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裝修風格、收藏的字畫和老物件……走進高斌的餐飲店,單看這些陳列和擺設,很難将其與大衆餐飲聯想到一起。高斌的餐飲店位于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中亞南路社群轄區内,主營川菜,從外觀看不出它的獨特之處,但走進二樓的包廂區,仿佛一切都靜了下來。

“從進入餐飲行業那天起,我就想打造一家有文化的品牌餐飲店。”高斌說起創業初衷。
1994年,高斌從廣西的一所大學畢業後,配置設定到了當地的糧食局工作,當時正是國家大開發大建設時期,鼓勵“下海”,他在糧食局工作了不到一年,就“下海”創業了,從事過家電、資訊等行業,但都不太順利,賠了錢。
“因為太想念家鄉,我還是選擇回到了烏魯木齊。”高斌說,回來後,他想挑戰一個新的行業,便到朋友的餐飲店“取經”。
2009年,高斌正式進入餐飲行業,和朋友合夥創辦了“小洞天”品牌餐飲店,定位是:做精緻的家常菜。按照這個目标,三年時間内,“小洞天”開了三家連鎖店,最大一家有5000平方米。慢慢地在餐飲行業有了經驗,高斌想擁有屬于自己的餐飲品牌。2013年,高斌打造了“好日子”餐飲店。
都說食物是有記憶的,很多人懷念童年的味道,懷念家鄉的味道,除烹饪方法和廚師的功底外,食材就是一大關鍵。高斌經常到全國各省市挑選上好的食材,比如需要用酸菜,他就到酸菜的生産地,一家一家試,試了幾十種,最後才找到自己滿意的味道。
對高斌來說,做餐飲不光是做味道,還需要有好的環境和文化的味道。“什麼文化最有味道?當然是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了。”高斌說,他在店面裝修時,就通過設計師,到處尋找具有曆史底蘊和文化的老物件。
二樓的一條長條凳尤為顯眼,約3米長,重30多公斤,油漆斑駁,頗具年代感。“這是從雲南的一個村子找來的,通過凳子上雕刻的花紋,就能看出雕刻者的匠心。”高斌撫摸着凳子側面的花紋說。
類似的老物件還有一些櫃子、椅子、挂畫等等,高斌經常在包廂裡研究這些老物件,并查閱相關曆史故事和文化故事,再給服務員講解。“顧客等菜的時候,可以欣賞這些老物件,服務員也可以給顧客講解。”高斌說,他要讓餐廳的每一個包廂都有文化的氣息。
最近,在了解到烏魯木齊正在建設創業社群之後,高斌也頗受鼓舞,因為他所在的中亞南路社群就是經開區(頭區)今年試點的創業社群。高斌說,創業的春天到了,他計劃今年再開4家店,把“好日子”打造成有真正有文化的品牌餐飲連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