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市平民美食,日料天婦羅與台式甜不辣有什麼差別?

作者:阿品說台灣

許多人在日料店裡享用美食時,

獨獨鐘情于“天丼”(炸物蓋飯),

或是來台灣逛夜市,

手拿一份“甜不辣”或“天婦羅”(天麸羅,てんぷら)邊逛邊吃,

品嘗酥脆的口感,及其軟糯的内裡。

不過你可知道,這代表日料的炸物,

其實來自西班牙、葡萄牙的傳教士呢?

夜市平民美食,日料天婦羅與台式甜不辣有什麼差別?

日式料理炸蝦天婦羅。

台灣街頭巷尾鹽酥雞店的标配,

除了招牌的鹽酥雞、雞排,

“天婦羅”肯定是許多人的首選,

隻是這個台式天婦羅和日料天婦羅似乎長得不太一樣。

夜市平民美食,日料天婦羅與台式甜不辣有什麼差別?

台式甜不辣可炸可煮,呈現不同的風味。

經學者考證,在日本九州鹿兒島稱為“天婦羅”,在東京稱為“薩摩揚”的炸物,

原來是16世紀後半葉的日本安土時代,

戰國大名織田信長,為了促進日本與西班牙、葡萄牙之間的貿易,

歡迎天主教教士到日本傳教才傳入。

由于葡萄牙人在“大齋期”禁吃獸肉,隻能食用海鮮,是以用吃魚代替平常的肉食。

這種料理方式最先流行于長崎一帶,而後江戶幕府成立,

瀕臨東京灣的江戶(今東京市)漁産豐富,

漁民将捕撈的魚、蝦、貝類,以及蔬菜裹上小麥粉和蛋汁的面衣油炸,

形成今天在日料店裡吃到的“天婦羅”。

夜市平民美食,日料天婦羅與台式甜不辣有什麼差別?

台式甜不辣,一般在街邊賣鹽酥雞的小攤都能買到。

而日據時期的台灣,因與九州島地區經貿往來密切,作為台灣北部地區重要港口的基隆港,除了進口許多海鮮,

基隆廟口夜市的攤販向日料師傅學習九州島“薩摩揚”的做法後自行改良,

混合新鮮魚漿與面粉,再下鍋油炸,

或為圓餅狀,或為條狀。

起鍋後除了品嘗酥脆口感,還可加入高湯炖煮,變成一碗“台式甜不辣湯”,

可炸可煮,“天婦羅”也呈現了多采多姿的樣貌。

夜市平民美食,日料天婦羅與台式甜不辣有什麼差別?

“台式甜不辣”價格相當親民,一份隻要台币25元,不到人民币6塊錢。

特别的是,即使深夜肚子餓想吃消夜,

台式甜不辣在街邊攤販很容易能買到,

不用專門到日料店,價格也非常便宜,

這是“台式甜不辣”成為平民美食的主要原因,

它在寒冷夜晚不隻暖了人們的胃,也溫暖了夜貓子的心。

#台灣# #夜市# #日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