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夏
4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大陸一季度宏觀經濟資料:2022年一季度國内生産總值270178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4.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同比名義增長6.3%。

在複雜的世界形勢和國内疫情的持續沖擊下,大陸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持續複蘇的趨勢沒有改變,發展潛力大、韌性足、空間廣闊的特點依然沒有改變。
并且今年政府将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有利于企業纾困發展和就業穩定。同時,創業創新的持續發展趨勢也有利于促進就業崗位的增加;加強職業技能教育訓練和就業援助,也有利于促進就業市場供需對接。
由于大陸人口衆多,市場巨大,很多外國企業也瞄準了大陸市場,想從這裡分一杯羹。雷軍曾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如果錯過了房地産、網際網路、電商、直播等商業風口,那未來最大的風口是什麼?
人工智能、物聯網、大健康(包括養老)、新能源汽車等都是未來的風口。其中,新能源汽車一直受到資本的追捧。據統計,2021年,大陸汽車産銷分别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增長3.4%和3.8%。
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為354.5和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計推廣量已超過900萬輛,足以顯示大陸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巨大潛力。
短短幾年時間,國内湧現出多家新能源車企,既有堅持技術研發的傳統車廠,也有快速成長的“新勢力”車企,還有小米、格力、恒大等企業,都想分一杯羹。對于任何一家汽車企業來說,抓住新能源汽車的風口,就是抓住未來最大的機遇。
說起新能源汽車,就不得不提到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巨頭特斯拉。截至4月14日,特斯拉市值1.02萬億美元。從最新市值來看,市值超過萬億美元的特斯拉依然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其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也以12900億元連續兩年成為全球首富。
據特斯拉4月2日晚釋出的2022年第一季度傳遞報告,2022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全球生産超過30.5萬輛,全球傳遞超過31萬輛,同比增長67.7%。此外,特斯拉在德國柏林超級工廠正式投産,這也将持續提升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
4月7日,特斯拉美國德州工廠也開工投産,這是特斯拉的四個超級工廠中占地規模最大的一座。市場預計,特斯拉2022年第一季度調整後淨利潤可能達到25.9億美元,同比增長145%以上。
不過,特斯拉“一統天下”的局面也在發生變化。現在大陸國産車已經逐漸以核心技術赢得了市場。在這裡不得不說國産新能源巨頭比亞迪,截至4月18日,比亞迪市值6960.54億元,超越長城、上汽等國内多家車企,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從全球車企排名來看,比亞迪沖進全球前三,也證明了國産新能源汽車正在走向世界。
4月3日,比亞迪正式宣布,根據公司戰略發展需要,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車整車生産。未來在汽車領域,公司将重點發展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比亞迪确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70萬輛,其中比亞迪就貢獻近60萬輛。進入2022年,比亞迪1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就達9.29萬輛,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8.74萬輛,而特斯拉僅售出2.9萬輛。
據比亞迪釋出的3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顯示,其3月份達104338輛,月銷量突破10萬輛,同比增長160.09%。而特斯拉3月份銷量為39730輛,可以說比亞迪不僅國内銷量超過特斯拉位居第一,而且也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銷量領跑者。按照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增速,可以預測,未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對于一個汽車品牌來說,想要走的更穩更遠,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就像手機市場一樣,蘋果擁有自己的作業系統和晶片,市場地位不可動搖。比亞迪也堅持自主研發和全鍊條制造,這也讓比亞迪掌握了核心技術。
在刀片、電池和自主研發的IGBT晶片等領域,比亞迪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正因為如此,使用自己刀片電池的比亞迪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這也提高了比亞迪的市場競争力,進而獲得更多的市場佔有率。
在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巨大風口下,将會有更多的新企業脫穎而出,市場競争也将越來越激烈。随着中國制造實力的不斷增強,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國産新能源汽車品牌沖出國門走向世界。比如:吉利、長城等。對于比亞迪來說,還需要不斷提升,因為市場本就是一個無休止、互相追逐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