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運新城 高斌】牌匾春秋藏家風

【古運新城 高斌】牌匾春秋藏家風

河東人講河東轶聞丨運城人聽運城故事

牌匾春秋藏家風

高斌

【古運新城 高斌】牌匾春秋藏家風

歲月催人老,随着父母一天一天的老去,我節日假期回來的也多了些,陪老人慢慢變老,是一件惬意的事情,特别是年歲不高的父母,生活可以自理,他們悠閑安适我倒也自得其樂。家鄉在時代的大潮裡日新月異,生活在那裡的鄉親,也許感覺不到村鎮太明顯的變化,我離家30餘年,離多居少,每次回到村子,走到巷裡,好像故鄉走散多年的孩子,終于見了年邁的父母。總想為她做點什麼!記錄她的過往,展望她的未來,如今家家戶戶都進行了數次的基本建設,改換了門庭,改善了環境,美化了生活,但不變的是家風,家風在哪裡?我到哪裡可以找見?

我走在村裡角角落落去體味和尋找,慢慢地、慢慢地我發現了,發現了一個公開的秘密,先人把家風就寫在每家每戶門頭的牌匾裡,寫在我們每日進進出出的頭頂上,我們所說頭上三尺有神靈也許就含有這個意思。我們村近八百戶人家,差不多每家每戶都有牌匾,我把那些牌匾或請人寫的或自己刻的或個性率意的門牌字匾拍照留存總共68塊,都和大家一起走近,一起分享……。

最大的牌匾

【古運新城 高斌】牌匾春秋藏家風

我村最大的牌匾要數緊鄰811縣道的村西牌坊上的牌匾,村西牌坊系本村企業家王普澤夫婦率其子義建,青石材質,曆經風雨依然巍峨屹立,正面牌匾書“楊郭村”三個字,背面書“和諧門”,一曰村乎,一曰門乎,簡明宗意。牌坊兩旁矗有輔碑兩塊,置于北邊記義建牌坊一事,置于南邊一塊刻楊郭村簡介。其曰:楊郭村依方山、面黃河,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始于何年無以考究,楊郭兩姓僅存楊姓,元末王姓自陝西合陽……。我對村簡介存有疑議,其疑來自于村名釋義,簡介楊郭兩姓僅存楊姓,弦外之音“郭”姓在曆史長河中滄海桑田,在這一點上我有不成熟的見解與諸君商榷。

簡介說楊郭村始于何年無以考究,怎麼就對郭姓有定論,村名系于姓氏或方位,如張李馮、孫家莊、坑西村、溝北村等,我始終認為,楊郭始于一姓“楊”,“郭”是城郭的“郭”,問度娘“郭”釋義為:1.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2.物體周圍的邊或框。3.姓。楊郭早有東關,西關之說,推理楊村早期應是城牆高築,楊氏一族歡居其中,寬厚待人的楊家,讓王、李、劉、侯等30餘姓相繼遷徙到楊郭落戶,開枝散葉,才有今天楊郭村大家庭,故我認為“楊郭”之“郭”是城牆之意,不知妥否!

最老的牌匾

【古運新城 高斌】牌匾春秋藏家風

在68塊牌匾中最古老的牌匾要數村西楊家巷“才”字輩家的了,一條坐北向南的小巷,寬不足3米深不及50米,在巷頭望去一眼到底,如果你不涉步前往,是看不見這家門庭的,這也許是古人風水學:門不對巷的講究,也許根本沒有也許,隻是巧合而已。門開巷偶緊鄰東牆角,門寬不足兩米高不過3米,靜怡而樸實,小巧而不失大戶之尊貴,現在這家人都在外工作,也許為了大家無暇顧及小家,加之當年建設用料考究,做工精細,方能儲存200餘年,經考證時值嘉慶,正是乾嘉盛年,國泰民安,村人才有氣力修院建屋,古今依然,門上磚雕牌匾一尺多高二尺多寬,行楷兼備,柳骨顔筋兼有碑意,端莊典雅,穩重大方,其曰:法荊居。法荊居三字不甚其解,逐問度娘,無果。三人行必有我師,請教國學大師姚典中學生原旭東老師,原老師學識淵博果不凡響,回資訊如是:

宋詞典故·三荊樹

【出典】 周景式《孝子傳》:“古有兄弟,忽欲分異,出門見三荊同株,接葉連陰,歎曰:‘木猶傾聚,況我而殊哉!’還為雍和。”(據《藝文類聚》卷八九引)

【釋義】 古代有某姓幾兄弟要分家,見到三棵荊樹同株,有所感悟,打消了分家的念頭,和好如初。後世遂用“三荊樹”的故事表現兄弟和睦。

其意為:效法荊樹,兄弟和睦。

區區八字,今人費解,耐人尋味,高人指點然茅塞頓開,回首小院存世200餘年而不毀,家風家訓家教釋然,世界的事情沒有偶然隻有必然。全村如今存“法荊居”牌匾兩塊,另一塊隐藏在村中的石頭巷中西邊,相比楊家巷“才”字輩這塊牌匾有所破損,但同屬一個時代,今天悌孝的門風借着自私的惡,在扭曲的價值觀影響下三荊之情離我們越來越遠。

最多的牌匾

【古運新城 高斌】牌匾春秋藏家風

先從牌匾使用字數來說,使用最多的是3字牌匾,在68塊牌匾中就有47塊,占比近70%;用字最多的是“福”字有15塊牌匾含有福字,次之是“和、平、勤”都是5塊次,用詞最多的是“淩雲”一詞,從這些數字背後看來,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追求的家風是在和平基礎上的勤勞緻富,以富生福的理念,“淩雲”一詞透出了村民追求進步,立志高遠的樸素思想,即寫給自己以勵行,又寫給子孫以立志。據我所知大多數老鄉的門頭牌匾的内容都是自己有形式需求,尋找書寫先生的境界和格局不同,認知和溝通的差異,家境和發展的需要之迥異,先生就書寫的内容選項各異,有寬泛的比如淩雲志,有特指的謙受益,有新潮的樹新風,有祥和的慕陽春,最傳統的要數耕讀弟,林林總總,形形色色,總之向上向善。

最優雅的牌匾

【古運新城 高斌】牌匾春秋藏家風

一說到優雅,可能你會認為是說書寫的字型吧,在68塊牌匾,包括了楷隸草篆以及變體美術字等,我對書法的認知還在欣賞的層面,沒有資格給每塊牌匾定性和褒貶。我這裡所說的優雅是就其内容而言,我認為最優雅的是“文雅”二字,雖然還有“瑞藹”“淡泊”“祥瑞”“和平”等等但在我看來優雅無過于“文雅”2字。

最具戰鬥力的牌匾

【古運新城 高斌】牌匾春秋藏家風

時代總留下痕迹,它靜靜地接受者消磨,等待着發現。在存留為數不多的集體資産遺迹中,我在第七生産隊的倉庫上面存有一幅最具戰鬥力的牌匾“備戰備荒”,字型屬于美術體,用洋灰水泥刻就,倉儲目的一語道破,即不隐晦,也不失時代精神,兩個“備”字提的從容,一“戰”一“荒”提的緊迫,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閑庭信步意從容。原本這句毛主席的語錄後面還有一句話:為人民。可能由于地方所限,或者當時“為人民”三字精神早已融化在人們的血液裡,靈魂中,是以才化繁為簡,提綱挈領。曆經五十年風雨,殘而不破的風骨,摧而不毀的精神,時至今日雖國富民強,物豐資裕,也不失警示教育作用,真乃國風家用以為歎!

最時髦的牌匾

【古運新城 高斌】牌匾春秋藏家風

在68塊牌匾中有幾塊時代性強,在當時應該是最最時髦,今天也為懸挂者點贊、叫好。

在以下這幾塊牌匾中,你也猜猜那塊是我心中的時髦,看看咱們是否統一?

“新長征”、“樹新風”、“風華茂”、“強圖志”、“起宏圖”、“仰高峰”、“沐春晖”“奮飛”共八塊。

我心目中最時髦的:樹新風,一個家庭門風唯新,承舊而不守舊,繼承揚棄并重,實難可貴,試想今天多少家庭新舊觀念交織,傳統現代碰撞,父子反目者有之,母女仇視者有之,兄弟火拼者有之,無不是沒有繼承,更沒有發展的結果,面對現實,凝視先人家風,落實者有幾人,踐行者有誰在?嗚呼哀哉!

最真誠的牌匾

【古運新城 高斌】牌匾春秋藏家風

其實每個牌匾背後都是真誠和希冀,我這裡所謂的真誠是相對而言的,相對那些别人書寫,自己選用而說,自己書寫挂于自家門廳我認為最是真誠。

王紹增:一生從教,善文習字,桃李滿園,為人正直,家居村南溝邊,臨大巷居住,家随坡勢坐北朝南建,門廳簡樸,是68塊牌匾中為數不多的自寫自懸者,也是3塊四字牌匾之一,其書“後來居上”,既使對未來的呼喚,也是對來訪者的尊重。我們常常講先來後到,王師敢破正常,寄情于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格調,唱響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情懷,斯人其情可鑒,可謂陋室不陋!

最現實的牌匾

【古運新城 高斌】牌匾春秋藏家風

在68塊牌匾中,有一塊牌匾最現實,有一塊牌匾最實用,其書“今勝夕”,三個字,字字如金,字字惜今,一個勝字,讓多少人今日釋懷,讓多少人明天努力,今為明夕,昨為今夕,不為雲煙迷茫,隻為放縱更張,一輩一輩的向往,一代一代的努力,從夢中來,向夢裡去,今日中國無不是愚公精神再現,無不是隻問耕耘不問收獲的今夕,複興夢的奮進,強國夢的實作無不是從夢裡來到夢裡去的踐行。

最有名的牌匾

【古運新城 高斌】牌匾春秋藏家風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一個牌匾寫什麼内容,誰書寫都很重要,我村最為有名的牌匾當屬莫言所書“集賢”。

此牌匾是莫言受畫家楊華山所托,給萬榮縣裴莊鄉集賢村所書,恰被好事者所用,置于門廳,不失風度,内涵豐富,高雅大氣,更難得此牌匾由運城市鐵藝非遺傳人馮勇精制,将莫言書味雕刻有道,表現得淋淋盡緻。我村牌匾多是村賢能師所書,屈指不過五六人,王德白、王化京、王銀才、王紹增、王斌等等,已知外來書家屈棟材等,皆無人能在莫言左,意為名匾,諸君應該認同吧?

回首往昔,歲月靜好,新舊更替,日月常新,家風門風,國運昌盛,随筆落墨,思緒難平,觀一村的興衰,守一家的成敗,知天下興亡,願我們堅守古風,開新立續,繼承先人遺志,乘時代春風,書萬裡豪情,與家存,同國興。

(本期責編:吉秀珍)

【古運新城 高斌】牌匾春秋藏家風

作者簡介

高斌 ,現供職國家稅務局總局運城市稅務局,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喜歡收藏,熱愛運動,詩海泛舟,樂此不彼,沒有驚天語,唯是好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