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伺候乾隆十年的丫鬟,入宮十年封皇貴妃,卻被乾隆殺光三代

很難想象,一個包衣出身的丫鬟,會被雍正欽賜給乾隆做側福晉,即便放眼整個大清史,都是極為罕見的。雖然她是伺候乾隆十年的丫鬟,但卻赢得了多情天子的青睐,成為乾隆朝首位皇貴妃,然而,她怎麼也不會想到,身死之後,她的家族會慘遭劫難,幾乎被乾隆殺了三代。

伺候乾隆十年的丫鬟,入宮十年封皇貴妃,卻被乾隆殺光三代

1、包衣世家的總督之女

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事高宗潛邸,為側室福晉。

話說,慧賢皇貴妃高氏的先祖居住在東北的遼陽,入旗的始祖叫高名選,高名選沒有什麼本事,除了在他這一代高氏一族入鑲黃旗包衣之外,他沒有擔任過任何官職。不過,到了高名選兒子高登庸這一輩,家族開始入仕,高登庸做到了道員,這高登庸便是慧賢皇貴妃的曾祖父。

慧賢皇貴妃的祖父名高衍中,高衍中官至内務府郎中兼參領佐領,娶了福建糧儲道參政李應昌的女兒李氏,李氏生下了三子二女,其中第三子便是慧賢皇貴妃的父親高斌,高氏一族真正走向顯赫,就是從高斌開始的。

高斌在雍正元年出任内務府主事,到了雍正四年出任蘇州織造,此後曆任廣東、浙江、江蘇、河南布政使,雍正十一年,高斌署理江南河道總督,成為正二品大員。正是高斌在治河方面的特長,使他備受雍正器重,甚至令兒子弘曆娶了高斌的女兒,此女便是慧賢皇貴妃高氏。

2、幸入王府的包衣丫鬟

話說,雖然這高氏來自進階官僚家庭,但其家族屬于内務府鑲黃旗的包衣,按照規定,高氏需要參加宮女選秀。關于高氏參加宮選的時間,史料中沒有記載,推測應該在雍正五年弘曆成婚之前,根據資料顯示,在弘曆成婚前,身邊已經有數位格格(使女)伺候,高氏很有可能就在其中。

也就是說,高氏在雍正初年,便參加了内務府組織的宮女選秀,入選後,受雍正之命來到還是皇四子的弘曆身邊伺候。

這裡說一下清朝皇子的婚姻,一般來講,皇子的嫡福晉是由皇帝在八旗秀女中指定的,除了嫡福晉,皇子還可以擁有兩名側福晉,其中的一位還是由皇帝在八旗秀女中指定,另一位可能會在為皇子生育過兒女的格格(使女)中産生。

大家可以發現,來自内務府包衣的高氏,想要成為弘曆的側福晉,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為弘曆生兒育女,皇帝才能順水推舟,将其冊封為側福晉。

伺候乾隆十年的丫鬟,入宮十年封皇貴妃,卻被乾隆殺光三代

但是,潛邸時期的弘曆(乾隆)将注意力放在了兩個富察氏女子的身上了,一個是他的原配孝賢皇後,另一個是後來被追封的哲憫皇貴妃,這兩個富察氏女子幾乎包攬了弘曆在皇子時期的所有兒女。

高氏父親高斌是雍正器重的河道總督,雍正将高氏指給弘曆做使女(丫鬟),用意非常明顯,無非是想讓高氏為兒子弘曆生個一男半女,然後将其賜封為側福晉。可是,高氏在弘曆王府的十年裡,根本就沒有生育記錄,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高氏的身體不好,影響到了她的生育。

雍正一看高氏遲遲不能生育,便等不及了,于雍正十二年三月初一,釋出了一道谕旨,直接将高氏超拔為弘曆側福晉:

“寶親王使女、高斌之女著封為王側福金。”

随後,高氏的父親給雍正上了一道謝恩折:

“伏念奴才女兒至微至賤,蒙皇上天恩,令侍候寶親王,今乃于使女之中超拔為側福晉。”

3、乾隆朝第二主位

雍正十三年八月,高氏的公公雍正帝在圓明園駕崩,九月初三,寶親王弘曆繼承帝位,是為乾隆皇帝。乾隆繼位後,于當月的二十四日,下诏将高氏封為貴妃,僅次于中宮皇後富察氏,屬于第二主位。

而且,在高氏被封為貴妃的當日,乾隆還下旨将高氏一家拔出内務府包衣,擡入滿洲鑲黃旗,就這樣,高氏一家迎來了高光時刻,成為上三旗旗人,他們知道,對于自己家族來講,這是莫大的殊榮了。

果不其然,高斌對此非常激動,當時就懇請入京觐見,但乾隆說道:

“兩淮鹽政職任最為緊要,不必來京。若明年冬初無事可奏請來京。汝女已封貴妃并令汝出旗,但此系私恩不可恃也。若能勉勵,公忠為國,朕自然嘉獎。若稍有不逮,始終不能如一,則其當罰,又豈可與常人一例乎?”

《節次照常膳底檔》記載:

“乾隆元年二月十五日,禁止屠宰,“皇太後,承乾宮、鐘粹宮貴妃等位,俱各止葷添素·······”

由此可知,高氏在乾隆初年的寝宮應該是鐘粹宮。

乾隆二年,高氏接受貴妃冊封禮,冊文如下:

“朕惟政先内治。贊雅化于坤元。秩晉崇班。沛渥恩于巽命。彜章式考。典禮攸加。爾庶妃高氏、笃生名族。克備令儀。持敬慎以褆躬。秉柔嘉而成性。椒掖之芳聲早著。度協珩璜。璇闱之淑德丕昭。榮膺綸綍。茲仰承皇太後慈谕。以冊寶封爾為貴妃。爾其祗勤日懋。迓景福以凝祥。恭順彌彰。荷洪庥而衍慶。欽哉。”

女兒封了貴妃,當母親的肯定高興,比如說乾隆二年和乾隆五年,高斌的妻子馬氏(慧賢的母親)兩次進宮見了女兒,時為貴妃的高氏,馬氏不僅得到許多賞賜,還獲得與乾隆一起看戲的殊榮。

伺候乾隆十年的丫鬟,入宮十年封皇貴妃,卻被乾隆殺光三代

4、紅顔薄命的皇貴妃

雖然高氏在大清後宮受盡了榮寵,但前面我們曾提到,她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到了乾隆十年正月,病情逐漸加重,以緻于舊疾複發,終于一病不起。

當時,乾隆也是非常着急,便下旨晉封高氏為皇貴妃,但還是沒能挽回愛妃的性命,高氏于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五日病逝,估計年齡應該在35歲左右。随後,乾隆賜谥号為慧賢皇貴妃,“慧”在滿文中意為“有靈性”、“有悟性”,“賢”又能突出高氏的才德,難怪皇後富察氏看到高氏的谥号後會羨慕不已,請求自己百年之後也能得到“賢”的谥号。

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慧賢皇貴妃與孝賢皇後、哲憫皇貴妃一起被葬入勝水峪的裕陵地宮,此時距離她去世,已經過去了七年。

慧賢皇貴妃大祭文:

“翊宣坤教,資婉娩以凝庥;協贊壸儀,式柔嘉以起化。绻(此字為:耳卷)懷淑範,申錫翼章。爾慧賢皇貴妃高氏,誕育名門。克膺德選,率天家之禮度;允稱翟褕,佩女史之箴銘。尤耽文翰,夙承皇考之恩眷,封以側妃。懋贊朕躬,而謙和深諧中壺。班階既貴,溫良常浃於六宮;褒譽方隆,惠好更周乎九禦。宜享和平之福,豈期痰疾之侵,竟謝年華,彌懷轸恻,于戲。功分内治,空陳象服之輝煌;谥表遺徽,載布龍文之煥爤。靈其不昧,尚克歆承。”

5、悲慘的身後事

慧賢皇貴妃去世後,她的父親高斌也得以入仕京師,擔任協辦大學士,入值軍機處,并于乾隆十二年出任文淵閣大學士。

然而,從乾隆十三年開始,高斌的官運開始下滑,在辦理監督籍沒江南河道總督周學健家産案中徇私情而被革去大學士一職,但被保留了河道總督職務。

乾隆十八年,河南外河同知陳克濟、海防同知王德宣等人虧帑事發,高斌因袒護屬下而被革職,乾隆讓他到工地上效力贖罪。

乾隆二十年三月,高斌在工地上去世,不過乾隆還是給予了安慰,賜谥“文定”,并于乾隆五十一年,下令将高斌的牌位入祀賢良祠。

話說,這高斌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唯一的兒子叫高恒,高恒借着家族的蔭庇,以蔭生身份出仕,後來竟然做到了兩淮鹽政,這可是個肥差,富得流油,很少有人能把持得住,高恒自然也不例外。

乾隆三十三年,高恒因A錢案被乾隆下令抄家處死,當時大學士傅恒為高恒求情,稱看在慧賢皇貴妃的面子上從寬處理,但乾隆卻說:“如皇後兄弟犯法,當奈何?”這一句說出,傅恒立刻閉嘴了。

伺候乾隆十年的丫鬟,入宮十年封皇貴妃,卻被乾隆殺光三代

話說,高恒的長子名叫高樸,高樸是慧賢皇貴妃的侄子,原本,高樸并未受父親高恒案件的影響,于乾隆三十七年出任都察院左副都禦史,不久又任兵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三年,高樸被派往葉爾羌辦事,卻暗中指使當地平民開采玉石,索要金寶,随後不久被烏什辦事大臣永貴告發,乾隆下令将高樸逮捕,随即處死。據說,乾隆還下令将高樸的屍體擲喂狼犬,斷不可入殓攜回内地。

雖然高斌、高恒、高樸祖孫三代,先後受到乾隆懲處,甚至被處死,但高氏一族并沒有沒落,而是從此跻身滿洲世家圈子,成為名門。

子辰說:

慧賢皇貴妃高氏在乾隆後宮絕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位當初大清後宮的二把手,本有很大機會,登上後位,但卻因自己的體弱多病而錯失良機。而且,高氏還為此沒能給乾隆生兒育女,這也是她畢生的遺憾。可能就連她自己都不會想到,自己去世後,父親、兄弟、侄子卻接連遭受劫難,最終成為人們诟病慧賢在乾隆心中地位的笑談。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高宗實錄》《節次照常膳底檔》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