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渠
李合吉
暮春之時的一個星期天,騎着電車一路向西,沿林州大道觀光賞景。
暮春時分,乍寒乍暖,前幾天氣溫高達35度,有的小青年火力旺盛,已穿上了汗衫短袖,今天一下降落到20度以下,騎着電動車就感覺比較冷,涼風順着領口縫隙往脖子裡鑽,我隻好把擋風被往胸脯前蓋了蓋,并減速前進。慢悠悠地還沒有自行車跑得快,這樣自由自在地觀看着一路如畫的風景。
寬闊的林州大道烏油明亮,白色的分界線明亮清晰,兩側的法桐如挺拔的漢子綠蔭滿冠,綠柳彎彎如曼妙的女郎長發飄逸,灰喜鵲成群結隊一會兒飛到這樹上,一會飛到那樹上歡呼雀躍,不時也會聽到樹上“咕咕、咕咕”的斑鸠聲,它在把人們春播提醒。道路中間隔離帶裡植着四季常青樹,一段是大葉女貞,一段是松樹交叉排列着。女貞子還在樹上挂着,褐黑色的女貞子已發白熟透,然而,還懶洋洋地躺在母親身上,它們好像不見花開不退位似的與母親不離不棄。松樹似積極向上的國小生,在綠色的松針間長滿了長長的花柱,拃把長的花柱垂直向上,追逐着沖刺藍天的夢想。
眺望太行山腳的田野裡,成塊的油菜已肥綠起來,頭上稀疏的黃花還在追趕着末班車,争取也有好的收成。麥田綠如絲毯,麥苗已開始拔節生長,葳蕤的身姿像姑娘般曼妙可愛。“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正值插秧點種應時節,田垅間有男有女,好像在共同描繪一幅春天的圖畫,有的在澆水,有的在插秧,有的掄着銀鋤刨坑,有的手握種子點種,一派忙忙碌碌的景象。公路上環衛勞工身着翠綠色的工作服,手持掃把和灰鬥正在清掃垃圾,他們把公路當作自己的家庭一樣,打掃得幹幹淨淨,容不得地面上有一紙一葉的髒污。
公路兩側一村一公交站亭,紅色的站亭在綠葉掩隐下非常醒目,雖然疫情期間公交停運,但公交亭仍被環衛勞工保持得幹淨如洗,靜等疫去車來。曬棚莊高大的牌房門樓聳立于村口,往村内眺望,白牆紅瓦的小樓房一座座、一排排,水泥道路直通村中,如今的曬棚莊已變得靓麗起來,隻能從“曬棚"二字上去想象她原來的模樣。不知不覺來到了林州大道的西端盡頭,紅旗渠一幹渠展現在眼前,渠水在“嘩嘩嘩”地流淌,紅色的渠岸石在訴說着半個世紀的滄桑,往東的兩個閘門緊閉,一個是供引水發電,一個是供十二支渠。我站在這個十二支渠的閘門前,頓時打了我思想的閘門,原來這就是母親渠的源頭,我的靈魂被附着在了十二支渠上。
母親大屯修渠,就是修的這條十二支渠,那時我還小,沒有記憶力,如今母親修渠往事不時地敲擊着我的靈魂,讓我的思緒停留在了這條渠上。也許是靈魂的使然,我從源頭傳回,一路向東,順着右側的十二支渠緩慢行進,看着這長長的管道,腦海裡浮想聯翩,仿佛走進了那修渠的歲月,走進了那戰天鬥地的修渠場面,仿佛看到了母親正擡着石頭在渠岸上幹活,仿佛看到了她回家路上疲憊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她那吃糠咽菜情景……為了紅旗渠水流到家門口,為了紅旗渠水流到田間地頭,她們拋家舍子來到了修渠工地,一幹就是幾個月,瘦弱的身驅是多麼的堅韌,多麼的有力,她們一群人有撐起半邊天的力量!
我一邊看,一邊想,來到了市裡老城西路與桃園巷交界處,十二支渠上矗立着二塊石碑,一塊上刻着“興修水利是保證農業增産的大事……”是毛主席的草書真迹,用紅漆描了一層,非常醒目。另一塊是“紅旗渠一幹渠十二支渠簡介”,由于風雨浸蝕,已斑駁難認。我站在這塊紀念碑前,目不轉睛地認真品讀碑文,領悟當年母親修渠的艱辛與榮光,領悟最美奮鬥者的最美心靈與最美作品,倍感每一米管道的來之不易,倍感每塊渠石的珍貴,是母親和前輩們的血汗結晶。當讀到“十二支渠長70華裡,從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動工,到一九六九年五月三十日完工”時,我的心靈很震撼,她們用了僅半年多的時間,而且處于冰凍三尺的三九寒天,太行山上的寒風如刀割,條件是多麼的惡劣與艱苦,不僅如此,而且中間還有一年一度春節,這春節為了趕時間,一定也是在修渠中度過的……我越讀越感到母親和前輩們的艱辛,越讀越感到母親形象的高大。
五十多年過去了,村後西坡十二支渠那白花花的渠水,時常在我的腦海流淌,流到了冬春的麥田,夏秋的黍地,流到了“甘露溝"紅色的水庫裡。是它改變了水貴如油的局面,是它讓我們村林茂糧豐,糧食産量逐漸“上綱要”“跨黃河”“過長江”。
十二支渠,我的母親渠。我稱它母親渠,不僅僅是母親親手修建,更重要的是,我吃着它的“乳汁”長大的,是以稱它為母親渠當之無愧。我在紀念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對母親渠表示由衷的謝意後才緩緩地離去。
2022.4.17
作者簡介
李合吉,男,1958年9月出生,河南省林州市人。鄭州鐵路局退休幹部,從事黨務工作20年,曾多次在鐵路局《鄭鐵線上》欄目發表詩歌和文章;自幼喜愛書畫,近兩年又在紅旗渠報發表過多篇詩歌與散文。畫畫、寫作已成為了自己的退休愛好。
林州文苑工作室
編輯:平淡 曉晔 王傑 燕利
林州文苑是一個純公益原創平台,旨在交流文化,宣傳林州。
平台立足林州,面向全國,放眼未來,是用心舞文弄墨的樂土,是文學愛好者的家園。
熱烈歡迎投稿來函!
所有作品必須是原創首發,禁止一稿多投,平台不負責版權糾紛,文責自負。
版權聲明:【林州文苑所使用的文章、圖檔及音樂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随時與我們聯系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