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視台在傳統文化節目的服化道能有多講究

作者:漢服世代

電視台在傳統文化節目的

服化道能有多講究

近年來,《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民歌大會》《國家寶藏》等一系列具有人文情懷的文化類節目接連走紅,央視和衛視電視台在傳統節日中推出的節目,不僅取得收視與口碑雙豐收,還掀起一股弘揚中國美學的熱潮。

在這股熱潮的帶動下,各電視台紛紛深耕傳統文化,在漢服文化和漢服複興運動的影響下,傳統文化節目的服化道設計上也越來越精細化,無論是面料還是設計都越來越精緻考究。

01

電視台在傳統文化節目的服化道能有多講究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藝頻道曾推出過一檔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節目以服飾為題,聚焦服飾之美,力圖通過豐富的藝術創意、年輕态的視覺來營造關于中國服飾的審美意境和審美表達。該節目得到了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曆史研究院、共青團中央、中國絲綢博物館、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中國動漫集團、騰訊文創等機構的大力支援和響應,并由常沙娜、仲呈祥、範迪安、潘魯生、閻晶明、鐘君、趙豐、關正文等擔綱藝術顧問。從台前到幕後,展開了一場大膽的藝術跨界和絢爛的美學碰撞。

電視台在傳統文化節目的服化道能有多講究

《衣尚中國》首期節目呈現正如制作人李思思所期望的:“在曆史中找尋美,在匠心中守護美,在創演中展現美。講述服飾裡的中國故事,汲取中華美學的精神滋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

除卻專業展示服章之美的節目外,其他節目在宣傳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也格外重視服化道的設計。因國風和傳統文化節目火遍全網的河南衛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02

電視台在傳統文化節目的服化道能有多講究

之前全網刷屏的《唐宮夜宴》舞蹈中,14名女舞蹈演員,用婀娜多姿、秀逸韻緻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傳統文化形象完美的呈現在舞台上。

電視台在傳統文化節目的服化道能有多講究

《唐宮夜宴》中,為了展現豐腴的唐代少女形象,演員們身上穿着塞海綿的連體衣,嘴裡含着棉花,而眼角兩道月牙形的妝容,也完全再現了風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妝容“斜紅”。

電視台在傳統文化節目的服化道能有多講究

“鬓雲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演員們身着一襲紅綠撞色的唐代齊胸襦裙,造型靈感來源于河南博物館中的一組唐三彩樂俑,演員們穿的是一襲紅綠“撞色”的唐代齊胸襦裙。

“唐代的裙子因為裙長,裙腰束得很高,胸以下的身體全部為寬裙所籠罩,顯得女子身材亭亭玉立。”裙子在唐時穿戴範圍很廣,普及率甚高,不僅皇室成員穿戴,民間婦女也穿裙子。如今從《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遊春圖》等繪畫以及曆史文獻記載中,都可以看出裙子在唐代服飾中的重要作用。裙子的設計豔麗,漂亮。‘長裙随風管’反映了這種風尚。

03

電視台在傳統文化節目的服化道能有多講究

河南衛視另一個出圈節目,是在“端午奇妙遊”中展現的“水下洛神舞”《祈》。在曹植邂逅洛神之地——洛水,一名女舞者,用一段唯美曼妙的水下舞蹈,完美再現了“獨占天下八鬥才”的曹植的名篇——《洛神賦》。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竦輕軀以鶴立,若将飛而未翔。”

“體迅飛凫,飄忽若神”

“淩波微步,羅襪生塵”

“轉眄流精,光潤玉顔。”

電視台在傳統文化節目的服化道能有多講究

而舞者的服裝則取材于敦煌壁畫,融合了壁畫中“敦煌飛天”的元素,既考慮了服裝的特色與美感,由不能給舞者的動作帶來較大的負擔。水中的洛神,再現了水中神女的風采。五彩洛神在水中婆娑起舞,輕盈如燕,水随舞動,衣袂翩跹;拂袖起舞,撥裙回轉;水乳融合,纏綿缱绻。

電視台在傳統文化節目的服化道能有多講究

傳統文化節目和其中的服飾妝造引發熱潮的背後,是主創團隊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服飾與妝容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國服飾包含文化、曆史、科技、美學等多種内容,是内涵豐富、寓意深刻、體系完備的文化系統。

文化講究傳承,服飾與妝容亦然。今天無論是傳統文化節目還是T台服飾走秀,發式與妝容有不少借鑒傳統妝造的,這種借鑒改變了過去随意、廉價的舞台裝束,彰顯了大氣高端的中國審美和文化自信。

這也說明傳統文化、服飾的魅力原本存在,但是需要新思維诠釋、新技術融合、新媒體傳播,才能讓當下人重新認識其價值,并展現其魅力。我們所期望的并不是讓傳統妝造長久地留在故紙堆裡,留在古壁畫上,而是讓傳統服飾與當下生活更好的接軌,做到守正創新,在保留傳統特色的基礎上更好地開花結果。各電視台在傳統文化節目中格外注重服飾的考究度,為傳統服飾的傳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文案:澄泯

編輯:君君

美工:容之

審閱:漢服世代

平中交右 寬褖合纓

古衣今裳 與時偕行

關注我們,擷取更多現代漢服知識

如您對内容有疑問或更多看法歡迎留言

歡迎加入粉絲參與讨論

繼續閱讀