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伴侶之間的對抗其實是對情感疏離的抗議

在心理咨詢過程中,來訪者經常問:為什麼在關系中我總是很受傷?

先來說說哈洛的恒河猴實驗:絨布媽媽(絨布做成的“媽媽”,身上沒有吃的,由于身上包裹了一層絨布,恒河猴總是願意和絨布媽媽待在一起)和鐵絲媽媽(鐵絲做成的“媽媽”,身上有奶瓶,如果恒河猴餓了,就需要到鐵絲媽媽那裡,但是吃完後馬上就回到絨布媽媽那裡)。這個實驗表明:身體接觸帶來的情感上的滿足甚至超過了哺乳的作用。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安全感”在動物身上的展現。

伴侶之間的對抗其實是對情感疏離的抗議

雖然這個實驗的對象是猴子,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适用。嬰兒對母親的需要并不僅限于對食物或乳房的需要或渴望;相反,他會自發地尋求身體的接觸和舒适感。這就是依戀,是我們内心深處和他人之間的情感連接配接。這種情感連接配接,是所有關系的基石。

精神病學家托馬斯·劉易斯等人說,在生命最初的幾年裡,兒童從他的關系中形成依戀模式,并将對愛的感受存儲下來。也就是說,給予我關愛的人與我建立的聯結是怎樣的。這種信念源于我們早期的依戀體驗,大多發生在生命的頭兩年。如果沒有良好的情感連接配接,在關系中就容易處處碰壁,傷痕累累。

我想起一個朋友二月底剛剛生了二寶,我去看望的時候,寶寶正在吃奶,聽到我和她媽媽講話,她會停下來聽我們說話。我和她媽媽就笑了,這個小家夥(才滿月幾天),精得很,還聽我們說話。吃飽了以後,就在媽媽懷裡安心的睡着了。我們想聊天,為了不影響她睡覺,嘗試着把她放在嬰兒車裡,結果,這個小家夥在嬰兒車裡不停的抗議,發出各種聲音,直到把她抱起來,重新回到媽媽懷裡,她就安靜了。

我女兒當初也是的,無論在懷裡睡的多麼踏實,無論多麼輕手輕腳的放到床上,過了十分鐘去看,她一定是睜着眼睛,看着你笑,等着你抱。

依戀可以分為安全型和非安全型(包括焦慮型,回避型和混亂型)。看上去,似乎隻有安全型是好的,但是,研究表明,非安全型依戀風格的人可能也具有某種獨特的優勢。在研究中,高焦慮型依戀的人(這些人對危險特别敏感)首先覺察到危險的存在;而回避型依戀的人(這些人看重獨立自主)最先找到安全出口。

安全型依戀:願意信任他人;具有較高的獨立性;能夠自信、坦率地向伴侶表達自己的愛意。安全型的人很容易相處,他人更容易與安全型的人“同頻”,相處起來更加輕松自然。正如加缪所說:不要走在我前面,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随;不要走在我後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請走在我的身邊,做我的朋友。

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也要與孩子同頻。同頻并不意味着要一直圍着孩子轉,而是意味着對孩子的暗示保持敏感。對嬰兒來說,同頻可能包括按時喂養、盡量減少侵入性的觸摸,根據嬰兒的情緒和時間(而不是照顧者的時間)來玩耍和互動。簡單來說,就是“瞌睡遇到枕頭”。相反,不同頻就是,明明她不冷,你覺得她很冷,要給她加衣服。總之,是以你以為的方式去“滿足”孩子,而不是根據孩子當時的情緒和狀态去和孩子互動。

父母保持敏感的目的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基地,使他們可以放心地探索,即當他們遇到困難時,照顧者能夠提供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幫助,并減輕他們的痛苦。有的照顧者即使全天候地陪着嬰兒,也依然無法做到同頻。因為現在網絡的發達,很多照顧者在照顧嬰兒的時候,經常還盯着手機,嬰兒的感受和需求完全沒有得到關注。

當一個孩子想被擁抱的時候就得到了擁抱,想被放下的時候就被放下時,餓了有東西吃,渴了有水喝,累了可以放松地入睡,安全依戀就形成了。

焦慮型依戀:需要經常得到伴侶的肯定;極度渴望親密關系;有時會令伴侶感到無所适從。

焦慮型的人可能很有趣,也很有魅力,但這不是因為他們對對方感興趣,而是因為他們害怕被拒絕。看到這句話,我分享給女兒,然後她和我進行了讨論。她說一直覺得自己是回避型,我說應該是焦慮型。

為什麼這麼說?她的幼稚園是在老家上的,由我父母撫養,而我在武漢。想到前不久她才對我控訴的一件事:她小時候,我送她進了幼稚園,她哭得昏天黑地的,而我頭也不回地走了。她說,幸好還有老師安慰我。當我聽到她這樣說的時候,我很慚愧,但是我沒有告訴她的是,我每次送她去幼稚園,在回漢的火車上都是默默的流淚;每次回家的時候,我都盡量能夠趕到她放學的時間去接她。

回避型依戀:冷淡疏離、對情感上的親密感到恐懼;在感到受傷或被他人拒絕時會主動撤退。

試試這個心理實驗吧:“閉上你的眼睛,試着回想一下你的父母或戀人(或前任),他們的哪種行為增強了你對他們的信任感,而哪種行為則可能減少你的信任感。”

看到這個提問的時候,我無法進行連接配接,怎麼都想不起來。晚上睡覺前,突然想到和母親有關的幾件記憶深刻的事情。

小時候,我家在農村,父親在鎮上的工廠開車,因為上學,我提前跟随父親到了鎮上讀書,母親帶着弟弟晚到一年。因為父親經常出差,我也經常被寄養在同廠一個伯母家。這個伯母的丈夫去世早,一手帶着兩個女兒。我去她們家的時候,兩個姐姐已經很懂事了,也可以照顧我。記得有一次,我和小夥伴在屋裡玩,母親帶着弟弟回去了,我卻沒有任何情緒,就那樣看着他們走了。現在回想起來,當初對母親的那份愛的渴望完全隔離了。

“我讨人喜歡嗎?”

“我是一個值得别人關心和珍惜的人嗎?”

“有人想要照顧我嗎?”

“當我親近和依賴他人,在他們面前表現出脆弱時,我會感到舒服嗎?”

“當我需要别人的時候,他們會在身邊支援我嗎?”

我不停的問自己。

混亂型依戀:焦慮型和回避型依戀的綜合,是最糟糕的依戀風格;有時渴望與伴侶親近,有時又顯得很冷酷。

這種類型在小時候遭受過忽視和虐待的孩子中比較常見。在陌生情境試驗中,當照顧者回來的時候,他們似乎想接近照顧者,但又害怕他們。因為他們處于兩難的境地:他們的恐懼是無法解決的,因為安全的來源也是他們恐懼的來源。

忽視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包括未得到充足的衣食住行和醫療保障;缺乏監督和教育;由于嘲笑、敵視、家庭暴力或被遺棄,無法擁有足夠的安全感。當今社會,在青少年案例中,衣食住行可能已經不是太大的問題(除了貧困和邊遠山區的孩子),嘲笑、敵視、家庭暴力并不少見。

還有一個依戀類型:獲得型安全型依戀。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并沒有給你沒有安全感,但你卻擁有,這就是“獲得型安全”。

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與一個非照顧者建立一種牢固而有意義的關系,這個人在某種程度上替代了照顧者的角色。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這個人可能是阿姨或叔叔、養父母、老師、導師等。在成年後,則可能是戀人或一段成功、穩定的婚姻中的配偶。二是,可能來自對自己經曆的深刻反思和有意義的探究——通常是在治療師的幫助下——這會讓自己确信:是的,我早期的經曆确實很糟糕,但也許我可以做得更好。

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這個人仍然是焦慮型或回避型依戀的人,但他知道該如何應對自己的依戀問題。

我女兒問我是什麼類型,我說自己是獲得型安全依戀。踏入心理學這個行業,通過不段的自我學習、不停的自我覺察,還有我的體驗師,我的引路人老師,同行的小夥伴,拓寬了我的知識面,開闊了我的眼界,給了我很多支援和鼓勵,我仿佛卸下了重重羁絆、過度的重擔。

輕裝上陣的感覺真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養育孩子的方式和自我反思。養育孩子會迫使我們反思,深入思考這些問題。

當我意識到自己給女兒帶來一些創傷,在她青春期的時候,我尋找各種方法來彌補。雖然其中不乏沖突,但是我在她面前盡力做到支援和包容。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變得更加寬容和接納。

人類不僅是群居動物,而且是一種需要與他人建立特殊親密關系的動物。夫妻是我們身體機能和情感生活的隐性調節器。在太多關系中,依戀需求和恐懼都被隐藏起來了。讓伴侶感到不安全、無法滿足彼此的依戀需求,是威脅親密關系的重要因素。伴侶之間的對抗其實是對情感疏離的抗議。在痛苦之下,他們會問彼此:

我可以依靠你嗎?

你會一直都在嗎?

我對你來說重要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