職能在戰略管理、營運管理與風險管理中更大價值地發揮出來,實作企業财務部門的核心價值由核算财務向業務财務、戰略财務轉型。電子檔案、電子發票技術的大力推進使得無紙化辦公逐漸落地,實作資訊采集、傳遞與管理全流程自動化,在降低經營成本、提高審簽效率的同時、壓縮舞弊造假空間,使會計檔案向精細化管理方向發展。大資料技術在會計行業的應用使财務資料與業務資料精準對接,全面反映資料價值;資料實時傳遞成為可能,彌補了傳統财務報告依賴事後反映的局限,資料内容由結構化的财務資料拓展為趨于全面的半結構化與非結構化資料。區塊鍊技術改變審計資料的存儲方式,将推動審計工作從抽樣審計變為總體分析審計,減少由審計樣本推斷整體的不确定性,更系統全面地反映被審計機關總體情況。資訊技術的深化應用重塑會計工作場景,使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内容與方式産生重大變化。
(二)資訊技術進步推動會計從業人員轉型
數智技術驅動下會計資訊化工作蓬勃發展,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重點由注重基礎核算轉向财務共享、智能财務、會計資料處理以及滿足企業國際化發展要求,傳統會計核算崗位的社會需求正在銳減。在資訊化時代,業務與财務的邊界逐漸模糊,傳統結構化資料以外的半結構化資料、非結構化資料的價值逐漸浮現并受到重視,重要性日益突顯。企業财務資料與業務資料互聯互通,資料分析、判斷、處理支撐财務分析、決策正逐漸成為财務人員的基礎工作,财務人員從數字的記錄者、核算者轉型成為數字的組織者、挖掘者,向管理型、數智化人才轉型成為必然趨勢。
然而目前大陸會計從業人員的有效供給明顯不足,存在嚴重的結構性沖突。整體數量上,會計從業人員供給大于市場需求;供給結構上,從事基礎記賬、核算的人員居多,中高端人才供給不足;供給素質上,财務會計供給過剩,管理會計、資訊化能力及職業素養供給不足,存在難以适應法規更新與實務變化、人才培養方案變化慢、企業人才需求與高校人才供給脫節等問題。數字經濟環境下,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重點和工作價值産生深刻變化,亟需向數字化、複合型方向轉型。首先,會計工作重點由基礎核算轉向公司戰略、風險管理、财務分析等。基礎性會計核算工作的自動化、智能化處理已認證資訊技術的深化應用基本實作,會計工作重點從事中記賬算賬、事後報賬延伸至預算、控制與監督、分析、決策的全價值流程管理模式。其次,會計從業人員通過财務分析與決策使會計資訊發揮更大價值。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價值不再僅僅是記錄與核算會計資訊,更多的是通過财務分析參與企業綜合管理并提供專業決策,為會計資訊增值并創造更高效能。智能财務系統将全面覆寫企業會計流程,代替大量标準化、規範化、重複性強的基礎核算工作。并掌握深度自主學習功能,将積累的工作經驗轉化成機器思維邏輯,逐漸實作人機協同。最後,數字技能成為必備技能。在數字經濟深化發展的未來,數字技能的熟練運用與掌握紮實的财會專業技能同樣重要。要将數字技能與專業技能貫通融合,廣泛運用在财務資料的采集、處理、傳遞、分析及決策等各環節中,形成更加便捷、高效,能夠實時開展持續性、動态化的一系列财務活動,為最終的資訊決策目标提供更科學系統的支撐。
(三)會計行業變革為會計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會計行業環境發生的深刻變化要求會計人才具備綜合性能力素質、複合型知識結構,為數字經濟時代會計人才培養明确了思路和方向。傳統财務工作的痛點主要集中于勞動密集型财務、單維價值資訊反映與滞後分析,會計從業人員往往僅了解會計、稅務、法律等垂直領域知識,對企業整體經營活動缺乏全面把握,極少掌握處理企業海量資料的數字挖掘、加工和分析能力,在數字經濟時代難以利用會計手段将财務管理與資訊科技、數字資源有效融合進而拓展與實作會計職能及戰略價值。是以,為發揮會計的決策功能,會計從業人員需提升綜合素質,滿足未來智能化财務管理崗位的需求。跨界融合、以人為本、創新驅動是數智時代的重要特征,洞察資料、為企業創造價值是未來會計技能型複合人才培養的核心,會計從業人員不僅要懂業務、資料、分析、工具,還要掌握管理學、統計學、運籌學、金融學等延伸領域的知識。專業知識的融合性和職業技能的多元性,對創新與變革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挑戰,對現行會計人才培養尋求學科交叉、跨界融合等方面的突破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文刊于《财政科學》2021年第12期,歡迎訂閱!
引用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