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不是賽跑,而是旅行

人生不是賽跑,而是旅行

本文作者 華中師大文學院古代文學教授、博導 戴建業

01 好意釀出苦果

鄰居家一個正在讀高二的男孩,今年期末考試門門成績都名列前茅。

放假頭一天,他就要求爸爸媽媽犒勞他一下——讓他和同學們一起去黃山玩幾天。

沒有想到他爸爸聽到這種“非分之請”,笑臉馬上就變嚴肅:“你明年就要聯考,現在正是你人生的關鍵時期,才考好了這一次,尾巴就翹到天上去了 吃完就到書房用功,别胡思亂想。”

媽媽也在一旁幫腔:“等你明年考上了名牌大學,我們喜上加喜,一起慶祝!”

鄰居父母與兒子的這則對話,大概不是特例。

對話内容蘊含了我們長期信奉的生活準則——即使有了樂事也不能馬上行樂;一個人要到功成名就的時候,才能大張旗鼓地慶祝,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才能悠然自得地品味。

這兩點既有緊密的聯系,又各自強調了不同的側面:

第一點是從消極方面進行禁止,提醒人們不應該如何,譬如,不能一有機會就去享受。

第二點是從積極方面進行鼓勵,告訴大家應該如何,譬如,應當盡量推遲自己逍遙快樂的時間。

我的很多痛苦經曆都與這種人生态度有關。也正是由于信奉這種人生态度,我也讓我的兒子沒能享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小時候父親告訴我說:“披一張狗皮易,披一張人皮難。”

父親一生什麼事都沒有幹成,隻有這句話說得相當漂亮,它形象地揭示了人生殘酷的真相。

父親不僅希望他的兒子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還希望他們能夠幹出點名堂。

他一直相信苦幹可以改變命運,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流了多少汗水便能換來多少收成。

是以,他是“持之以恒”的鐵杆擁護者——當然,他是要求我和弟弟持之以恒,事實上他自己并沒有貫徹到底。

要有尊嚴地生活,要幹出點兒名堂,這些積極的人生态度沒有什麼錯。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好像也是人生的“硬道理”。

人生不是賽跑,而是旅行

可就是這些積極态度和硬道理,把我花季雨季的青少年歲月熬成了一鍋黃連湯。

我從來沒有懷疑過父親對我的“好意”,也從來不認為“過有尊嚴的生活”和“幹出點兒名堂”有什麼問題。

但他的“好意”的确結出了苦果,“沒有問題”的生活目标最終在每一個生活環節中都成了問題。

我們的父母把人生當成一場賽跑,過程毫無意義,一切努力都隻為能第一個沖到終點。

很多人其實一生都是在為最後那一刻做準備,他們沒有真正生活過,而隻是在“準備生活”;他們從來沒有“享受幸福”,而隻是在“儲蓄幸福”。

02 一生“倒着走”

德國哲人海德格爾提出過一個有趣的觀點:

人類的時間與宇宙的時間恰好相反,宇宙時間是“過去—現在—未來”的線性綿延,人類時間則是“未來—現在—過去”的逆向行程,人總是着眼于“未來”,立足于“現在”,再參考“過去”。

這麼說來,一生中,我們從來都是“倒着走”的,是“未來”在指揮“現在”,“現在”的每一次行動都服從于“未來”:

幾歲的小孩為了将來有“遠大前程”,被迫終止與同伴的快樂遊戲,而去背誦那些枯燥乏味的英語單詞;二十歲的年輕小夥就開始節衣縮食,攢錢為自己買“養老保險”;一個學者為了自己幾千年後的“永垂不朽”,舍棄了現在人生所有的世俗幸福;一個創業者為了将來的富有,甯願承受眼前非人的折磨

總之,這一切都是用現在的痛苦,換取未來的幸福,我們的一生都是在“為了 而 ”這個句式中度過的。

為了達到自己理想的終點,我們一生都在沖、沖、沖。

我們一生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志向,我們的行為都有自己或多或少的目的。

學生立志拿諾貝爾獎,士兵立志當将軍,商人立志發大财,這些人生志向都很宏大,人生的目标也很積極,可一旦走向極端,這些志向和目的就成了人生的桎梏。

人生的志向和目标,本來是為了實作人的自我價值,讓人在追求它們的過程中獲得滿足和快樂。

可一旦我們完全忽視了生命過程中的滿足和快樂,隻把最後目标看成生命中的“唯一”,我們就成了争名奪利的奴隸。

原本是人生快樂源泉的東西,很快就成了讓我們痛苦的禍根。

但要我們完全放棄人生的志向,既不可能,更不可取——人們的志向有遠大與渺小之分,有崇高與卑微之别,但幾乎沒有誰毫無志向。

假如真有人沒有任何志向,他必定情無所寄、力無所施,他人生的唯一任務就是消遣人生,打發一生的漫長時光,人生就成了他沉重的負擔,他就會感受到蒼白、乏味、無聊,那樣的生活更别說什麼幸福和快樂了。

有人生目标,我們可能要為實作這些目标做苦役;沒有人生目标,我們的人生又必然煩悶而無聊。

人生難道隻能像兩堆草料之間的驢子?如何化解這種兩難的境遇?

人生不是賽跑,而是旅行

03 把人生當作一次漫遊

我自己是一個人生的困惑者,困惑之餘便偶發奇想:我們何不抛棄“人生是一場賽跑”的荒謬觀念,把人生當作一次漫長的旅遊?

旅遊中大家雖然有一個目的地,但到達目的地既非旅遊的唯一目的,也非重要目的,因為旅遊真正的目的就是尋找快樂,放松心情,感受新奇。

隻要能獲得這些體驗,人們并不太在乎是否到達了原定的旅遊目的地,有時原定的目的地你可能覺得“不過如此”,反倒是往返途中領略到的景象讓你終生難忘。

人生要是像旅遊一樣,大家就會更加關注生命的過程,誰還那麼在意生命的結果呢?

以愛情為例,一個滿臉皺紋的老人,無法體驗青年人愛情的歡樂。

有些人在花季雨季時壓抑了愛情的萌動,到青年時期又忙着讀大學、碩士和博士,直到三十多歲還沒有談過戀愛,甚至錯過一生的幸福。

一生既沒有愛過别人,又沒有被别人愛過,這是一種遺憾和殘缺,而且是任何事業都不能彌補的。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青年時期的戀情能讓你感到生活充滿陽光,能讓你品味人生的美酒,也能激發起你的奮鬥熱情。

可我們的父母總勸後代“以事業為重”,好像愛情是事業的天然仇敵,一旦有了愛情,必定會丢了事業——要麼吃魚,要麼吃熊掌,命運不可能讓你既享受美好的愛情,又擁有成功的事業。

其實那些會玩的人極有可能也是會工作的人,事業與快樂并非“勢不兩立”。隻把最後的結果看成人生唯一的目的,把人生看成一場激烈的賽跑,恰恰可能實作不了自己的人生目的。

把人生當作一次漫遊,時時都有應接不暇的美景,處處都有新鮮的刺激,不僅可以從容到達自己預定的勝地,還能悠閑地飽嘗生命旅程中的快樂。

不把人生視為一場賽跑,而把人生當作一次漫遊,不過是換了一個角度看待人生,妙境隻在自己意念的轉換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